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梯井是安装电梯的井道,由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是每层电梯井的进出口都会同时投入使用,因此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等的安全性,常需要采用防护挡板等安全防护装置对电梯井暂时不使用的进出口处进行阻挡防护。
2、现有技术cn220431990u公开一种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主体、第一防护门、第二防护门和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卡接面板、连接面板、定位构件和固定构件,卡接面板与主体固定连接,连接面板与卡接面板固定连接,定位构件设置在卡接面板上,固定构件设置在连接面板上,电梯防护门在使用过程中,在对其进行安装时,通过两个卡接面板与墙面两侧抵接,然后通过定位构件与墙面的前侧抵接,然后通过固定构件对其进行固定,使得主体在电梯门前保持稳定状态,并能够防止对墙体造成损伤破坏,避免为后续增加不必要的工程。
3、上述装置能够对电梯井的进出口进行防护,同时避免安装时的钻孔对墙体造成损伤,但是上述装置整体宽度不能进行调节,导致不能对不同宽度的进出口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一种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整体宽度不能进行调节,导致不能对不同宽度的进出口进行防护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双向螺杆、移动杆、立柱、防护门、驱动构件和固定构件,所述双向螺杆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3、其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蜗轮、蜗杆和旋钮,所述蜗轮与所述双向螺杆固定连接,并套设在所述双向螺杆上;所述蜗杆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蜗轮啮合,且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旋钮与所述蜗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蜗杆的一端。
4、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连接座、螺纹杆和抵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立柱的一侧;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连接座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连接座;所述抵接座与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
5、其中,所述防护门包括转动座、第一防护网、滑动座和第二防护网,所述转动座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立柱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护网与所述转动座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滑动座与所述转动座滑动连接,并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二防护网与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上。
6、其中,所述防护门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转动座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转动座与所述滑动座抵接。
7、本技术的一种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使用时,将本装置移动至电梯井进出口处,然后通过所述驱动构件驱动所述双向螺杆转动,进而驱动两个所述移动杆互相靠近或远离,从而带动两个所述防护门、两个所述立柱和两个所述固定构件互相靠近或远离,使两个所述固定构件之间的距离与电梯井进出口的宽度一致,此时通过所述固定构件将所述立柱固定在电梯井的进出口处,从而完成对本装置的安装,通过所述移动杆的移动带动立柱和所述固定构件移动,使本装置的整体宽度能够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对不同宽度的进出口进行防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施工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青华,梁兴学,雷思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勇翔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