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施工现场配电室,特别是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
技术介绍
1、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一般采用三级配电系统。为保证用电安全,配电柜与分配电箱一般被围护结构与外界隔离开来,作为临时用电工程与正式电网之间沟通的唯一桥梁,总配电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并且需要经常性的操作、维护与检修。因此,围护结构安全可靠与内部安全操作空间的大小,对安全施工尤为重要。
2、当前,施工现场配电系统的安全防护围挡主要为两类:
3、第一类,通过在配电箱周围搭设金属栅栏,并在顶部设置双层防砸棚,从而将配电柜与外界完全封闭,该类围护结构被称为电箱防护棚,该方案搭建迅速,场地要求低;
4、第二类,在地面上浇筑混凝土台,然后在混凝土台上搭建标准化房间,并将配电柜安置于其中,该类围护结构被称为配电室,配电室密闭性好;
5、当施工场地狭窄时,由于配电室占地空间较大,往往只能搭建细长形的异形配电室,这就导致了其内部操作空间不足,配电柜与墙壁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够。对此,施工人员一般会采用以下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将配电室正门拆除,从而使作业人员可以在配电室外直接操作配电柜;二是调整配电室内配电柜的位置,通过挪动配电柜,减小柜身背侧的安全距离,从而增大操作空间,保证操作安全。
6、然而,上述维护方式各自存在弊端:
7、电箱防护棚曾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防护的主要选择,然而由于其半露天结构的特性,风雨仍然能对内部配电系统造成侵蚀,同时,各类小动物也能通过栅栏的间隙进入防护棚内,对线缆造成巨大
8、采用半开放式的配电室虽然可以保证足够的内部空间,但是野生动物,如老鼠、黄鼠狼等,可以通过开口处进入配电室,室内管线有被啃咬的可能,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风险;除此以外,作业人员需要在配电室外进行作业,头顶无硬质防护,容易受到物体打击伤害;挪动配电室内配电柜位置,虽然保证了正面的操作空间,但并不能保证配电柜侧边以及后方的安全距离,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要解决在施工场地狭窄的条件下,配电室内部空间不足与配电室占地面积过大之间的矛盾等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包括固定段和滑动段,固定段和滑动段均为具有一面开口的长方体,且固定段和滑动段的开口相对布置;固定段包括底部基础,底部基础上端面的三条边设置有侧边相互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顶面设置两层第一顶板,两层第一顶板之间具有间隔;固定段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内侧面的中部均设置有水平布置的一组滑轨;滑动段包括底板,底板上端面的三条边设置有侧边相互连接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顶面设置第二顶板,第二顶板上端面设置第三顶板,第三顶板靠近固定段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在第一顶板上端面滚动的第一滚轮;滑动段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外侧面的中部设置多个用于在滑轨中滑动的第二滚轮,滑动段朝向固定段的第二侧壁设置有用于工人进出的门。
4、优选的,固定段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间隔布置在两层第一顶板的边缘,用于支撑两层第一顶板。
5、优选的,第一滚轮通过连接杆与第三顶板连接,连接杆为l形,连接杆在第三顶板的侧面间隔设置,连接杆的横部与第三顶板连接,竖部与第一滚轮连接。
6、优选的,滑动段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间隔布置在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远离第一滚轮的边缘。
7、优选的,两层第一顶板的间距大于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的间距。
8、优选的,底板远离固定段的两个角部下端面插接设置用于支撑滑动段的支腿,支腿通过插销与第二侧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底板远离固定段的边缘底部还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踏板,方便工人进入滑动段。
10、优选的,每组滑轨均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方通和设置在支撑方通之间的槽钢轨道。
11、优选的,第一顶板、第二顶板和第三顶板均采用硬度较高的防护板材。
12、优选的,底部基础为混凝土结构。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4、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配电室由固定段和滑动段组合而成,在不需要检修时二者为组合状态,即滑动段嵌入在固定段内部,可以有效的节约占地空间同时全封闭也能够有效隔绝动物进入破坏内部线缆,在需要工人进入配电室进行操作时,手动将滑动段从固定段中拉出即可,为工人操作提供了空间;
15、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固定段和滑动段顶部均设置了两层的顶板,顶板均采用硬质的具有强防护作用的板材制成,能够防雨防砸,对操作中工人起到很强的防护作用,同时也能够隔绝雨水等对于内部线缆设备的损害;
16、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通过提供滑轨和滚轮的配合,以及滚轮与顶板的配合,使滑动段能够顺滑得从固定段中拉出,有效增加操作的便利性。
17、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段(1)和滑动段(2),固定段(1)和滑动段(2)均为具有一面开口的长方体,且固定段(1)和滑动段(2)的开口相对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固定段(1)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5),第一支撑杆(15)间隔布置在两层第一顶板(13)的边缘,用于支撑两层第一顶板(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第一滚轮(24)通过连接杆(27)与第三顶板(29)连接,连接杆(27)为L形,连接杆(27)在第三顶板(29)的侧面间隔设置,连接杆(27)的横部与第三顶板(29)连接,竖部与第一滚轮(24)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滑动段(2)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杆(28),第二支撑杆(28)间隔布置在第二顶板(23)和第三顶板(29)远离第一滚轮(24)的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两层第一顶板(13)的间距大于第二顶板(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底板(21)远离固定段(1)的两个角部下端面插接设置用于支撑滑动段(2)的支腿(3),支腿(3)通过插销(4)与第二侧壁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底板(21)远离固定段(1)的边缘底部还设置有与地面接触的踏板(5),方便工人进入滑动段(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每组滑轨(14)均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支撑方通(141)和设置在支撑方通(141)之间的槽钢轨道(14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第一顶板(13)、第二顶板(23)和第三顶板(29)均采用硬度较高的防护板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底部基础(11)为混凝土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段(1)和滑动段(2),固定段(1)和滑动段(2)均为具有一面开口的长方体,且固定段(1)和滑动段(2)的开口相对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固定段(1)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5),第一支撑杆(15)间隔布置在两层第一顶板(13)的边缘,用于支撑两层第一顶板(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第一滚轮(24)通过连接杆(27)与第三顶板(29)连接,连接杆(27)为l形,连接杆(27)在第三顶板(29)的侧面间隔设置,连接杆(27)的横部与第三顶板(29)连接,竖部与第一滚轮(24)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电室,其特征在于,滑动段(2)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杆(28),第二支撑杆(28)间隔布置在第二顶板(23)和第三顶板(29)远离第一滚轮(24)的边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拓展空间的施工现场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辉,张帅,宋君儒,孙保臣,贺宇龙,张青松,刘志达,张旭友,刘烨,韩鞠,林佐江,张一擎,王天峰,邹岳,黄铁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