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
技术介绍
1、分头棒料即由大径段和小径段组成的料棒,在切削刀具制造行业尤为多见,切削刀具包括刃部和柄部,其柄部直径大于刃部直径,在刀具完成热处理等工艺后需要进行分料整理,以便于存放。
2、现有多采用振动盘与转盘对接,通过振动盘振动输出呈水平的棒料并转移至转盘对应的料槽内,但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物料在振动盘的出料流道的出料口或转盘上方发生拥挤,不但导致分料速度慢,而且需要人工实时监控进行疏通,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置在振动盘和转盘之间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结构简单,不需人为监控,且工作效率高。
2、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顶部设有进料口以及底部设有出料口的中转料槽,其中,所述中转料槽内部沿物料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缓冲组件,至少两组所述缓冲组件将所述中转料槽内部分隔为依次排布的上料区、缓冲区和下料区,每组所述缓冲组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中转料槽平行输送方向的两侧壁转动连接,用以实现所述上料区、缓冲区和下料区之间的连通和关闭;
3、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上料区,上料区的底部设有用于将进入上料区的物料推入缓冲区的推料组件;
4、所述出料口仅供单个物料通过并设于所述下料区的底部。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件和转轴,所述缓冲件的上端通过所述转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组所述缓冲件为朝向所述输送方向一侧弯折形成的“「”字型结构,其水平段的端部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中转料槽转动连接,使其竖直段的端部背离所述输送方向的一侧倾斜。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组所述缓冲件为垂直所述输送方向设置的板状件,所述缓冲件的上端与所述转轴之间设有复位弹簧,且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转料槽还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流道、与所述输送流道连通的“v”字型缓冲流道、以及设于所述缓冲流道下端且与之连通的下料流道,至少两组所述缓冲组件的其中一组设于所述输送流道上,另一组所述缓冲组件设于所述缓冲流道上。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流道为“之”字型弯折结构,所述下料流道的下端形成供单个物料通过的所述出料口。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流道靠近所述缓冲流道一侧的底面,为朝向所述输送方向并向下倾斜设置的倾斜面。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缓冲流道的底面上设有两条凸起部,两条所述凸起部相互平行且垂直所述输送方向设置。
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推料件,以及设于所述中转料槽的上料区一端外用于驱动所述推料件在所述输送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件。
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件为插齿状结构,所述中转料槽靠近其进料口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推料件相匹配的贯穿孔。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中转料槽内部布间隔布置多个缓冲组件,以将中转料槽内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多个分区;而缓冲组件的上端通过与中转料槽转动连接,用以实现各分区之间的连通和关闭,从而使物料能够在每一分区进行缓冲,防止物料在进料口和出料口处产生拥挤,保证物料能够逐一有序的传递至上料转盘的料槽内,结构简单,易维护,且机构投入成本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2)包括顶部设有进料口(201)以及底部设有出料口(202)的中转料槽(2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缓冲组件(21)包括缓冲件(211)和转轴(212),所述缓冲件(211)的上端通过所述转轴(212)与所述中转料槽(20)转动连接,所述缓冲件(211)的下端靠近所述中转料槽(20)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缓冲件(211)为朝向所述输送方向一侧弯折形成的“「”字型结构,其水平段的端部通过所述转轴(212)与所述中转料槽(20)转动连接,使其竖直段的端部背离所述输送方向的一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缓冲件(211)为垂直所述输送方向设置的板状件,所述缓冲件(211)的上端与所述转轴(21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13),且所述复位弹簧(213)套设于所述转轴(2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流道(205)为“之”字型弯折结构,所述下料流道(205)的下端形成供单个物料通过的所述出料口(20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流道(205)靠近所述缓冲流道(204)一侧的底面,为朝向所述输送方向并向下倾斜设置的倾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流道(204)的底面上设有两条凸起部(2041),两条所述凸起部(2041)相互平行且垂直所述输送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22)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推料件(221),以及设于所述中转料槽(20)的上料区(A)一端外用于驱动所述推料件(221)在所述输送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件(2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件(221)为插齿状结构,所述中转料槽(20)靠近其进料口(201)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推料件(221)相匹配的贯穿孔(2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2)包括顶部设有进料口(201)以及底部设有出料口(202)的中转料槽(20),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缓冲组件(21)包括缓冲件(211)和转轴(212),所述缓冲件(211)的上端通过所述转轴(212)与所述中转料槽(20)转动连接,所述缓冲件(211)的下端靠近所述中转料槽(20)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缓冲件(211)为朝向所述输送方向一侧弯折形成的“「”字型结构,其水平段的端部通过所述转轴(212)与所述中转料槽(20)转动连接,使其竖直段的端部背离所述输送方向的一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缓冲件(211)为垂直所述输送方向设置的板状件,所述缓冲件(211)的上端与所述转轴(21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13),且所述复位弹簧(213)套设于所述转轴(21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棒料防拥挤中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料槽(20)还包括水平设置的输送流道(203)、与所述输送流道(203)连通的“v”字型缓冲流道(204)、以及设于所述缓冲流道(204)下端且与之连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裕超,许梦,张晶,
申请(专利权)人:金洲精工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