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尤其是一种改善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的连铸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面板所使用的超低碳if钢需求量日益剧增,同时客户对汽车面板表面质量要求亦日益严格。连铸在浇注超低碳if钢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塞棒上涨,塞棒头部、中间包浸入式水口内壁夹杂物结瘤、掉块或连铸设备精度不良等非稳态状态诱发结晶器液面波动现象,不仅影响连铸生产顺行,还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很大风险。因为结晶器液面波动越大,结晶器流场受外界干扰影响越不稳定,结晶器液面卷渣风险升高,铸坯皮下夹杂缺陷产生几率越高,造成后续轧制钢卷表面长条状线性夹杂、翘皮等表面质量缺陷越多,同时大的结晶器液面波动会带来连铸浇注不稳定,轻者造成铸坯内部夹杂物含量增加,重者造成铸坯纵裂漏钢、夹渣漏钢等恶性生产事故隐患。
2、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钢水洁净度质量差造成的塞棒头部或者中间包浸入式水口内壁、吐出孔等部位夹杂物集聚、结瘤物掉块诱发无规律的结晶器液面波动;另一种是连铸机设备精度不良、扇形段压下偏差,二冷水量不足等原因造成坯壳厚度不均,坯壳内未凝固的钢液受内部钢液挤压等静压力作用造成类似“涨肚”状的周期性液面波动。
3、目前国内外对超低碳if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研究主要从连铸保护浇注、rh升温吹氧量、二冷水量控制等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通过对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的预判进行控制的鲜有报道。
4、公开号为cn118558968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超低碳钢连铸结晶器周期性团簇状液面波动
5、公开号为cn11491839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中、低碳钢结晶器液位周期性波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结晶器的液位数据及各驱动辊的电流数据,并对液位数据和电流数据进行差分处理确定驱动辊数据,找出鼓肚扇形段位置,消除结晶器周期性液面波动。但是对工艺影响参数均未做涉及。
6、公开号为cn11282825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包晶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控制方法,该方法针对的是包晶钢的液面波动采取包晶钢专用保护渣等措施,而对超低碳钢的液面波动未提。
7、公开号cn105945252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结晶器液面波动的方法,该方法仅通过调整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改善结晶器液面波动,且调整幅度最大为3mm。但对铸机设备、三路吹氩、保护浇注等方面未做过多涉及。
8、《超低碳钢连铸结晶器液面波动原因分析及改进》为《河北冶金》2021年第10期65~71页的论文,该论文钢水纯净度、过热度、塞棒吹氩量、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等影响结晶器液面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但是未对铸机设备精度方面影响液面波动做研究。
9、以上方法对影响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是对结合产前预判减少结晶器液面波动风险未做任何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效果好的改善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的连铸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下述控制工艺:(1)产前连铸机设备确认:连铸开浇前对连铸机设备状态进行确认,若浇次间≥2.5小时,对扇形段进行穿辊缝并对异常的扇形段进行重新标定,要求扇形段压下偏差≤0.5mm;
3、若浇次间<2.5小时,则进行下述控制:
4、当连铸机设备精度控制正常时,浇注拉速和二冷水量按照要求正常控制;
5、当连铸机扇形段1~3段存在0.5mm≤压下偏差<1mm,拉速在正常铸机状态的要求下降低0.05m/min;且对1~3段所对应铸机回路的二冷水量各增加15%~25%;
6、当连铸机扇形段1~3段1mm≤压下偏差<2.5mm,拉速在正常铸机状态的要求下降低0.1m/min;且对1~3段所对应铸机回路的二冷水量各增加26%~45%;
7、当连铸机扇形段1~3段压下偏差≥2.5mm,禁止生产超低碳if钢;
8、(2)塞棒上下行程控制范围为45mm~50mm;
9、(3)对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进行阶梯式均匀微调,初始渣线深度为160mm,每两炉调一次渣线,每次渣线调整5mm;
10、(4)连铸浇注时选择使用倾角为-25°的浸入式水口;在浇注宽断面时采用尖底水口,浇注窄断面时采用凹底水口。
11、进一步的,还包括下述控制工艺:开浇前降低中间包内氧气含量至≤1.9vol%,正常浇注过程控制中间包内氧气含量在≤0.6vol%。
12、进一步的,还包括下述控制工艺:控制塞棒吹氩量3.0~5.5l/min,上水口吹氩量3.5~6.5l/min,板间氩封吹氩量5.0~9.5l/min,保证三路氩气的背压0.1~0.8bar。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产前铸机设备状态确认、塞棒结构灵活控制、浸入式水口阶梯式均匀微调和结合浇注断面采用宽断面尖底、窄断面凹底浸入式水口结构等措施,有效预防了结晶器液面波动。同时通过对开浇前中间包无氧环境的营造、浇铸过程中氧气氛检测仪的时时监控和三路吹氩量的合理控制,显著改善了结晶器液面波动。
14、经过本专利技术的有效实施,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明显改善。经统计,本专利技术实施后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比例由之前的8.2%降低至3.9%,产品轧制表面夹杂发生率由之前的2.9%降低至1.6%;连铸浇注稳定性显著改善,产品表面质量得到质的提升,客户满意度高度赞誉,达到高效高质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控制工艺:(1)产前连铸机设备确认:连铸开浇前对连铸机设备状态进行确认,若浇次间≥2.5小时,对扇形段进行穿辊缝并对异常的扇形段进行重新标定,要求扇形段压下偏差≤0.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控制工艺:开浇前降低中间包内氧气含量至≤1.9vol%,正常浇注过程控制中间包内氧气含量在≤0.6vo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善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控制工艺:控制塞棒吹氩量3.0~5.5L/min,上水口吹氩量3.5~6.5L/min,板间氩封吹氩量5.0~9.5L/min,保证三路氩气的背压0.1~0.8ba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控制工艺:(1)产前连铸机设备确认:连铸开浇前对连铸机设备状态进行确认,若浇次间≥2.5小时,对扇形段进行穿辊缝并对异常的扇形段进行重新标定,要求扇形段压下偏差≤0.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超低碳if钢结晶器液面波动的连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控制工艺:开浇前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丽梅,李守华,于晓飞,程迪,于亚军,武志杰,韩闯闯,潘铁钧,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