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电路及光伏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633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0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及光伏逆变器,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上述供电电路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其中,光伏逆变器包括辅助电源模块、控制芯片以及光伏组件,供电电路用于在夜间为辅助电源模块供电。其中,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模块、整流模块以及抗浪涌模块;抗浪涌模块至少包括一个抗浪涌组件;抗浪涌组件包括热敏单元、第二继电器单元。当光伏逆变器处于夜间状态时,控制芯片向第一继电器模块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芯片向第二继电器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使第一继电器模块闭合、第二继电器单元闭合。本技术提供能够在降低用电成本的基础上,保证控制芯片持续、稳定工作的供电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电电路及光伏逆变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光伏逆变器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也对光伏逆变器的要求来越高,例如,要求光伏逆变器具备二十四小时监控的功能,即需保证光伏逆变器的控制芯片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以便随时监控后端负载情况。

2、现有技术中,常会设置两路供电支路,以在白天和夜晚状态下保证光伏逆变器持续性工作。例如,当处于白天时,光伏逆变器采用光伏组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当处于晚上时,光伏逆变器则通过市电反向为光伏逆变器供电。通常,为降低白天与黑夜状态切换过程中的电流冲击,常在夜间状态所对应的供电支路中设置一抗浪涌组件。整个电路由于需长时间工作,抗浪涌组件会大大增加夜间供电支路的功耗。

3、亟需一种在降低用电成本的基础上,保证控制芯片持续、稳定工作的供电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及光伏逆变器,能够在降低用电成本的基础上,保证控制芯片持续、稳定工作的供电电路。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供电电路,应用于光伏逆变器,所述光伏逆变器包括辅助电源模块、控制芯片以及光伏组件,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所述光伏组件、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用于在夜间为所述辅助电源模块供电,所述光伏组件用于在白天为所述辅助电源模块供电;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模块、整流模块以及抗浪涌模块;所述抗浪涌模块至少包括一个抗浪涌组件;所述抗浪涌组件包括热敏单元、第二继电器单元;

4、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热敏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热敏单元的第二端均分别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的控制端、第二继电器单元的控制端均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以依据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切换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的导通情况;

5、当所述光伏逆变器处于夜间状态时,所述控制芯片向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芯片向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闭合、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闭合。

6、优选地,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子单元、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热敏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热敏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还包括第二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驱动电阻;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第二驱动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热敏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9、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还包括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驱动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10、优选地,当所述抗浪涌模块包括多个抗浪涌组件时,各所述抗浪涌组件并联连接,所述抗浪涌组件并联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抗浪涌组件并联连接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继电器单元,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子单元、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开关子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子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12、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包括两个第一继电器单元时,各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中各第一继电器串联连接。

13、优选地,当所述第一继电器为常闭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为常开继电器时,当所述光伏逆变器处于夜间状态时,所述控制芯片向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发送低电平信号,所述控制芯片向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发送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一继电器闭合、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

1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所述光伏逆变器包括辅助电源模块、控制芯片、光伏组件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所述控制芯片、所述光伏组件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用于在夜间为所述辅助电源模块供电,所述光伏组件用于在白天为所述辅助电源模块供电。

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及光伏逆变器的有益效果是:

16、一种供电电路,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包括辅助电源模块、控制芯片以及光伏组件,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供电电路、光伏组件、控制芯片连接,供电电路用于在夜间为辅助电源模块供电,光伏组件用于在白天为辅助电源模块供电。其中,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模块、整流模块以及抗浪涌模块;抗浪涌模块至少包括一个抗浪涌组件;抗浪涌组件包括热敏单元、第二继电器单元。第一继电器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电源连接;第一继电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热敏单元的第一端、第二继电器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继电器单元的第二端、热敏单元的第二端均分别与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继电器模块的控制端、第二继电器单元的控制端均分别与控制芯片连接,以依据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切换第一继电器模块、第二继电器单元的导通情况。当光伏逆变器处于夜间状态时,控制芯片向第一继电器模块发送第一控制信号,控制芯片向第二继电器单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第一继电器模块闭合、第二继电器单元闭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供电电路及光伏逆变器,能够在降低用电成本的基础上,保证控制芯片持续、稳定工作的供电电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电路,应用于光伏逆变器,所述光伏逆变器包括辅助电源模块、控制芯片以及光伏组件,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所述光伏组件、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用于在夜间为所述辅助电源模块供电,所述光伏组件用于在白天为所述辅助电源模块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模块、整流模块以及抗浪涌模块;所述抗浪涌模块至少包括一个抗浪涌组件;所述抗浪涌组件包括热敏单元、第二继电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子单元、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热敏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热敏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还包括第二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驱动电阻;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第二驱动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热敏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还包括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二驱动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抗浪涌模块包括多个抗浪涌组件时,各所述抗浪涌组件并联连接,所述抗浪涌组件并联连接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抗浪涌组件并联连接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继电器单元,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子单元、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一开关子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子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继电器模块包括两个第一继电器单元时,各所述第一继电器单元中各第一继电器串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继电器为常闭继电器,所述第二继电器为常开继电器时,

10.一种光伏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逆变器包括辅助电源模块、控制芯片、光伏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所述控制芯片、所述光伏组件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用于在夜间为所述辅助电源模块供电,所述光伏组件用于在白天为所述辅助电源模块供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电电路,应用于光伏逆变器,所述光伏逆变器包括辅助电源模块、控制芯片以及光伏组件,所述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供电电路、所述光伏组件、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用于在夜间为所述辅助电源模块供电,所述光伏组件用于在白天为所述辅助电源模块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模块、整流模块以及抗浪涌模块;所述抗浪涌模块至少包括一个抗浪涌组件;所述抗浪涌组件包括热敏单元、第二继电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子单元、第二继电器,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芯片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热敏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热敏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继电器单元还包括第二反向二极管,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二端、所述辅助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子单元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二驱动电阻;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芯片、所述第二驱动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热敏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宣元张显田月华杨昌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甬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