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具体涉及导电接头。
技术介绍
1、内镜下黏膜切除或剥离术是一种在内窥镜下进行的微创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胃肠道内的良性肿瘤和早期恶性肿瘤。这种手术通常需要使用高频电刀设备,通过电极产生的高频电流对病变组织进行切割和凝固,从而达到切除病变的目的。
2、在现有的技术中,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使用单极医疗器械配合负极板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该负极板贴在患者身上,与高频电刀设备配合,形成电流回路,从而实现对病变组织的切割和凝固。另一种是使用双极医疗器械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
3、有源医疗器械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导电接头,现有技术中的导电接头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导电接头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需要位置移动,容易使得导电接头与医疗器械脱离,从而影响对患者质量的效果。
4、现有技术如名为插头的专利技术专利,此专利技术专利的公开号为jp2023064779a。此专利技术的方案为:一种插头,其与具有芯线和与该芯线不同的导体的线缆连接,所述插头具备:具有与所述芯线电连接的销状端子的第一电极、经由绝缘部件与所述第一电极绝缘的筒状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且供所述线缆插入的收容部、以及供所述线缆插入且能够根据线缆直径而装卸的筒状的线缆转换管,以及所述线缆转换管在所述安装状态下通过所述线缆覆盖所述针状端子的侧面。但是此专利技术复杂程度较高,出问题更换成本较高。
5、现有技术如名为用于电医疗电极的连接插头,配合插头,电医疗电极和电医疗连接器的专利技术专利,此专利技术专利的公开号为de102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保护能力高、高成本压缩、使用场景多、模块化设计且配合效果好的导电接头。
2、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导电接头,包括导电基体,导电基体嵌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导电插片,导电插片的输出端连接有插针。
4、其中,导电插片的长度方向与导电基体长度方向相同,且导电插片是均匀设在导电基体内,当具有两或以上的导电插片时,导电插片是周向均匀设置的。导电插片端部设有插针,实现将导电插片输入端输入的电流通过插针输出,即本导电接头是通过插针对电流进行输出,即接收装置需要设有与导电基体和插针对应设置的接收装置对电流进行接收。
5、需要说明的是,本导电接头主要应用于有源医疗器械,且导电插片主要采用一片或两片的导电插片对有源医疗器械进行供电,更具体的,单极医疗器械采用单个导电插片设置在导电基体内,双极医疗器械会采用两个导电插片设在导电基体内。此时,导电插片输入端输入的直流电、低频交流电或高频交流电通过插针输出至医疗器械。
6、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基体为绝缘材质。
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导电插片的输出端开设有槽口,插针与槽口对应设置。
8、通过上述设计,插针与槽口的对应设置,实现插针可更灵活的与导电插片进行配合,需要说明的是,槽口的设置实现插针和导电插片之间为接触连接。
9、进一步的,插针可更换设置。可实现本导电接头为模块化设计,插针可以根据不同的接收装置的尺寸进行更替或生产,实现成本的节约并提高更替的简易程度。
10、更进一步的,槽口设有缓冲段。需要说明的是,缓冲段可以实现插针在与接收装置配合的过程中降低插针损坏和折弯的可能性,即当插针受到较大的沿长度方向的冲击力时,通过缓冲段可以将冲击吸收的同时对插针的位置进行控制,实现插针伸出导电基体的长度是可控且限制的,即当插针的受压后缩回缓冲段后会具有一个回复原位的力实现插针伸出导电基体的长度回归。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力包括但不限于弹力或压力。
11、进一步的,插针采用导电材质。更具体的,插针采用金属导电材质。由于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实现插针和导电基体与对应的接收装置进行分合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插针的材料的选择会影响插针和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采用金属材质可以提高插针使用寿命以及降低插针折弯或折断的可能性。
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插针部分的暴露在导电基体的外部。
13、需要说明的是,插针用于实现将导电插片接收的电流传递至接收装置上,插针部分暴露在外部实现与接收装置接触。
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导电插片部分的暴露在导电基体的外侧。
15、其中,导电插片需要与外部电源连接,导电插片的暴露部分用于实现与外部电源的连接。
1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导电插片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交错平行设置,导电插片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倾斜设置有连接段。
17、导电插片的连接段可以根据需要的不同对其长度、角度、厚度和宽度进行调整。导电插片连接段的设置可以提高槽口对冲击力吸收的能力,且连接段可以实现对外部冷热的适应能力,防止在外界温度变化后导电插片无法与插针或其输入端的输入装置断连的情况发生。此外,连接段的设置可以实现导电插片的精度可以相较于直线的导电插片的精度偏低,有利于生产和更换的成本的控制。
18、更进一步的,在双极套圈器上使用时,在导电基体内设有两对称设置的导电插片,两导电插片的连接段向背倾斜设置,即实现两导电插片的输入端间距小于输出端的间距。
1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导电基体具有膨胀部,膨胀部侧方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凸台。
20、膨胀部可以实现更易于对导电基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分辨,且膨胀部还可以形成对导电基体内导电插片的保护。
21、通过上述设计,膨胀部分侧方设置的凸台用于实现与接收装置进行卡接配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装置的内侧壁上需要设有与凸台对应设置的凹槽,通过凹槽和凸台配合实现膨胀部与接收装置的稳固配合,防止本导电接头在使用过程中脱落或插针与接收装置接触不良的情况出现。
2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膨胀部一端延伸设有输入部,输入部侧面嵌设有暴露段,暴露段与导电插片的一端对应设置。
23、输入部与导电插片的一端对应,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输入部的暴露段可以实现外部电流与导电插片接通,进而实现导电插片对切丝的供电。导电插片部分的暴露与暴露段对应设置。且,通过暴露段可以降低导电插片的断连的概率。
2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膨胀部内具有容纳导电插片的腔室。
25、通过膨胀部内具有容纳导电插片的腔室,可以实现膨胀部对导电插片输出端和连接段的保护,且可以防止在导电插片在输入直流电、低频交流电或高频交流电的过程中,造成导电插片之间的击穿导电基体的情况出现。
2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膨胀部朝向插针侧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卡接槽。
27、卡接槽用于实现提高插针与接收装置的连接效果,且可以提高插针与接收装置对接紧密度,有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导电接头,包括导电基体(1),所述导电基体(1)嵌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导电插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片(2)的输出端(23)连接有插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片(2)的输出端(23)开设有槽口(21),所述插针(3)与槽口(21)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3)部分的暴露在所述导电基体(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片(2)部分的暴露在所述导电基体(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片(2)的输入端(22)和输出端(23)交错平行设置,所述导电插片(2)输入端(22)和输出端(23)之间倾斜设置有连接段(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基体(1)具有膨胀部(11),所述膨胀部(11)侧方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凸台(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11)一端延伸设有输入部(13),所述输入部(1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11)内具有容纳所述导电插片(2)的腔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部(11)朝向插针(3)侧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卡接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1.导电接头,包括导电基体(1),所述导电基体(1)嵌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导电插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片(2)的输出端(23)连接有插针(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片(2)的输出端(23)开设有槽口(21),所述插针(3)与槽口(21)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3)部分的暴露在所述导电基体(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片(2)部分的暴露在所述导电基体(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插片(2)的输入端(22)和输出端(23)交错平行设置,所述导电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磊,张融南,
申请(专利权)人: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