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6916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1
一种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包括有刹车泵体,其具有活塞腔;刹车手柄,枢接在刹车泵体上;活塞推杆组件,其与刹车手柄形成传动配合;活塞推杆组件包括有可形变活塞本体、助推杆、套设在可形变活塞本体上的活塞油封、复位件;复位件作用于可形变活塞本体;助推杆传动连接在可形变活塞本体与刹车手柄之间,且助推杆具有球头端,可形变活塞本体上开设有传动槽,传动槽具有插接开口,球头端能够通过插接开口并向前插入至传动槽中,以使得可形变活塞本体包裹住球头端。本技术具有摔车保护结构,在摔车时可形变活塞本体受力快速形变,以使得助推杆与可形变活塞本体脱离,大大降低撞击过程中助推杆或是可形变活塞本体受损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中刹车部件的,尤其是一种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


技术介绍

1、刹车,为车辆安全把关的重要一环,刹车的良窳,往往会关系到骑乘者的生命安全,尤其对于常需要处于高速竞技的骑乘者而言,若刹车的结构、效率不够周全完善,即使骑乘者行车技巧再高,亦无法随心所欲掌控自行车,特别是在高速行驶下,不论冲量、动能皆达到最高值,若无法顺利进行刹车,不论自身或他人的性命皆无法获得保障,更可能造成大规模的灾祸。

2、制动器是具有使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等功能的装置。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俗称刹车、闸。制动器主要由制架、制动件和操纵装置等组成。有些制动器还装有制动件间隙的自动调整装置。为了减小制动力矩和结构尺寸,制动器通常装在设备的高速轴上,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大型设备(如矿井提升机、电梯等)则应装在靠近设备工作部分的低速轴上。

3、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中,用于控制制动器的装置为刹车器(俗称闸把),闸把是刹车时的一个把手,闸把用于在自行车刹车手柄、童车手柄、电动车刹车手柄、摩托车刹车手柄等。而随着技术力的不断提升,现有市面上的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的刹车器,也是逐渐淘汰了原先依靠钢丝等固体介质进行传动的传统刹车器,改为了采用油等液体介质作为传动介质的液压刹车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油压刹车器。

4、油压刹车器的原理便是将一刹车油管一端与一刹车把手座的内部油路的输出端结合,而刹车油管另端则与一碟式刹车器结合,可由把手的按压而连动顶推内部油路一活塞杆,使油路内的压力通过刹车油管作用于碟式刹车器,而形成碟式刹车的操作。并且,现有的油压刹车器的结构中,都是依靠一根传动杆连接于把手与活塞杆之间实现传动,并还会在刹车器的油路内设置卡簧来阻止传动杆从油路内脱离,而现有卡簧的安装方式都是将其卡接在开设于油路内的卡槽内。

5、现有技术示例1,参阅专利文献cn202156405u,公开了一种油压刹车驱动构造,其至少包含有一座体、一缸体、一活塞、一束接件及一压柄所组成,所述缸体容设于座体内,且缸体外壁面与座体内壁面间形成有一环状补油空间,又缸体内部具有一供活塞滑动的活塞室,且活塞室利用一或多数补油孔与补油空间连通,而压柄枢设于座体一侧、且作动活塞往复滑移,这样,由于补油空间呈环状设计,不论油压驱动构造锁设在把手左侧段或右侧段,补油空间内的液压油均可顺利透过补油孔流入活塞室内,使本创作能同时共享于把手的两侧,因此制造时,仅需使用同一套模具即可,降低了零件库存量,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且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锁合强度佳,能有效提升防渗效果,进而确保刹车动作的实用性。结合示例1专利的文字描述和附图可以看出,现有的油压刹车器卡簧都是都是紧密卡接在刹车器油路的开口处,但这种设置方式存在一个问题便是:由于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出现摔倒的情况,而交通工具的倒伏便会致使安装于其上的油压刹车器会受到剧烈冲击,一旦油压刹车器受到冲击便有较大的概率使油路内的活塞杆反向移动,并顶动对其限位的卡簧,但由于卡簧与油路的开口处形成紧密的卡接,这便最终会导致刹车器的油路开口处在被冲撞崩碎而造成不可逆损伤,进而导致整个刹车器的报废。

