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1、半片电池片相较于整片电池片,功率输出和效率都更佳。因此目前常采用半片电池片制备光伏组件。
2、目前,可以对整片电池片进行激光或物理切割,从而获得半片电池片。
3、但是,半片电池片由于其切割侧面存在切割损伤,导致切割侧面的钝化效果较差,进而影响电池片的发电效率并增加漏电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片及光伏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半片电池片由于其切割侧面存在切割损伤,导致切割侧面的钝化效果较差,进而影响电池片的发电效率并增加漏电的风险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片,包括:
4、四个侧面,以及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5、在四个所述侧面中的两个第一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钝化层,所述第一侧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电池片的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平行;两个所述第一侧面各自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设置有细栅,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细栅的延伸方向平行;
6、在两个所述第一侧面分别设置的钝化层的结构一致。
7、可选的,四个所述侧面中除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之外的两个第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钝化层;两个所述第二侧面各自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在两个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设置的钝化层的结构一致。
8、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侧面各自设置的钝化层的纹
9、两个所述第二侧面各自设置的钝化层的纹理结构,在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电池片的厚度方向上均相同;其中,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垂直。
10、可选的,所述钝化层的纹理结构至少包括金字塔状结构、条状凹凸结构、顶部表面为四边形的塔基结构。
11、可选的,所述钝化层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连续覆盖所述第一侧面,且所述钝化层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连续覆盖的距离与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之间的比例大于95%;
12、和/或,
13、所述钝化层沿所述电池片的厚度方向,连续覆盖所述第一侧面,且所述钝化层沿所述电池片的厚度方向连续覆盖的距离与所述电池片的厚度之间的比例处于10%至100%。
14、可选的,所述钝化层为多层时,所述多层中的至少一层钝化层覆盖所述第一侧面表面的100%,所述多层中除所述至少一层钝化层外的其它层钝化层覆盖所述第一侧面表面的10-90%。
15、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的延伸方向在相交处呈倒角或圆角。
16、可选的,所述钝化层包括:氧化铝层、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掺杂多晶硅层、本征非晶硅层、掺杂非晶硅层、本征微晶硅层、掺杂微晶硅层中的一层或多层。
17、可选的,所述钝化层最厚处的厚度小于160nm。
18、可选的,所述电池片上的主栅数量大于或等于8,或所述电池片为无主栅电池片;
19、在所述电池片为无主栅电池片时,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相交,或,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二侧边是所述电池片中除第一侧边之外的侧边;
20、在所述电池片为有主栅电池片时,所述主栅与所述细栅垂直设置;所述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栅平行。
21、可选的,第二侧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的比值为0.46至0.69,所述第二侧边是所述电池片中除第一侧边之外的侧边。
2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电池串,所述电池串由多个所述的电池片依次串联形成;
23、所述电池串中相邻两个电池片之间由导电件相连。
24、可选的,所述导电件的一端与一个电池片的正极连接,所述导电件的另一端与相邻另一个电池片的负极连接;
25、所述导电件包括焊带,导电胶,金属箔中的任意一种。
26、可选的,每个所述电池串包括的电池片的数量与所述电池串的总数的比值为8至15。
27、可选的,相邻所述电池串之间的间距为0.2mm至3mm;
28、所述电池串中相邻电池片之间的间距为0.2mm至1.2mm。
29、可选的,所述光伏组件的长边长度为1722mm至2384mm;所述光伏组件的短边长度为1130mm至1303mm。
30、可选的,在所述第一表面且垂直于所述电池片的细栅延伸方向上,所述导电件通过电池片的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
31、本技术的钝化层在电池片的第一侧面上生长均匀,从而得到两个第一侧面上结构一致的钝化层,结构一致的钝化层具有较好的钝化效果,提升了电池片的性能,还进一步降低了电池片漏电、短路等问题出现的几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包括:四个侧面,以及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侧面中除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之外的两个第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钝化层;两个所述第二侧面各自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在两个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设置的钝化层的结构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各自设置的钝化层的纹理结构,在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电池片的厚度方向上均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的纹理结构至少包括金字塔状结构、条状凹凸结构、顶部表面为四边形的塔基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连续覆盖所述第一侧面,且所述钝化层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连续覆盖的距离与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之间的比例大于9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为多层时,所述多层中的至少一层钝化层覆盖所述第一侧面表面的100%,所述多层中除所述至少一层钝化层外的其它层钝化层覆盖所述第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面的延伸方向在相交处呈倒角或圆角。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包括:氧化铝层、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氮氧化硅层、掺杂多晶硅层、本征非晶硅层、掺杂非晶硅层、本征微晶硅层、掺杂微晶硅层中的一层或多层。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最厚处的厚度小于160n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第二侧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的比值为0.46至0.69,所述第二侧边是所述电池片中除第一侧边之外的侧边。
1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相互串联的电池串,所述电池串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片依次串联形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表面且垂直于所述电池片的细栅延伸方向上,所述导电件通过电池片的第一侧面所在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包括:四个侧面,以及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侧面中除两个所述第一侧面之外的两个第二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钝化层;两个所述第二侧面各自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在两个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设置的钝化层的结构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侧面各自设置的钝化层的纹理结构,在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电池片的厚度方向上均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的纹理结构至少包括金字塔状结构、条状凹凸结构、顶部表面为四边形的塔基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连续覆盖所述第一侧面,且所述钝化层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连续覆盖的距离与所述第一侧边的长度之间的比例大于9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层为多层时,所述多层中的至少一层钝化层覆盖所述第一侧面表面的100%,所述多层中除所述至少一层钝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秉轩,陈昱霖,李杰,徐琛,张凤,余元,
申请(专利权)人: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