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烟气净化,尤其涉及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
技术介绍
1、我国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厂的烟气净化脱酸系统一般分为湿法、半干法和干法脱硫脱酸技术方案。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大多采用碱性浆液或溶液作为吸收剂,主要是利用石灰石或石灰洗涤剂与烟气反应,反应产物在洗涤液中沉淀下来,经分离后抛弃或以石膏形式回收。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 213528079 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多介质烟气净化反应塔,该装置通过喷淋组件配合光解组件和吸附组件使用,对烟气进行三次净化,提高净化效果,目前的烟气净化反应塔虽然可以通过喷淋组件对烟气进行脱硫净化,但其内部的喷淋组件方向单一,喷洒出的碱性溶液存在死角,导致烟气脱硫净化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旨在解决目前的烟气净化反应塔虽然可以通过喷淋组件对烟气进行脱硫净化,但其内部的喷淋组件方向单一,喷洒出的碱性溶液存在死角,导致烟气脱硫净化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包括:反应塔本体,所述反应塔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反应塔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反应塔本体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的内部设置有阀门;所述密封盖的圆心处设置有第一三通管,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外表面套设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与所述密封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三通管的底部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二三通管,所述第二三通管远离所述第一三通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喷淋头,所述第一三通管的顶端转
3、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所述齿轮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于电机处输出端的外表面,所述电机与所述齿轮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两端均啮合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固定于所述空心管以及第一三通管的外表面。
4、优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所述空心管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第四锥齿轮;两个所述第四锥齿轮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三通管的外表面。
5、优选地,所述齿轮箱靠近所述第一三通管处固定连接有水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进水管。
6、优选地,所述反应塔本体靠近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金属滤网,所述金属滤网与所述反应塔本体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反应塔本体与所述密封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盖通过数量为六个的螺栓与所述反应塔本体连接,所述密封盖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具有直角弯的排气口。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9、通过设置第一三通管、空心管、第二三通管、喷淋头、齿轮箱、动力机构以及联动机构,来实现使得碱性溶液在反应塔本体的内部进行无死角的喷洒,从而提高了烟气脱硫净化的效果,解决了目前的烟气净化反应塔虽然可以通过喷淋组件对烟气进行脱硫净化,但其内部的喷淋组件方向单一,喷洒出的碱性溶液存在死角,导致烟气脱硫净化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1)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12)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10)靠近所述第一三通管(6)处固定连接有水管接头(18),所述水管接头(1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进水管(1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本体(1)靠近所述进气口(3)处设置有金属滤网(20),所述金属滤网(20)与所述反应塔本体(1)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塔本体(1)与所述密封盖(2)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1),所述密封盖(2)通过数量为六个的螺栓与所述反应塔本体(1)连接,所述密封盖(2)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具有直角弯的排气口(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11)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12)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净化间用烟气净化反应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10)靠近所述第一三通管(6)处固定连接有水管接头(18),所述水管接头(1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进水管(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高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