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技术及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电池产业也是随之不断发展,其中锂离子圆柱电池是日常生活中、汽车电子领域普遍使用的一种电池。在传统的电芯入壳工艺中,需要将输送来料的电芯推入电芯壳体。经检索,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1049564.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入壳机构,通过间歇传动模组驱使入壳推杆推动电芯,使电芯上升进入钢壳,保证以保证电芯与钢壳底部之间的绝缘隔膜的入壳精度,入壳推杆可带动钢壳上移,钢壳与弹片错开后,弹片弹出并挡住钢壳的开口,由弹片提供支撑保证电芯入壳后不会从钢壳内掉落,以实现快速入壳。然而此种电芯入壳机构虽能实现快速入壳,但是在入壳过程中容易出现电芯与壳体中心不对应而导致电芯表面遭到划伤的情况,良品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采用三段式入壳方式,通过设置电芯初段入壳机构、电芯中段入壳机构及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依次实现电芯初段入壳、电芯中段入壳及电芯末端入壳,能够避免电芯表面遭到划伤的情况,提高良品率,生产效率较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进料机构、电芯顶起机构、电芯初段入壳机构、电芯中段入壳机构、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及电芯壳推出机构,所述电芯初段入壳机构及进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电芯顶起机构的左右
4、优选地,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送料轨道、进料驱动电机、送料转盘及送料转盘电机,所述进料驱动电机及送料转盘电机分别与所述送料轨道及及送料转盘传动连接,所述送料轨道与送料转盘之间设置有电芯过渡带。
5、优选地,所述送料转盘上安装有若干个电芯入壳伸缩治具,所述电芯入壳伸缩治具沿所述送料转盘的边缘依次分布。
6、优选地,所述电芯顶起机构包括电芯顶起气缸、顶杆支架及安装于顶杆支架上的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电芯顶起气缸传动连接,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电芯入壳伸缩治具的下方。
7、优选地,所述电芯初段入壳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初段压壳组件、初段入壳转盘电机及与所述初段入壳转盘电机传动连接的初段入壳转盘,所述初段入壳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总升降组件,所述总升降组件上依次设置有壳体夹持组件及电芯升降组件,所述电芯升降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夹持组件对齐的初段入壳电芯夹持组件,所述初段入壳电芯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电芯入壳伸缩治具的上方。
8、优选地,所述电芯中段入壳机构包括中段入壳机架,所述中段入壳机架上设置有中段入壳转盘、中段入壳转盘电机、中段压壳组件及中段推壳组件,所述中段入壳转盘电机与所述中段入壳转盘转动连接,所述中段入壳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上设置有中段入壳电芯夹持组件及第一磁吸组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位于所述中段入壳电芯夹持组件的上方,所述中段推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二磁吸组件,所述中段压壳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磁吸组件的上方,所述中段推壳组件位于所述中段入壳转盘的切面方向上。
9、优选地,所述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包括末段入壳机架,所述末段入壳机架上设置有末段入壳转轴及与所述末段入壳转轴传动连接的末段入壳驱动电机,所述末段入壳转轴的外侧套设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电芯壳托架,所述电芯壳托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芯壳托架、第二电芯壳托架、第三电芯壳托架及第四电芯壳托架,所述第一电芯壳托架、第二电芯壳托架、第三电芯壳托架及第四电芯壳托架呈正方形的顶点依次分布。
10、优选地,所述电芯壳推出机构包括推壳气缸、推壳杆及出料轨道,所述推壳杆与所述推壳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电芯壳托架位于所述出料轨道与推壳杆之间。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中的机架上设置有进料机构、电芯顶起机构、电芯初段入壳机构、电芯中段入壳机构、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及电芯壳推出机构,该电芯初段入壳机构及进料机构分别位于该电芯顶起机构的左右两侧,该电芯中段入壳机构位于电芯初段入壳机构与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之间,该电芯壳推出机构位于该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的侧面,采用三段式入壳方式,首先将电芯经进料机构送入到电芯顶起机构的上方,由电芯顶起机构顶起电芯到电芯初段入壳机构上,再依次由电芯初段入壳机构、电芯中段入壳机构及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依次实现电芯初段入壳、电芯中段入壳及电芯末端入壳,最后经电芯壳推出机构将完成入壳的电芯壳推出至下一工位,能够避免电芯表面遭到划伤的情况,提高良品率,从而提高电池生产效率,生产效率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进料机构、电芯顶起机构、电芯初段入壳机构、电芯中段入壳机构、