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背接触电池的栅线电极和焊盘全部设置在背面,栅线电极收集电流,并将电流汇集到焊盘处,焊盘通过焊带将电流导出。
2、然而,在焊带与无主栅的背接触电池进行焊接时,焊带会与同极性的细栅接触,焊接时的高温会导致细栅存在焊断的风险,且受焊接时顶针下压的影响,加剧了细栅焊断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细栅存在焊断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和互联件,所述电池片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在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细栅电极;所述细栅电极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互联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3、所述细栅电极与所述互联件相交叠;
4、沿所述电池片的厚度方向,所述细栅电极与所述互联件的交叠位置处,所述互联件与所述细栅电极之间有间隔物,或,所述互联件与所述细栅电极接触且不焊接;
5、或,所述细栅电极与所述互联件之间具有导电的加强部。
6、可选地,所述电池片为无主栅电池片,和/或,所述电池片为背接触电池片。
7、可选地,沿第一方向,所述细栅电极的上侧和/或下侧设置垫块。
8、可选地,所述垫块为绝缘垫块,和/或,所述垫块的高度大于细栅电极的高度。
9、可选地,所述互联件与所述细栅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块,所述互联件与所述细栅电极之间的间隔物包括
10、可选地,所述细栅电极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互联件电连接;沿第一方向,所述连接部包括靠近所述电池片的两侧边缘的边缘连接部;
11、沿第一方向,所述边缘连接部靠近所述电池片边缘的一侧设置水平矩形绝缘块、竖直矩形绝缘块或水平矩形绝缘块及竖直矩形绝缘块的组合。
12、可选地,所述绝缘块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互联件的宽度。
13、可选地,所述细栅电极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互联件电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沿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电池片的上、下两侧边缘位置的上边缘连接部和下边缘连接部;沿第一方向,所述上边缘连接部的上侧和/或所述下边缘连接部的下侧设置至少两个连接细栅,所述细栅电极通过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细栅与所述上边缘连接部和/或所述下边缘连接部电连接
14、所述连接细栅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至少两个连接细栅的覆盖宽度小于所述互联件的宽度。
15、可选地,所述边缘连接部包括主体部和凸出部,所述连接细栅通过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主体部电连接。
16、可选地,所述连接细栅与所述互联件之间设有绝缘块;
17、和/或,所述连接细栅的厚度为3微米-12微米。
18、可选地,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部,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细栅电极的宽度,沿所述细栅电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加强部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互联件的宽度。
19、可选地,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细栅电极;
20、和/或,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三加强部,所述第三加强部的材质包括银,且银的含量为55%-90%。
21、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部覆盖在所述细栅电极上,所述细栅电极与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厚度之和为3微米-12微米。
2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多个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
23、本技术实施例中,沿电池片的厚度方向,细栅电极与互联件的交叠位置处,互联件与细栅电极之间有间隔物,或,互联件与细栅电极接触且不焊接;或,细栅电极与互联件之间具有导电的加强部,因此,互联件与电池片焊接时,互联件与细栅电极之间存在间隔物或加强部,使得互联件不会与细栅电极焊接,从而减小了焊接时细栅电极被焊断的风险,减小了电流损失,提高了电池片的转换效率。
24、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片和互联件,所述电池片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在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细栅电极;所述细栅电极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互联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为无主栅电池片,和/或,所述电池片为背接触电池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细栅电极的上侧和/或下侧设置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为绝缘垫块,和/或,所述垫块的高度大于细栅电极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件与所述细栅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块,所述互联件与所述细栅电极之间的间隔物包括所述绝缘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电极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互联件电连接;沿第一方向,所述连接部包括靠近所述电池片的两侧边缘的边缘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互联件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连接部包括主体部和凸出部,所述连接细栅通过所述凸出部与所述主体部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细栅与所述互联件之间设有绝缘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部,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加强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细栅电极的宽度,沿所述细栅电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加强部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互联件的宽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二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细栅电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覆盖在所述细栅电极上,所述细栅电极与所述第二加强部的厚度之和为3微米-12微米。
14.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片和互联件,所述电池片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延伸、在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细栅电极;所述细栅电极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互联件电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为无主栅电池片,和/或,所述电池片为背接触电池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细栅电极的上侧和/或下侧设置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为绝缘垫块,和/或,所述垫块的高度大于细栅电极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件与所述细栅电极之间设置有绝缘块,所述互联件与所述细栅电极之间的间隔物包括所述绝缘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电极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互联件电连接;沿第一方向,所述连接部包括靠近所述电池片的两侧边缘的边缘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的宽度大于或等于互联件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电极通过连接部与所述互联件电连接;所述连接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国,杨冬生,王肖飞,陈维强,胡国波,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