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萃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6780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萃茶机,包括壳体、水杯、冷萃管和位于壳体内的制冷组件、控制器,所述壳体的上部腔室为冷萃室,所述制冷组件可与冷萃室内水体热交换,所述冷萃管的上端伸入壳体并与冷萃室连通,所述冷萃管位于壳体外的下端连接有茶仓,所述茶仓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冷萃管的下方壳体设置有可移动的水杯放置件,且冷萃管可伸入所述水杯内,所述冷萃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冷萃室的顶端连接有正压泵和负压泵,所述正压泵、负压泵、温度传感器和制冷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能让茶叶精华很好地和水融合,得到最佳口感的冷萃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冷萃茶机


技术介绍

1、冷泡茶是一种新的泡茶方式,茶叶冷泡后可减少茶丹宁酸释出,饮用时可减少苦涩味,增加茶的口感。冷泡的茶叶因人体体温较茶汤高,带着香味分子的酮类会在茶汤到达口腔后才逐渐挥发起来更香味更浓盈满整个口腔,喉韵也更浓重。冷泡还可降低茶汤咖啡因含量,可减缓对胃的刺激,因此敏感体质或胃弱者均适合饮用。而且冷水中,比较不易释出苦涩来源的茶碱,咖啡因含量据研究是热泡的四分之三以下,所以较不伤胃,也较不影响睡眠。冷萃茶成为当今更多人追求的一种健康饮品。市面上更多的是用冰块来冷萃,但是冰块会很快融化,冷萃时间达不到,同时无法控制长时间同一个温度冷萃。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萃茶机。能让茶叶精华很好地和水融合,得到最佳口感的冷萃茶。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冷萃茶机,包括壳体、水杯、冷萃管和位于壳体内的制冷组件、控制器,所述壳体的上部腔室为冷萃室,所述制冷组件可与冷萃室内水体热交换,所述冷萃管的上端伸入壳体并与冷萃室连通,所述冷萃管位于壳体外的下端连接有茶仓,所述茶仓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冷萃管的下方壳体设置有可移动的水杯放置件,且冷萃管可伸入所述水杯内,所述冷萃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冷萃室的顶端连接有正压泵和负压泵,所述正压泵、负压泵、温度传感器和制冷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4、本技术所述壳体在靠近冷萃管上端部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水位探针,所述冷萃室内设置有第二水位探针,所述第一水位探针和第二水位探针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5、本技术所述壳体在对应水杯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的开关由电磁阀控制,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6、本技术所述冷萃管与茶仓为可拆卸连接。

7、本技术所述水杯放置件包括可水平抽拉的放置板和容纳所述放置板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壳体内。

8、本技术所述放置板内设置有一圈led灯。

9、本技术所述制冷组件包括排布于冷萃室内的冷凝管和连接冷凝管的制冷压缩机。

10、优选地,所述制冷压缩机的背面设置有散热器。

11、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组和风扇,所述散热翅片组面向制冷压缩机设置,所述风扇靠近壳体。

12、本技术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可取下的托盘和可供所述托盘插入的第二滑槽,所述托盘比第二滑槽长。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专利技术在冷萃室设置正压泵和负压泵,实现正压泵和负压泵交替工作的控制,饮用水不断的经过茶叶进出冷萃室,冷萃过程水流在水杯和冷萃室间保持上-下往复流动,在这个持续低温环境下冷却水也会反复上-下冲刷茶叶,让茶叶精华最大限度地和水融合,得到最佳口感的冷萃茶。

15、2、本专利采用正负压真空泵,泵体只对水产生正负气压,泵体不循环水流,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并且对水体施加压力能加快水流速度,促进茶叶和水融合,1个小时内就能完成冷萃,明显加快融合速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水杯、冷萃管和位于壳体内的制冷组件、控制器,所述壳体的上部腔室为冷萃室,所述制冷组件可与冷萃室内水体热交换,所述冷萃管的上端伸入壳体并与冷萃室连通,所述冷萃管位于壳体外的下端连接有茶仓,所述茶仓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冷萃管的下方壳体设置有可移动的水杯放置件,且冷萃管可伸入所述水杯内,所述冷萃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冷萃室的顶端连接有正压泵和负压泵,所述正压泵、负压泵、温度传感器和制冷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靠近冷萃管上端部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水位探针,所述冷萃室内设置有第二水位探针,所述第一水位探针和第二水位探针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对应水杯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的开关由电磁阀控制,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萃管与茶仓为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杯放置件包括可水平抽拉的放置板和容纳所述放置板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设置于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内设置有一圈LED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组件包括排布于冷萃室内的冷凝管和连接冷凝管的制冷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压缩机的背面设置有散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翅片组和风扇,所述散热翅片组面向制冷压缩机设置,所述风扇靠近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可取下的托盘和可供所述托盘插入的第二滑槽,所述托盘比第二滑槽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水杯、冷萃管和位于壳体内的制冷组件、控制器,所述壳体的上部腔室为冷萃室,所述制冷组件可与冷萃室内水体热交换,所述冷萃管的上端伸入壳体并与冷萃室连通,所述冷萃管位于壳体外的下端连接有茶仓,所述茶仓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冷萃管的下方壳体设置有可移动的水杯放置件,且冷萃管可伸入所述水杯内,所述冷萃室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冷萃室的顶端连接有正压泵和负压泵,所述正压泵、负压泵、温度传感器和制冷组件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靠近冷萃管上端部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水位探针,所述冷萃室内设置有第二水位探针,所述第一水位探针和第二水位探针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冷萃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对应水杯的位置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的开关由电磁阀控制,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迅陈林王宇周昊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桑瑞光辉标识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