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8608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具体涉及医疗食管癌手术技术领域,方法步骤包括:经皮腹股沟区淋巴结I CG注射、颈部切口及建立手术通道、经颈纵隔入路及显露手术区域、I CG胸导管显影、腹部操作、颈部吻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了经皮腹股沟区淋巴结I CG注射术、颈段食管游离术、充气式纵隔镜下食管游离术、经腔镜I CG胸导管显影术、腹腔镜下胃游离术、腹腔镜下纵膈淋巴结切除术、食管‑胃颈部吻合术,通过胸导管显影的方法,克服了纵隔镜下无法识别和定位胸导管的弊端,提高手术安全性,避免了术中胸导管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食管癌手术,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


技术介绍

1、已知食管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目前对于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仍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2、随着微创手术的普及和腔镜技术的进展,近年来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成为早期食管癌的优选术式,其相对于传统的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对心肺功能要求和影响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少、远近期疗效好等优势。

3、但是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在面对空间更加狭小,特别是胸导管与食管伴行并交叉且存在变异和分支的情况,存在术中较难辨识的情况,若术中发现胸导管损伤,并在纵隔镜有限的空间里进行较为困难的胸导管结扎,但其依旧严重影响手术的安全性,从而术后存在出现乳糜胸、乳糜漏并发症的情况;如此在纵隔镜手术中精准识别胸导管,避免术后乳糜漏较为重要。

4、其中,对于预防食管癌手术乳糜胸的方法主要有:术中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术前口服橄榄油充盈胸导管、吲哚菁绿荧光腔镜胸导管显影术;但是上述方法均存在一些问题:

5、若采用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则新增了较为困难的胸导管结扎手术,增大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6、若采用术前口服橄榄油,则会增加患者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不适,增加了麻醉误吸风险,且实际的显影时间不太理想;存在术中胸导管过度充盈引起术中误伤的风险;

7、若采用吲哚菁绿荧光腔镜胸导管显影术,则由于注射部位影响显影效果,不仅对腔镜设备有一定要求,而且吲哚菁绿的注射方法和显影时间尚无统一标准,存在荧光显像较弱、需提前注射可能错过最佳显像时间和患者疼痛创伤等问题。

8、目前,对于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如何预防术后乳糜漏,无有效显示胸导管显影的方法,术中仅凭经验操作;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作为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先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静脉全身麻醉;然后定位并消毒患者双侧腹股沟股动脉的外侧浅淋巴结区,随后依次对两侧腹股沟股动脉外侧浅淋巴结区进行皮下注射一定量显影药剂;

4、s2:颈部操作及经颈纵隔入路通道的建立:先取患者左侧颈部切口,切开颈阔肌,沿颈前肌内侧暴露胸锁乳突肌;然后游离颈段食管和部分胸上段食管,清扫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随后,将切口保护套嵌入颈部切口,封闭间隙;最后,通过充气形成封闭的纵隔操作空间;

5、s3:经颈入路食管游离及淋巴结清扫:

6、探查:使用经镜孔置入4k内窥镜荧光影像系统;在手术过程先使用普通白光模式进行胸导管区域探查,再切换到荧光影像图像模式即黑白荧光模式,探查胸腔内胸导管显影强度、清晰度、位置及走形,最后在手术过程中切换到融合影像图像模式;

7、游离和清扫:

8、若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则以超声刀进行食管解剖,使用牵开器牵拉动脉和食管;游离胸端食管时:先游离食管左侧壁及后壁,再游离食管前壁与右侧壁,循环推进;然后在主动脉弓上方沿左侧食管壁剥离食管以及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使之与主动脉弓分离;再将淋巴结从气管壁游离并推挤至气管支气管交界水平;随后在其静脉弓上方游离食管气管韧带;完成整块清扫:左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食管旁、气管支气管旁和隆突下淋巴结;

9、若颈部b超和ct未见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则自气管前方和右侧锁骨下动脉入路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

10、s4:腹腔镜下胃的游离及腹腔淋巴结清扫:用超声刀完成胃大小弯和腹段食管的游离,用hemo l ock结扎胃左血管后离断;并清扫腹腔淋巴结;打开膈肌裂孔后,游离胸下段食管直至完全贯通纵隔;同时切除膈上淋巴结和下段食管旁淋巴结;去除颈部手套及切口保护套,提起游离的颈段食管,结扎食管远端后,切开食管,置入吻合器底座,缝扎后分层切开食管肌层及粘膜层;制作管胃。

11、s5:颈部吻合:经左颈部切口横断颈段食管,制作管状胃并提升至颈部食管吻合。

12、进一步地,所述s1中,注射的显影药剂需溶解在无菌注射用水中。

13、进一步地,所述s2中,需要患者处于平卧位,单腔气管导管行双肺通气,并且全身麻醉状态。

14、进一步地,所述s3中,手术结束后再次检查胸导管的解剖和潜在的术中损伤;对术中发现胸导管破损的患者,在荧光融合模式指导下,定位胸导管破损处,在破口上下方处分别以hemo l ock结扎胸导管。

15、进一步地,所述s4中,在游离胃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网膜右动脉,并切除贲门旁、胃左血管旁、肝总动脉旁、近段脾动脉旁和腹腔干淋巴结。

16、进一步地,所述s4中,切开食管肌层:先以电刀在与结扎线一定距离处绕完整一圈切开食管肌层,再保留粘膜层的完整切开粘膜层;将食管远端结扎线与潘氏管一端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s4中,制作管胃:取上腹正中辅助小切口,将游离的胃及胸段食管自腹部切口拖出,沿胃小弯侧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胃。

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9、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创新性将荧光镜胸导管显影技术应用于充气式纵隔镜手术中;填补了目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手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的空白;

20、2、解决了胸导管显影技术的经腹股沟皮下注射吲哚菁绿,因显影效果不稳定,导致手术安全没有保障的问题;创新性应用b超引导下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区注射吲哚菁绿的方法,相对于单侧皮下注射,显影效果更好,显影率100%,而且在b超引导下注射更加确切;为充气式纵膈镜食管癌手术提供精准显示胸导管的方法,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避免术后乳糜漏的发生。

21、3、本专利技术专为针对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手术设计,在设计了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的同时,还设计了保证胸导管显影的吲哚菁绿术前注射的方法和位置,保证了术中胸导管显影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注射的显影药剂需溶解在无菌注射用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需要患者处于平卧位,单腔气管导管行双肺通气,并且全身麻醉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手术结束后再次检查胸导管的解剖和潜在的术中损伤;对术中发现胸导管破损的患者,在荧光融合模式指导下,定位胸导管破损处,在破口上下方处分别以hemolock结扎胸导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在游离胃的过程中注意保护网膜右动脉,并切除贲门旁、胃左血管旁、肝总动脉旁、近段脾动脉旁和腹腔干淋巴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切开食管肌层:先以电刀在与结扎线一定距离处绕完整一圈切开食管肌层,再保留粘膜层的完整切开粘膜层;将食管远端结扎线与潘氏管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制作管胃:取上腹正中辅助小切口,将游离的胃及胸段食管自腹部切口拖出,沿胃小弯侧以直线切割缝合器制作管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注射的显影药剂需溶解在无菌注射用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需要患者处于平卧位,单腔气管导管行双肺通气,并且全身麻醉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纵隔镜食管癌切除术术中胸导管显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手术结束后再次检查胸导管的解剖和潜在的术中损伤;对术中发现胸导管破损的患者,在荧光融合模式指导下,定位胸导管破损处,在破口上下方处分别以hemolock结扎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汉然柳常青解明然梅新宇杜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