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导流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6214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0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出风导流板装置,包括主体和导流片,所述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前板和后板、设于前板顶部和后板顶部之间的顶板,导流片从后板的两侧倾斜向前延伸,导流片包括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的倾斜角度不同,前板的底端和后板的底端围成入风口,前板设有出风口;当流体从下至上吹动时,所述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对流体导向并使流体朝静压箱出口的中部位置导流。当主体设于静压箱的靠第一位置时,那么第一导流片和后板之间的第一倾斜角度小于第二导流片和后板之间的第二倾斜角度,从而使流体朝静压箱出口的居中位置导流,避免出现流体盲区,进而实现静压箱出口的流体流速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风导流板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的摆叶静压箱出风导流装置包含风机(即叶轮)、电机、摆叶静压箱、竖向导流板和横向摆叶条。空气经风机加压后从摆叶静压箱往室内排放,经导流板及摆叶条调节送风方向,进而实现在竖直方向一定角度内实现风向调节。

2、但是当机组由于空间限制,风机不能居中放置时,例如风机放置位置偏左,导致静压箱出口风速极不均匀,部分区域可能形成涡流死区,风速低至0.1m/s,各个位置风速差值高达11m/s,同时竖直方向时表现为顶部风速远高于中部和底部,给客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出风导流板装置,旨在解决由于机组空间限制,风机不能居中放置时,静压箱出口风速不均匀,部分区域可能形成涡流区的问题,使静压箱出风口各位置风速更趋于均匀一致,避免造成客户吹风不适感,使得流体温度更均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出风导流板装置,包括:

3、主体,所述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前板和后板、设于前板顶部和后板顶部之间的顶板,

4、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从后板的两侧倾斜向前延伸,所述导流片包括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所述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的倾斜角度不同,

5、所述前板的底端和后板的底端围成入风口,所述前板设有出风口;

6、当流体从下至上吹动时,所述第一导流片和第二导流片对流体导向并使流体朝静压箱出口的中部位置导流。

7、本技术技术方案在实际的设计中,主体设置于静压箱内,其中静压箱的前端设有出口,所述主体的出风口与涡轮风扇相连接,从而实现预定温度的流体进入静压箱内,

8、例如当主体设于静压箱的靠第一位置时,那么第一导流片和后板之间的第一倾斜角度小于第二导流片和后板之间的第二倾斜角度,从而使流体朝静压箱出口的居中位置导流,避免出现流体盲区,进而实现静压箱出口的流体流速一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片和后板之间设有第一倾斜角度,所述第二导流片和后板之间设有第二倾斜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从后板向外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和顶板之间设有折弯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板的倾斜角度为45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设有间隔设置的通风圆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角度为45度,所述第二倾斜角度为60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于静压箱内,所述静压箱设有出口,所述出口设有竖直方向的摆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片和后板之间设有第一倾斜角度,所述第二导流片和后板之间设有第二倾斜角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从后板向外倾斜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导流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和顶板之间设有折弯板。

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明燕马兴原叶利杞谭人萌吴永训陈胜辉蒲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