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588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04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其包括第一集流盘、绝缘件、端盖、塑胶件和卷绕式电极组件。第一集流盘盖设于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端,且第一集流盘背离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焊环;极耳连接于第一集流盘,并用于引出电流;绝缘件设置在第一集流盘背离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至少部分绝缘件与第一集流盘间隔设置;端盖设置在绝缘件背离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端盖和绝缘件之间设置有第二焊环;至少部分塑胶件夹设于第一焊环和第二焊环之间,塑胶件设置有倒钩部,倒钩部抵接于绝缘件与第一集流盘间隔设置的部分,并用于阻止绝缘件向靠近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方向移动。本申请所述的储能装置具有防止第一集流盘和端盖搭接而短路以保持良好绝缘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储能,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1、二次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二次电池的可循环利用特性使其逐渐成为用电设备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二次电池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人们对其能量密度、可靠性以及成本有了更高的要求。

2、传统的二次电池通过极耳从卷绕式电极组件引出电流,集流盘是用于增强引出电流性能的器件,传统的集流盘具有多层结构,需要在组装时通过下压端盖来对集流盘进行折叠。而集流盘的折叠有一定机率造成顶盖与壳体错位刮擦出铝丝,导致卷绕式电极组件短路起火,容易发生内部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二次电池的端盖和集流盘容易搭接短路问题,提供一种储能装置。

2、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

3、卷绕式电极组件,用于蓄电;

4、第一集流盘,盖设于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集流盘背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焊环;

5、极耳,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流盘,所述极耳用于引出电流;

6、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盘背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至少部分绝缘件与所述第一集流盘间隔设置;

7、端盖,设置在所述绝缘件背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端盖和所述绝缘件之间设置有第二焊环;

8、塑胶件,至少部分所述塑胶件夹设于所述第一焊环和所述第二焊环之间,所述塑胶件设置有倒钩部,所述倒钩部抵接于所述绝缘件与所述第一集流盘间隔设置的部分,所述倒钩部用于阻止所述绝缘件向靠近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方向移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塑胶件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凸起部对应,且至少部分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凸起部内壁与所述第一焊环之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包括板部和连接于所述板部的凸棱部,所述凸棱部接触所述第一集流盘的背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以使所述板部与所述第一集流盘间隔设置。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流盘设置有焊接区和盘面区,所述第一集流盘于所述焊接区形成有向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所在方向凹陷的沉槽部,所述极耳与所述沉槽部背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连接。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流盘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向远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一焊环与所述第一台阶部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部还用于焊接极柱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台阶部的端面呈圆形,所述第一台阶部的直径比所述极柱件的直径大2mm~10mm。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塑胶件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绝缘件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焊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限位块向靠近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方向延伸并依次穿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外壳和正极极柱,所述外壳的一端形成有敞口,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外壳并封闭所述敞口,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第一集流盘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第二集流盘和负极极柱,所述第二集流盘设置在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远离所述第一集流盘的一端,所述第二集流盘设置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向远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方向凸起,所述负极极柱与所述第二台阶部连接,所述第二台阶部的直径比所述负极极柱的直径大2mm~10mm,所述外壳远离所述敞口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比所述负极极柱的直径大0.5mm~1mm。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流盘为单层结构。

18、上述储能装置,通过在第一焊环和第二焊环之间夹设塑胶件,并在塑胶件设置倒钩部,倒钩部对绝缘件的靠近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提供支撑,在储能装置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能稳定地支撑绝缘件,防止绝缘件向卷绕式电极组件靠近而导致第一集流盘和端盖搭接而短路,进而可保持良好的绝缘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塑胶件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凸起部对应,且至少部分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凸起部内壁与所述第一焊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板部和连接于所述板部的凸棱部,所述凸棱部接触所述第一集流盘的背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以使所述板部与所述第一集流盘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盘设置有焊接区和盘面区,所述第一集流盘于所述焊接区形成有向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所在方向凹陷的沉槽部,所述极耳与所述沉槽部背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盘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向远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一焊环与所述第一台阶部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部还用于焊接极柱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端面呈圆形,所述第一台阶部的直径比所述极柱件的直径大2mm~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件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绝缘件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焊环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限位块向靠近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方向延伸并依次穿入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外壳和正极极柱,所述外壳的一端形成有敞口,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外壳并封闭所述敞口,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第一集流盘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第二集流盘和负极极柱,所述第二集流盘设置在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远离所述第一集流盘的一端,所述第二集流盘设置有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二台阶部向远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方向凸起,所述负极极柱与所述第二台阶部连接,所述第二台阶部的直径比所述负极极柱的直径大2mm~10mm,所述外壳远离所述敞口的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比所述负极极柱的直径大0.5mm~1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盘为单层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塑胶件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凸起部对应,且至少部分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凸起部内壁与所述第一焊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包括板部和连接于所述板部的凸棱部,所述凸棱部接触所述第一集流盘的背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以使所述板部与所述第一集流盘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盘设置有焊接区和盘面区,所述第一集流盘于所述焊接区形成有向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所在方向凹陷的沉槽部,所述极耳与所述沉槽部背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盘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台阶部向远离所述卷绕式电极组件的方向凸起,所述第一焊环与所述第一台阶部连接,所述第一台阶部还用于焊接极柱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部的端面呈圆形,所述第一台阶部的直径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云峰肖和攀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