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6772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10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多个发光元件,位于基底的一侧;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绝缘部,以及位于相邻的两第一绝缘部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开口,第一绝缘部至少部分围绕对应的发光元件的侧壁,且第一绝缘部与对应的发光元件的侧壁接触;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远离基底的一侧,第二绝缘层至少覆盖发光元件远离基底一侧的顶表面。本申请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遮光层残留或发光元件被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微元件技术是指在衬底上以高密度集成微小尺寸的元件阵列。作为新兴显示技术,微元件显示相较于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有较多优势,如较低的功耗,较高的色域,较快的响应速率等,对封装水氧隔绝要求不高。因此迷你型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emitting diode,mini led)和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microled)被视为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显示技术。

2、然而,相关技术中存在遮光层残留或发光元件被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遮光层残留或发光元件被损坏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3、基底;

4、多个发光元件,位于所述基底的一侧;

5、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绝缘部,以及位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绝缘部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开口,所述第一绝缘部至少部分围绕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侧壁,且所述第一绝缘部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侧壁接触;

6、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覆盖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顶表面。

7、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8、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9、提供一基底;

10、在所述基底的一侧通过转移法成多个发光元件;

11、形成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绝缘部,以及位于相邻的两所述第一绝缘部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开口,所述第一绝缘部至少部分围绕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侧壁,且所述第一绝缘部与对应的所述发光元件的侧壁接触,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有机材料;

12、形成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覆盖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顶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无机材料。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形成第二绝缘层之后,还包括:

14、形成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层开口,所述遮光层开口露出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顶表面上的第二绝缘层

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括多个第一绝缘部,以及位于相邻的两第一绝缘部之间的第一绝缘层开口,第一绝缘部至少部分围绕对应的发光元件的侧壁,且第一绝缘部与对应的发光元件的侧壁接触,第一绝缘层起到了形成较为平缓过渡的第一绝缘层开口的侧壁的作用,第二绝缘层位于第一绝缘层远离基底的一侧,第一绝缘层开口的侧壁可以承载第二绝缘层,从而可以避免第二绝缘层在发光元件的侧壁处发生断裂或裂纹等现象;第二方面,通过设置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至少覆盖发光元件远离基底一侧的顶表面,在为了去除残留的遮光层,采用过度曝光、显影等方式进一步去除残留的遮光层时,第二绝缘层可以起到保护发光元件的作用,避免了发光元件被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开口的侧壁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绝缘部覆盖的所述基底部位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括位于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遮光层开口之间的第一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开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还包括多个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一绝缘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绝缘部位于所述发光元件靠近所述基底的底表面与所述基底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顶表面至所述基底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至所述基底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开口的侧壁呈弧面状或呈台阶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绝缘层开口的侧壁中,相对于所述基底所在平面倾斜的任意部位的坡度角大于或等于45度、且小于90度,所述坡度角为所述第一绝缘层开口的侧壁的切线与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夹角。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遮光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材料本体,以及分散在所述第一绝缘材料本体中的多个散射粒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底的顶表面上的微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延且伸覆盖至所述子透明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8.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形成第二绝缘层之后,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开口的侧壁与相邻的所述第一绝缘部覆盖的所述基底部位的夹角为锐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包括位于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遮光层开口之间的第一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开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还包括多个第二绝缘部,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一绝缘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绝缘部位于所述发光元件靠近所述基底的底表面与所述基底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顶表面至所述基底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至所述基底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开口的侧壁呈弧面状或呈台阶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菲菲霍思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