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6681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0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包括装置底座、底滤网上料结构、切料结构和检测结构,上料结构包括底滤网振动盘和底滤网搬运结构,切料结构固定在装置底座上,底滤网振动盘一端与切料结构连接,底滤网搬运结构连接切料结构,检测结构安装在底滤网搬运结构后方,检测结构固定在装置底座上,底滤网振动盘和底滤网搬运结构固定安装在装置底座上,通过底滤网振动盘实现底滤网的自动上料,切料结构实现底滤网的精确切料,通过底滤网搬运结构实现底滤网的精准搬运和定位,并通过检测结构对装配好的底滤网进行质量检测,不仅提高了底滤网的装配效率,而且保证了装配精度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磁阀生产线,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磁阀的生产过程中,底滤网的装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底滤网作为电磁阀的关键部件,其质量和装配精度直接影响到电磁阀的性能和稳定性。传统的底滤网上料及装配方式往往采用人工操作,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因为人为因素导致装配精度不高,进而影响产品的整体质量。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虽然出现了一些自动化上料及装配装置,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一些装置的上料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导致底滤网上料速度慢、定位精度低;一些装置的切料结构不够稳定,容易出现切料不准确、切料效率低等问题;此外,一些装置缺乏有效的检测结构,无法对装配好的底滤网进行准确检测,难以保证装配质量。

3、因此,为了提高电磁阀底滤网的装配效率和精度,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本技术通过底滤网振动盘实现底滤网的自动上料,切料结构实现底滤网的精确切料,通过底滤网搬运结构实现底滤网的精准搬运和定位,并通过检测结构对装配好的底滤网进行质量检测,不仅提高了底滤网的装配效率,而且保证了装配精度和产品质量。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包括装置底座、底滤网上料结构、切料结构和检测结构,上料结构包括底滤网振动盘和底滤网搬运结构,切料结构固定在装置底座上,底滤网振动盘一端与切料结构连接,底滤网搬运结构连接切料结构,检测结构安装在底滤网搬运结构后方,检测结构固定在装置底座上,底滤网振动盘和底滤网搬运结构固定安装在装置底座上。

3、作为优选,所述底滤网振动盘包括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上均设有出料口,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的出料口端均与切料结构连接,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的底部设有缓冲固定座,缓冲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装置底座上。

4、作为优选,所述底滤网搬运结构包括搬运架和底滤网搬运轨道,底滤网搬运轨道固定在搬运架上,底滤网搬运轨道在切料结构上方运动。

5、作为优选,所述底滤网搬运轨道包括水平气缸、水平导轨和升降气缸,升降气缸通过一气缸固定板安装在水平导轨上,水平导轨通过水平气缸连接推动。

6、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气缸的头部设有一阀座固定板,阀座固定板上安装有底滤网导向套,底滤网导向套从上方正对切料结构顶部。

7、作为优选,所述切料结构包括切料台和切料架,切料台安装在切料架顶部,切料架固定在装置底座上,第一振动盘和第二振动盘的出料口通至切料台的上表面。

8、作为优选,所述切料台包括第一切料部和第二切料部,第一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第一切料部,第二振动盘的出料口连接第二切料部。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切料部和第二切料部均包括隔料动板、切料气缸和切料轨,隔料动板安装在切料轨上,隔料动板与切料气缸连接通过切料气缸推动切料。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切料部上设有隔料浮动结构,隔料浮动结构通过一滑动板与隔料动板连接。

11、作为优选,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检测支架,检测支架的底部固定在装置底座上。

12、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专利技术通过自动化和机械化的设计,显著提升了底滤网的装配速度。底滤网振动盘能够持续、稳定地供应底滤网,底滤网搬运结构则能够迅速、准确地搬运底滤网到指定位置,配合切料结构实现快速切割,整个装配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14、2、通过精密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控制,确保了底滤网的精准定位和装配。底滤网搬运结构采用高精度的导向和定位装置,确保底滤网能够准确无误地放置到预定位置;