6、现有技术示例2,参阅专利文献cn218641015u,为本案专利技术人在先的一项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公开一种抗摔防破损的刹车器,包括刹车器本体,开设有压力缸;活塞杆,其可移动穿设在压力缸内;把手,可转动连接在刹车器本体,并与活塞杆形成传动连接;车油管,其连接在刹车器本体,并与压力缸相连通;传动杆,其连接在把手与活塞杆之间;限位件,其连接在压力缸内,并与传动杆的端部形成单向限位配合;压力缸开设有一限位腔,限位件在限位腔内,并且限位腔的外侧设有安装开口;限位腔的内壁与安装开口之间还过渡设置有一临界段。本技术当油压刹车器受到剧烈冲击时,限位腔内的限位件受压通过临界段的引导,从安装开口处脱离限位腔,从而防止了冲撞挤压导致不可逆的损伤,有效增加了本油压刹车器的使用寿命。通过示例2专利的文字描述和附图的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和用户反馈情况,得出示例2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1、在结构上,通过单独的限位件对传动杆起限位作用,在受到力冲击时,首先需要使得限位件脱离安装开口,才能解除对传动杆向后运动的限位,其在运行时稳定性较差,经常出现限位件受力超过临界值却仍然未成功脱开的情况,进而传动杆仍然被限位并导致最终受损;2、在极限的摔车过程中,限位件脱开所损耗的时间,将会导致传动杆解除限位的脱困时间延长,进而增加传动杆受损的几率;3、传动杆与活塞之间容易存在间隙,导致实际操作的手感较为松垮,出现不必要的空行程;4、零部件较多,不便于生产制造及装配,且用户在摔车后,需要自行再装配多个零部件,较为麻烦;5、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传动杆不受损,但是以限位件为牺牲代价,使得限位件在使用过程中成为易损消耗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包括有:

3、刹车泵体,其具有活塞腔;

4、刹车手柄,其枢接在刹车泵体上;

5、活塞推杆组件,其与刹车手柄形成传动配合,并至少部分伸入在活塞腔中;

6、所述的活塞推杆组件包括有可形变活塞本体、助推杆、套设在可形变活塞本体上的活塞油封、复位件;

7、所述的复位件作用于可形变活塞本体,以使得可形变活塞本体始终具有向后移动的运动趋势;

8、所述的助推杆传动连接在可形变活塞本体与刹车手柄之间,且助推杆具有球头端,所述的可形变活塞本体上开设有传动槽,所述的传动槽具有插接开口,所述的球头端能够通过插接开口并向前插入至所述的传动槽中,以使得可形变活塞本体包裹住球头端;

9、当所述的刹车手柄受到撞击力时,刹车手柄带动助推杆向后移动并挤压所述的可形变活塞本体,可形变活塞本体发生形变后导致插接开口张开,从而助推杆的球头端通过插接开口并向后脱离传动槽。

10、优选地,所述球头端最大处的尺寸大于所述插接开口的尺寸。

11、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活塞腔中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中嵌入有止退卡簧,所述的止退卡簧位于所述可形变活塞本体的后端。

12、进一步地,所述的止退卡簧与可形变活塞本体之间还填充有环形垫片。

13、在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有预紧机构,所述的球头端与传动槽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的预紧机构作用于球头端,以消除球头端与传动槽之间的配合间隙。

14、进一步地,所述的预紧机构包括有开设在传动槽前端的容置槽、以及设置在容置槽中的预紧弹簧,所述的预紧弹簧抵接在球头段与容置槽的内壁之间。

15、更为优选地,所述的预紧机构还包括有接触球,所述的接触球抵接在球头段与预紧弹簧之间。

16、本技术中,所述的复位件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端(321)最大处的尺寸大于所述插接开口(312)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腔(11)中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的限位槽(12)中嵌入有止退卡簧(4),所述的止退卡簧(4)位于所述可形变活塞本体(31)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退卡簧(4)与可形变活塞本体(31)之间还填充有环形垫片(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预紧机构(7),所述的球头端(321)与传动槽(311)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的预紧机构(7)作用于球头端(321),以消除球头端(321)与传动槽(311)之间的配合间隙(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紧机构(7)包括有开设在传动槽(311)前端的容置槽(71)、以及设置在容置槽(71)中的预紧弹簧(72),所述的预紧弹簧(72)抵接在球头段与容置槽(71)的内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紧机构(7)还包括有接触球(73),所述的接触球(73)抵接在球头段与预紧弹簧(7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件(34)为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抵接在可形变活塞本体(31)的前端与活塞腔(11)的内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槽(311)呈与球头端(321)相适配的球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形变活塞本体(31)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端(321)最大处的尺寸大于所述插接开口(312)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腔(11)中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的限位槽(12)中嵌入有止退卡簧(4),所述的止退卡簧(4)位于所述可形变活塞本体(31)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退卡簧(4)与可形变活塞本体(31)之间还填充有环形垫片(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摔车保护结构的刹车上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预紧机构(7),所述的球头端(321)与传动槽(311)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的预紧机构(7)作用于球头端(321),以消除球头端(321)与传动槽(311)之间的配合间隙(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刚陈姿羽戚杰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路易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