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1、叠合初支拱盖法是一种在拱部设置双层叠合初支支护拱盖的暗挖施工方法,在第一层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下卧梁(大拱脚)施工后方可进行叠合拱盖施工,即在下卧梁施工后方可进行第二层初期支护的拱盖部分施工,若叠合拱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模筑方法,则需要采用支架系统对钢筋混凝土浇筑模板进行支撑。目前,主要采用满堂盘扣支架作为钢筋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支架系统,但是,满堂盘扣支架对拱形混凝土浇筑模板进行支撑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浇筑模板对满堂盘扣支架施加的作用力包括水平分力和竖向分力,且沿着靠近下卧梁的方向,钢筋混凝土浇筑模板对满堂盘扣支架施加的水平分力逐渐增大,卧梁附近的盘扣支架受到较大挤压力而导致其发生水平形变,从而导致满堂盘扣支架的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以解决满堂盘扣支架在支撑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模板时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为: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为盘扣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纵向梁ⅰ、斜向支撑ⅰ和顶托ⅰ,纵向梁ⅰ与弧形拱架主楞相抵,斜向支撑ⅰ的一端与地基相抵,斜向支撑ⅰ的另一端与顶托ⅰ连接,纵向梁ⅰ能够与顶托ⅰ卡合。
3、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靠近下卧梁的混凝土浇筑模板,其固结利用弧形拱架主楞穿孔锚固,因此,本方案中,利用第一支架对混凝土浇筑模
4、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用于限位斜向支撑ⅰ靠近地基一端的限位件。
5、本方案中,利用限位件对斜向支撑ⅰ的底端进行限位,避免斜向支撑ⅰ的底端在支撑过程中发生水平滑动。
6、可选地,所述限位件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地基一体成型。
7、本方案中,在两侧及中导洞底板采用挖掘机清除地表的软土,进行压实,压实后进行硬化20cm c20混凝土作为地基,并同时在地基上形成限位块,如此,斜向支撑ⅰ的底端与限位块相抵,即可阻止斜向支撑ⅰ的底端向隧道中心线方向滑动。
8、可选地,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限位板呈l型,l型的限位板包括水平板和竖向板,竖向板与中隔壁相抵,水平板上设有与所述斜向支撑ⅰ底端相抵的抵凸部。
9、本方案中,限位板与中隔壁相抵,且限位板上的抵凸部为斜向支撑ⅰ的底端提供抵紧点,即可阻止斜向支撑ⅰ的底端向隧道中心线方向滑动。
10、可选地,所述水平板上设有若干横向加强筋和若干纵向加强筋。
11、本方案中,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的设置,一则能够加强水平板的强度,二则能够形成若干矩形凹陷,以供斜向支撑ⅰ的底端陷入,即,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形成了抵凸部。
12、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纵向梁ⅱ、斜向支撑ⅱ和顶托ⅱ,纵向梁ⅱ与弧形拱架主楞相抵,斜向支撑ⅱ的一端与地基相抵,斜向支撑ⅱ的另一端与顶托ⅱ连接,纵向梁ⅱ能够与顶托ⅱ卡合;所述斜向支撑ⅱ的底端与对应的斜向支撑ⅰ的底端相抵,且斜向支撑ⅱ与相抵的斜向支撑ⅰ的倾斜方向相反。
13、本方案中,斜向支撑ⅱ对拱顶附近的弧形拱架主楞进行斜向支撑,而且,斜向支撑ⅱ与斜向支撑ⅰ的倾斜方向相反,同时,斜向支撑ⅱ的底端与对应的斜向支撑ⅰ的底端相抵,从而使得斜向支撑ⅱ与对应的斜向支撑ⅰ相互作用,可有效防止斜向支撑ⅱ与对应的斜向支撑ⅰ的底端发生水平滑动,进一步提高支架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立杆、横杆、竖向斜杆、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
15、本方案中,第一支架为常规的盘扣支架,布满隧道两侧及中导洞,且通过可调托座调节至所需高度。
16、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水平斜杆。
17、本方案中,水平斜杆在水平方向上连接立杆,从而提高第一支架的整体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为盘扣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纵向梁Ⅰ、斜向支撑Ⅰ和顶托Ⅰ,纵向梁Ⅰ与弧形拱架主楞相抵,斜向支撑Ⅰ的一端与地基相抵,斜向支撑Ⅰ的另一端与顶托Ⅰ连接,纵向梁Ⅰ能够与顶托Ⅰ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用于限位斜向支撑Ⅰ靠近地基一端的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地基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限位板呈L型,L型的限位板包括水平板和竖向板,竖向板与中隔壁相抵,水平板上设有与所述斜向支撑Ⅰ底端相抵的抵凸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上设有若干横向加强筋和若干纵向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纵向梁Ⅱ、斜向支撑Ⅱ和顶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立杆、横杆、竖向斜杆、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水平斜杆。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为盘扣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纵向梁ⅰ、斜向支撑ⅰ和顶托ⅰ,纵向梁ⅰ与弧形拱架主楞相抵,斜向支撑ⅰ的一端与地基相抵,斜向支撑ⅰ的另一端与顶托ⅰ连接,纵向梁ⅰ能够与顶托ⅰ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用于限位斜向支撑ⅰ靠近地基一端的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地基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模筑叠合拱盖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限位板,限位板呈l型,l型的限位板包括水平板和竖向板,竖向板与中隔壁相抵,水平板上设有与所述斜向支撑ⅰ底端相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位勇,彭淋漓,周明星,蒋华,邓浩宇,龚金辉,李猛,王磊,易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