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及电芯壳推出机构,所述电芯初段入壳机构及进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电芯顶起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电芯中段入壳机构位于所述电芯初段入壳机构与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之间,所述电芯壳推出机构位于所述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送料轨道、进料驱动电机、送料转盘及送料转盘电机,所述进料驱动电机及送料转盘电机分别与所述送料轨道及及送料转盘传动连接,所述送料轨道与送料转盘之间设置有电芯过渡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转盘上安装有若干个电芯入壳伸缩治具,所述电芯入壳伸缩治具沿所述送料转盘的边缘依次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顶起机构包括电芯顶起气缸、顶杆支架及安装于顶杆支架上的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电芯顶起气缸传动连接,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电芯入壳伸缩治具的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初段入壳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初段压壳组件、初段入壳转盘电机及与所述初段入壳转盘电机传动连接的初段入壳转盘,所述初段入壳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总升降组件,所述总升降组件上依次设置有壳体夹持组件及电芯升降组件,所述电芯升降组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夹持组件对齐的初段入壳电芯夹持组件,所述初段入壳电芯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电芯入壳伸缩治具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中段入壳机构包括中段入壳机架,所述中段入壳机架上设置有中段入壳转盘、中段入壳转盘电机、中段压壳组件及中段推壳组件,所述中段入壳转盘电机与所述中段入壳转盘转动连接,所述中段入壳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上设置有中段入壳电芯夹持组件及第一磁吸组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位于所述中段入壳电芯夹持组件的上方,所述中段推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二磁吸组件,所述中段压壳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磁吸组件的上方,所述中段推壳组件位于所述中段入壳转盘的切面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包括末段入壳机架,所述末段入壳机架上设置有末段入壳转轴及与所述末段入壳转轴传动连接的末段入壳驱动电机,所述末段入壳转轴的外侧套设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电芯壳托架,所述电芯壳托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芯壳托架、第二电芯壳托架、第三电芯壳托架及第四电芯壳托架,所述第一电芯壳托架、第二电芯壳托架、第三电芯壳托架及第四电芯壳托架呈正方形的顶点依次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壳推出机构包括推壳气缸、推壳杆及出料轨道,所述推壳杆与所述推壳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电芯壳托架位于所述出料轨道与推壳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进料机构、电芯顶起机构、电芯初段入壳机构、电芯中段入壳机构、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及电芯壳推出机构,所述电芯初段入壳机构及进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电芯顶起机构的左右两侧,所述电芯中段入壳机构位于所述电芯初段入壳机构与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之间,所述电芯壳推出机构位于所述电芯末段旋转入壳机构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送料轨道、进料驱动电机、送料转盘及送料转盘电机,所述进料驱动电机及送料转盘电机分别与所述送料轨道及及送料转盘传动连接,所述送料轨道与送料转盘之间设置有电芯过渡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转盘上安装有若干个电芯入壳伸缩治具,所述电芯入壳伸缩治具沿所述送料转盘的边缘依次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顶起机构包括电芯顶起气缸、顶杆支架及安装于顶杆支架上的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电芯顶起气缸传动连接,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电芯入壳伸缩治具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无损伤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初段入壳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初段压壳组件、初段入壳转盘电机及与所述初段入壳转盘电机传动连接的初段入壳转盘,所述初段入壳转盘上设置有若干个总升降组件,所述总升降组件上依次设置有壳体夹持组件及电芯升降组件,所述电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强,马嘉劲,赵伟雄,李旻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