15、3、通过底滤网防错相机的使用,可以实现对装配好的底滤网进行非接触式的快速检测,有效避免了人工检测可能带来的误差和疏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座(1)、底滤网上料结构(2)、切料结构(3)和检测结构(4),上料结构(2)包括底滤网振动盘(21)和底滤网搬运结构(22),切料结构(3)固定在装置底座(1)上,底滤网振动盘(21)一端与切料结构(3)连接,底滤网搬运结构(22)连接切料结构(3),检测结构(4)安装在底滤网搬运结构(22)后方,检测结构(4)固定在装置底座(1)上,底滤网振动盘(21)和底滤网搬运结构(22)固定安装在装置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滤网振动盘(21)包括第一振动盘(211)和第二振动盘(212),第一振动盘(211)和第二振动盘(212)上均设有出料口(23),第一振动盘(211)和第二振动盘(212)的出料口(23)端均与切料结构(3)连接,第一振动盘(211)和第二振动盘(212)的底部设有缓冲固定座(24),缓冲固定座(24)通过螺栓固定在装置底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滤网搬运结构(22)包括搬运架(221)和底滤网搬运轨道(222),底滤网搬运轨道(222)固定在搬运架(221)上,底滤网搬运轨道(222)在切料结构(3)上方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滤网搬运轨道(222)包括水平气缸(2221)、水平导轨(2222)和升降气缸(2223),升降气缸(2223)通过一气缸固定板(2224)安装在水平导轨(2222)上,水平导轨(2222)通过水平气缸(2221)连接推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2223)的头部设有一阀座固定板(2225),阀座固定板(2225)上安装有底滤网导向套(2226),底滤网导向套(2226)从上方正对切料结构(3)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料结构(3)包括切料台(31)和切料架(32),切料台(31)安装在切料架(32)顶部,切料架(32)固定在装置底座(1)上,第一振动盘(211)和第二振动盘(212)的出料口(23)通至切料台(31)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料台(31)包括第一切料部(311)和第二切料部(312),第一振动盘(211)的出料口(23)连接第一切料部(311),第二振动盘(212)的出料口(23)连接第二切料部(3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料部(311)和第二切料部(312)均包括隔料动板(33)、切料气缸(34)和切料轨(35),隔料动板(33)安装在切料轨(35)上,隔料动板(33)与切料气缸(34)连接通过切料气缸(34)推动切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料部(311)上设有隔料浮动结构(3111),隔料浮动结构(3111)通过一滑动板(3112)与隔料动板(3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4)包括检测支架(41),检测支架(41)的底部固定在装置底座(1)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座(1)、底滤网上料结构(2)、切料结构(3)和检测结构(4),上料结构(2)包括底滤网振动盘(21)和底滤网搬运结构(22),切料结构(3)固定在装置底座(1)上,底滤网振动盘(21)一端与切料结构(3)连接,底滤网搬运结构(22)连接切料结构(3),检测结构(4)安装在底滤网搬运结构(22)后方,检测结构(4)固定在装置底座(1)上,底滤网振动盘(21)和底滤网搬运结构(22)固定安装在装置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滤网振动盘(21)包括第一振动盘(211)和第二振动盘(212),第一振动盘(211)和第二振动盘(212)上均设有出料口(23),第一振动盘(211)和第二振动盘(212)的出料口(23)端均与切料结构(3)连接,第一振动盘(211)和第二振动盘(212)的底部设有缓冲固定座(24),缓冲固定座(24)通过螺栓固定在装置底座(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滤网搬运结构(22)包括搬运架(221)和底滤网搬运轨道(222),底滤网搬运轨道(222)固定在搬运架(221)上,底滤网搬运轨道(222)在切料结构(3)上方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阀底滤网上料及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滤网搬运轨道(222)包括水平气缸(2221)、水平导轨(2222)和升降气缸(2223),升降气缸(2223)通过一气缸固定板(2224)安装在水平导轨(2222)上,水平导轨(2222)通过水平气缸(2221)连接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义王争汪伟国章俊杰从胜东李斌范涛王春东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沃镭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