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动力传动系统扭转减振,具体涉及一种阻尼式三质量飞轮新型扭转减振机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动力传动系统领域,尤其是在汽车行业,减少由发动机传递的扭转振动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挑战。这些振动不仅影响乘坐舒适性,还可能导致机械部件的早期磨损,甚至可能引发安全问题。随着现代车辆动力传动系统功率密度的提高,这些挑战变得更加严峻。
2、传统的扭转减振器,如离合器从动盘式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和盖斯林格联轴器等,主要采用被动式设计。这些被动式扭转减振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扭转振动,但它们的工作效率受到设计限制,工作频率带宽狭窄,难以适应宽频减振的需求。此外,它们在传递动力转矩和消减波动转矩时存在矛盾,因为传递大的动力转矩需要高的扭转刚度,而消减波动转矩则需要低的扭转刚度。
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开发了半主动和主动式扭转减振器。主动式扭转减振器虽然可以提供更广泛的控制,但需要较大的主动控制力,耗能较多,性价比不高。现有的半主动式扭转减振器虽然结合了主动和被动的优势,但其结构复杂,且控制所需的液压元件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规模工程应用。
4、因此,开发新型的半主动扭转减振装置及其控制技术,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这要求新型减振装置不仅要有效减少扭转振动,还要结构简单、成本合理,以便于工程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阻尼式三质量飞轮新型扭转减振机构及控制方法,双质量飞轮中的第一旋转惯量组件与
2、第一旋转惯量组件即双质量飞轮总成部分,包括初级飞轮、摩擦垫片、连接盘、轴承、弧形弹簧、盖子、铆钉;第二旋转惯量组件包括次级飞轮、一个惯量盘、螺丝;第三旋转惯量组件包括两个惯量盘、轴承、滑片、挡圈;电涡流机构由周向分布的多组永磁体及涡流盘构成,位于第三旋转惯量组件之间,左侧永磁体固定在惯量盘1的内壁,右侧永磁体的右面与惯量盘2内壁贴合且与连接环嵌合;控制机构由伺服电机、丝杠拨叉机构、连接环、滚子、轴承组成;通过控制伺服电机和丝杠螺母传动机构的配合运动,带动拨叉运动,使连接环转动,可以对永磁体间的相对面积进行调节,由此提供调节磁通量来改变过阻尼力的大小,达到减振的效果。
3、发动机输出轴与第一旋转惯量组件连接,发动机的动力经过第一旋转惯量组件传入第二、三旋转惯量组件。所述第三旋转惯量组件中的惯量盘1与第一旋转惯量组件进行焊接,实现同步旋转;所述惯量盘1和惯量盘2通过螺栓连接;在惯量盘1和惯量盘2中间,设有惯量盘3,惯量盘3通过花键与次级飞轮连接,二者用螺钉紧固,惯量盘2上设有环形滑槽,用以安装滑片;进一步地,在所述惯量盘2外端还设有经过改进的止推轴承即拨叉环,用以安装拨叉杠杆机构的夹持安装,其改进为略微增加了其内圈的厚度,用以安装带弯曲的小杆;所述拨叉上端开有与丝杆配合的孔并在其上开有长槽,用以减轻其质量;所述连接环上设有相对应的斜槽,用以嵌合带滚子的连接环的小杆,此外连接环伸出有小圆柱,用以与永磁体配合。
4、当发动机产生的扭振传递至第一旋转惯量组件时,存在振动现象,通过第一旋转惯量组件内部的弧形弹簧刚度调整,可以使得所受振动得到衰减,但振动仍然较大,可由后续控制机构和电涡流机构配合进一步减弱;首先,当振动频率达到设定值,需要减小振动时,控制机构中的伺服电机进行正转带动丝杆转动,丝杆与拨叉的螺纹孔啮合连接,此时丝杆旋转可以带动拨叉沿轴向向左进行移动;由于拨叉中间部位的设有两滑轨孔,滑轨与机架连接,故而拨叉只能沿滑轨轴向方向移动,而不发生转动;由于拨叉配合在拨叉环上,故拨叉环也做轴向移动。连接环上开有斜槽,拨叉环的小杆通过滚子嵌合在连接环的斜槽上,故而拨叉环的移动会促使连接环转动;又因为连接环与滑片配合,滑片安装于第三旋转惯量组件的惯量盘2的滑槽上,通过挡圈与连接环紧固,故连接环被限制了轴向的移动,仅有转动;连接环的转动使配合在连接环的永磁体转动;电涡流机构中的多组永磁体相对面积得到增加,从而加大磁通量,加强阻尼力,达到稳定次级飞轮、衰减振动的目的,使动力平稳传递到下一部件上。
5、最后,当振动频率小于设定值时,则需要减小永磁体的相对面积;此时伺服电机反转,使得丝杠反转得到收缩,使得拨叉右移,从而使拨叉环也移动,连接环反转。进而电涡流机构中的多组永磁体相对面积得到减少,阻尼力减弱。
6、有益效果:
7、本专利技术将电涡流技术与双质量飞轮(dmf)减振理论及动力吸振原理结合,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阻尼可调的三质量扭转减振装置,兼具了控制方法和减振功能,解决了以往dmf减振工作原理单一、工作频带狭窄问题,可以达到理想减振效果便于工程推广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式三质量飞轮新型扭转减振机构及控制方法,其电涡流阻尼单元特征在于,电涡流机构由周向分布的多组永磁体及涡流盘组成,并且位于三旋转惯量组件之间,左侧永磁体固定在惯量盘1的内壁,右侧永磁体的右面与惯量盘2贴合且与连接环嵌合,其中滑片配合于惯量盘2的滑槽内,且与连接环嵌合通过锁紧挡圈锁紧,限制连接环的轴向移动,且多组永磁体之间存在轴向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尼式三质量飞轮新型扭转减振机构及控制方法,其控制机构特征在于,控制机构由伺服电机、丝杠拨叉机构、连接环、滚子、轴承组成。阻尼强度是可以通过改变永磁体间的相对面积进行调节,而相对面积的改变通过控制伺服电机和丝杠螺母传动机构的配合运动,带动拨叉运动,使连接环转动,装配于连接环上的永磁体跟随转动来实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式三质量飞轮新型扭转减振机构及控制方法,其电涡流阻尼单元特征在于,电涡流机构由周向分布的多组永磁体及涡流盘组成,并且位于三旋转惯量组件之间,左侧永磁体固定在惯量盘1的内壁,右侧永磁体的右面与惯量盘2贴合且与连接环嵌合,其中滑片配合于惯量盘2的滑槽内,且与连接环嵌合通过锁紧挡圈锁紧,限制连接环的轴向移动,且多组永磁体之间存在轴向间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