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端子组件、屏蔽结构及连接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端子组件、屏蔽结构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708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2
本申请涉及一种端子组件、屏蔽结构及连接器,该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单元和第二端子单元,第一端子单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端子,每个第一端子具有第一弯折段;第二端子单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端子,每个第二端子具有第二弯折段,第一端子单元与第二端子单元相对设置,用以在多个第一弯折段和多个第二弯折段之间形成防串扰空间。本申请提供的端子组件可以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形成防串扰空间来增大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可以降低相邻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耦合电容和互感效应,从而降低串扰的产生,有助于提高连接器的通信质量,使其更适用于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频传输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端子组件、屏蔽结构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1、为了实现电子产品之间的电性连接及信息交流,常通过连接器实现两个或多个电子产品之间的信号连接。现有的连接器接口处通常具有单个绝缘舌板,在绝缘舌板的两侧嵌设有上下两排金属信号端子,通过多个信号端子来实现多路信号传递。

2、由于多个信号端子紧密排列于绝缘舌板的上下两侧,使得上下两排信号端子之间的间距较小,当其中一个或多个信号端子上的信号发生变化时,会因为电磁耦合而在相邻的信号端子上产生不期望的电压噪声,即串扰。

3、串扰现象发生后,会导致信号波形发生畸变,在高速信号传输中,这种失真可能会导致信号误码率的增加,从而导致连接器可传输的信号频率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子组件、屏蔽结构及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因多个端子之间存在串扰,导致连接器可传输的信号频率受到限制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子组件,包括:

3、第一端子单元,第一端子单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端子,每个第一端子均具有第一弯折段;

4、第二端子单元,第二端子单元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端子,每个第二端子均具有第二弯折段,第一端子单元与第二端子单元相对设置,用以在多个第一弯折段和多个第二弯折段之间形成防串扰空间。

5、可选地,第一弯折段与第二弯折段的结构相同,第一弯折段与第二弯折段的朝向相反。

6、可选地,第一弯折段设置于第一端子的尾端,第一弯折段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段、平直段和第一连接段,平直段的两端分别与倾斜段和第一连接段呈角度连接;

7、第一连接段沿第一方向延伸,用于与电路板连接。

8、可选地,第一连接段具有凸出部,凸出部用于与电路板上的金属触点抵接。

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蔽结构,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一屏蔽件,第一屏蔽件设置于第一端子单元和第二端子单元之间,且部分第一屏蔽件伸入防串扰空间的内部。

10、可选地,第一屏蔽件包括位于防串扰空间的内部的管状部,管状部与第一弯折段之间存在第一预设间距,管状部与第二弯折段之间存在第二预设间距。

11、可选地,管状部的形状与防串扰空间的形状相匹配设置。

12、可选地,第一屏蔽件还包括板状部,板状部与管状部电性连接。

13、可选地,板状部与管状部为一体化连接结构。

14、可选地,屏蔽结构还包括第二屏蔽件和第三屏蔽件,第二屏蔽件和第三屏蔽件分别设置于防串扰空间的外部两侧。

15、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屏蔽结构,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二屏蔽件和第三屏蔽件,第二屏蔽件和第三屏蔽件分别设置于防串扰空间的外部两侧。

16、可选地,第二屏蔽件与第一弯折段相匹配设置,第三屏蔽件与第二弯折段相匹配设置。

17、可选地,第二屏蔽件和第三屏蔽件结构相同;第二屏蔽件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用于对第一端子或第二端子的第一连接段进行遮蔽。

18、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端子组件;

19、或者是,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屏蔽结构;

20、或者是,包括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屏蔽结构。

2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端子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子单元和第二端子单元,第一端子单元中的多个第一端子均具有第一弯折段,第二端子单元中的多个第二端子均具有第二弯折段,可以通过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增大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用以在多个第一弯折段和多个第二弯折段之间形成防串扰空间。由于防串扰空间的存在,可以降低相邻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耦合电容和互感效应,从而降低串扰的产生。降低串扰可以增强信号的完整性,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干扰,有助于提高连接器的通信质量,使其更适用于高精度、高可靠性和高频传输的应用场景。

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结构及连接器包括上述端子组件,可以通过防串扰空间提升端子组件传输信号的完整性,提高通信质量,因此,自然具备上述端子组件所具备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11)与所述第二弯折段(2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弯折段(11)与所述第二弯折段(21)的朝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11)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1)的尾端,所述第一弯折段(11)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段(111)、平直段(112)和第一连接段(113),所述平直段(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倾斜段(111)和所述第一连接段(113)呈角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3)具有凸出部(1131),所述凸出部(1131)用于与所述电路板(9)上的金属触点抵接。

5.一种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一屏蔽件(4),所述第一屏蔽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和所述第二端子单元之间,且部分所述第一屏蔽件(4)伸入所述防串扰空间(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件(4)包括位于所述防串扰空间(3)的内部的管状部(41),所述管状部(41)与所述第一弯折段(11)之间存在第一预设间距,所述管状部(41)与所述第二弯折段(21)之间存在第二预设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41)的形状与所述防串扰空间(3)的形状相匹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件(4)还包括板状部(42),所述板状部(42)与所述管状部(41)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部(42)与所述管状部(41)为一体化连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屏蔽件(5)和第三屏蔽件(6),所述第二屏蔽件(5)和所述第三屏蔽件(6)分别设置于所述防串扰空间(3)的外部两侧。

11.一种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二屏蔽件(5)和第三屏蔽件(6),所述第二屏蔽件(5)和所述第三屏蔽件(6)分别设置于所述防串扰空间(3)的外部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件(5)与所述第一弯折段(11)相匹配设置,所述第三屏蔽件(6)与所述第二弯折段(21)相匹配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屏蔽件(5)和所述第三屏蔽件(6)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屏蔽件(5)包括呈角度连接的第一板体(51)和第二板体(52),所述第一板体(51)沿第一方向延伸,用于对所述第一端子(1)或所述第二端子(2)的第一连接段(113)进行遮蔽。

14.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11)与所述第二弯折段(2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弯折段(11)与所述第二弯折段(21)的朝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11)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1)的尾端,所述第一弯折段(11)包括依次连接的倾斜段(111)、平直段(112)和第一连接段(113),所述平直段(1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倾斜段(111)和所述第一连接段(113)呈角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13)具有凸出部(1131),所述凸出部(1131)用于与所述电路板(9)上的金属触点抵接。

5.一种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一屏蔽件(4),所述第一屏蔽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子单元和所述第二端子单元之间,且部分所述第一屏蔽件(4)伸入所述防串扰空间(3)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件(4)包括位于所述防串扰空间(3)的内部的管状部(41),所述管状部(41)与所述第一弯折段(11)之间存在第一预设间距,所述管状部(41)与所述第二弯折段(21)之间存在第二预设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41)的形状与所述防串扰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中元孙正国李锦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