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汉大学专利>正文

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710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2
本申请提供了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用于提供了一套具体的模型处理方案,并从细节方面做了完善,以此可以得到一个对于各种场景具有普适性、配置输入数据便捷且较高处理效率的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满足实际情况下对于震后地表永久位移的高质量预测需求,为工程开展活动提供精确有效的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震后地表永久位移分析领域,具体涉及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运动,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经历损失,还可能造成泥石流、海啸、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2、在实际情况下,很多工程为降低断层错动的影响,主要采用避让措施,但是诸多工程不可避免地穿越活断层,也因此,合理估计震后地表永久位移,对于这些工程的建设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3、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对于震后地表永久位移的获取,通常基于基线校正的方法,然而这需要大量的台站布设来获得足够的实测地震动记录,且即便有充分的地震动记录,含永久位移的记录的比例也是十分低的,难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地震情景以及场地;而采用地震动模拟技术则过于依赖地震学模型的准确性,实际应用中误差较大,往往不能够准确地模拟特定场地的永久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处理设备,用于提供了一套具体的模型处理方案,并从细节方面做了完善,以此可以得到一个对于各种场景具有普适性、配置输入数据便捷且较高处理效率的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满足实际情况下对于震后地表永久位移的高质量预测需求,为工程开展活动提供精确有效的数据支持。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的处理方法,方法包括:

3、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

4、基于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获取相对应的峰值位移和永久位移;

5、获取目标区域的矩震级、震源深度、断层类型、断层距和场地剪切波速;

6、以峰值位移、永久位移、矩震级、震源深度、断层类型、断层距和场地剪切波速,建立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其中,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用于以模型所输入峰值位移为基础,参考模型所输入矩震级、模型所输入震源深度、模型所输入断层类型、模型所输入断层距和模型所输入场地剪切波速,估计相对应的震后地表永久位移。

7、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获取相对应的峰值位移和永久位移,包括:

8、将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经过基线校正和滤波处理后得到的加速度时程进行二次积分,再对二次积分得到的位移时程取绝对值的最大值,得到峰值位移;

9、基于永久位移恢复的基线校正方法,对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永久位移。

10、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所涉及的量化公式具体为:

11、ln(pd)=α1ln(pgd)+fsource+fpath+fsite+δb+δw,

12、其中,pd为永久位移估计值,α1为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处理得到的第一系数,pgd为峰值位移参数,fsource为震源项,fpath为路径项,fsite为场地项,δb为事件间残差,δw为事件内残差,震源项由矩震级参数、断层类型参数和震源深度参数确定,路径项由矩震级参数、参考震级参数和断层距参数确定,场地项由场地剪切波速参数确定。

13、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震源项具体表示为:

14、fsource=α2mw+eifsofi+α3depth,

15、其中,α2为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处理得到的第二系数,mw为矩震级参数,fsofi为断层类型参数,ei为预设的系数,i=1,2,3,分别对应走滑断层、逆断层和正断层,α3为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处理得到的第三系数,depth为震源深度参数。

16、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路径项具体表示为:

17、,

18、其中,α4为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处理得到的第四系数,mw为矩震级参数,mref为参考震级参数,α5为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处理得到的第五系数,rrup为断层距参数,α6为解释近场饱和效应引入的第六系数。

19、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场地项具体表示为:

20、fsite=α7ln(v/800),

21、其中,α7为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处理得到的第七系数,v为场地剪切波速参数。

22、结合本申请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以峰值位移、永久位移、矩震级、震源深度、断层类型、断层距和场地剪切波速,建立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之后,方法还包括:

23、获取目标区域的待处理数据,待处理数据包括目标峰值位移、矩震级、目标震源深度、目标断层类型、目标断层距和目标场地剪切;

24、将待处理数据输入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使得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展开相对应的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处理;

25、提取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输出的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结果。

2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的处理装置,装置包括:

27、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

28、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获取相对应的峰值位移和永久位移;

29、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区域的矩震级、震源深度、断层类型、断层距和场地剪切波速;

30、建立单元,用于以峰值位移、永久位移、矩震级、震源深度、断层类型、断层距和场地剪切波速,建立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其中,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用于以模型所输入峰值位移为基础,参考模型所输入矩震级、模型所输入震源深度、模型所输入断层类型、模型所输入断层距和模型所输入场地剪切波速,估计相对应的震后地表永久位移。

31、结合本申请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32、将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经过基线校正和滤波处理后得到的加速度时程进行二次积分,再对二次积分得到的位移时程取绝对值的最大值,得到峰值位移;

33、基于永久位移恢复的基线校正方法,对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永久位移。

34、结合本申请第二方面,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所涉及的量化公式具体为:

35、ln(pd)=α1ln(pgd)+fsource+fpath+fsite+δb+δw,

36、其中,pd为永久位移估计值,α1为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分析处理得到的第一系数,pgd为峰值位移参数,fsource为震源项,fpath为路径项,fsite为场地项,δb为事件间残差,δw为事件内残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获取相对应的峰值位移和永久位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所涉及的量化公式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震源项具体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项具体表示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项具体表示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峰值位移、所述永久位移、所述矩震级、所述震源深度、所述断层类型、所述断层距和所述场地剪切波速,建立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8.一种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9.一种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获取相对应的峰值位移和永久位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后地表永久位移估计模型所涉及的量化公式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震源项具体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项具体表示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项具体表示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龙军田浩王杰靳超越刘华北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江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