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7004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1
本技术公开了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涉及到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杆;上模具包括模架和设置于模架上的顶板,模架内设置有成型底座和两个侧成型板,两个侧成型板上设置有多个模槽,成型杆与对应的两个模槽形成与尾管适配的型腔;顶板上设置用于驱动两个侧成型板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控制件,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向多个型腔注塑的注塑组件;本技术注塑时,待尾管成型冷却后,通过控制件驱动两个侧成型板相互远离,并且上模具与下模具相互远离,使成型杆抽离成型底座,进而使成型后的尾管处于自由的状态,可以轻易的取下成品,进一步提高了尾管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尾管的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防砂装置安装在发动机进气口前方,主要功能是利用涡旋管分离发动机进气中的砂尘,并排出到机外,减少发动机吸入砂尘,降低发动机磨损,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2、涡旋管主要由涡旋管主体和一个由锥形管构成的尾管组成,尾管一般由模具一体注塑成型。

3、现有技术中用于尾管生产的模具在加工尾管时,成型后的尾管嵌在模具型腔内,不易取出,取出过程中容易造成成品损坏,十分不便。

4、有鉴于此,亟需一种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用以下技术结构解决此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杆;所述上模具包括模架和设置于模架上的顶板,所述模架内设置有成型底座和两个并列设置于成型底座上方的侧成型板,多个所述成型杆自下而上贯穿成型底座,并延伸至成型底座上方,两个所述侧成型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模槽,两个所述侧成型板上的模槽一一对应,多个所述成型杆分别穿设于对应的两个模槽之间,所述成型杆与对应的两个模槽形成与尾管适配的型腔;

4、所述顶板上设置用于驱动两个侧成型板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控制件,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向多个型腔注塑的注塑组件。

5、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6、所述控制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顶板底面两侧的限制板,两个所述限制板设置于两个侧成型板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限制板与对应侧成型板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两个所述斜面自远离顶板一侧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

7、两个所述侧成型板与成型底座之间均设置有弹性件。

8、所述控制件还包括多个设置于顶板上的限位辊,两个所述侧成型板上均设置有多个倾斜孔,同一个所述侧成型板上的倾斜孔与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多个所述限位辊的悬置端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倾斜孔中。

9、所述弹性件包括多个弹簧。

10、所述注塑组件包括设置在顶板底面的流道板和设置于顶板顶面的注塑环,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与流道板进料口和注塑环适配的通孔,所述流道板上设置有多个物料出口,多个所述物料出口与型腔一一对应。

11、所述通孔为漏斗状。

12、所述侧成型板上设置有第一冷却管。

13、所述成型杆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对应冷却腔贯通的第二冷却管。

14、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杆,所述模架套设于多个导向杆上。

15、所述下模具上设置有多个缓冲件。

16、采用本技术上述结构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7、采用注塑组件对多个型腔进行注塑,待注塑结束且尾管成型冷却后,通过控制件驱动两个侧成型板相互远离,并且上模具与下模具相互远离,使成型杆抽离成型底座,进而使成型后的尾管处于自由的状态,可以轻易的取下成品,进一步提高了尾管的生产效率,提高了尾管的良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所述下模具(1)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杆(3);所述上模具(2)包括模架(21)和设置于模架(21)上的顶板(22),所述模架(21)内设置有成型底座(9)和两个并列设置于成型底座(9)上方的侧成型板(4),多个所述成型杆(3)自下而上贯穿成型底座(9),并延伸至成型底座(9)上方,两个所述侧成型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模槽(41),两个所述侧成型板(4)上的模槽(41)一一对应,多个所述成型杆(3)分别穿设于对应的两个模槽(41)之间,所述成型杆(3)与对应的两个模槽(41)形成与尾管适配的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5)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顶板(22)底面两侧的限制板(51),两个所述限制板(51)设置于两个侧成型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限制板(51)与对应侧成型板(4)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两个所述斜面自远离顶板(22)一侧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5)还包括多个设置于顶板(22)上的限位辊(52),两个所述侧成型板(4)上均设置有多个倾斜孔(42),同一个所述侧成型板(4)上的倾斜孔(42)与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多个所述限位辊(52)的悬置端分别穿设于对应的倾斜孔(42)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多个弹簧(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组件(6)包括设置在顶板(22)底面的流道板(61)和设置于顶板(22)顶面的注塑环(62),所述顶板(22)上开设有与流道板(61)进料口和注塑环(62)适配的通孔,所述流道板(61)上设置有多个物料出口,多个所述物料出口与型腔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漏斗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成型板(4)上设置有第一冷却管(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杆(3)的内部设置有冷却腔,所述下模具(1)上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对应冷却腔贯通的第二冷却管(1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杆(11),所述模架(21)套设于多个导向杆(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上设置有多个缓冲件(12)。

...

【技术特征摘要】

1.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1)和上模具(2),所述下模具(1)上设置有多个成型杆(3);所述上模具(2)包括模架(21)和设置于模架(21)上的顶板(22),所述模架(21)内设置有成型底座(9)和两个并列设置于成型底座(9)上方的侧成型板(4),多个所述成型杆(3)自下而上贯穿成型底座(9),并延伸至成型底座(9)上方,两个所述侧成型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多个模槽(41),两个所述侧成型板(4)上的模槽(41)一一对应,多个所述成型杆(3)分别穿设于对应的两个模槽(41)之间,所述成型杆(3)与对应的两个模槽(41)形成与尾管适配的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5)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顶板(22)底面两侧的限制板(51),两个所述限制板(51)设置于两个侧成型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所述限制板(51)与对应侧成型板(4)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两个所述斜面自远离顶板(22)一侧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管尾管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5)还包括多个设置于顶板(22)上的限位辊(52),两个所述侧成型板(4)上均设置有多个倾斜孔(42),同一个所述侧成型板(4)上的倾斜孔(42)与斜面的倾斜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康宋术刚沈周缪招瑜冯北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铭达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