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催化器及其制作方法、尾气处理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_技高网

催化器及其制作方法、尾气处理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585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00:04
一种催化器及其制作方法、尾气处理系统和车辆;催化器包括分子筛催化剂和微波受体,微波受体适于吸收微波辐射能量而温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器可以解决成本高且催化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器及其制作方法、尾气处理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为了提高燃油的热效率和经济性,燃油车发动机采用稀燃方式是众多车企所选择的技术路线。在稀燃状态下,汽车发动机吸入的空气/燃油比更高,缸内氧气含量高,因此燃油可以得到充分的燃烧,尾气中co和碳氢化合物排放相比减少。但由于吸入氧气的增加,使得常规使用的三元催化器出现氧中毒现象,对nox气体的催化处理效率下降,使得尾气中nox气体的含量出现进一步升高。因此迫切需要对nox气体的处理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以适应稀燃发动机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器及其制作方法、尾气处理系统和车辆,解决催化器成本高且催化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催化器,包括分子筛催化剂和微波受体,所述微波受体适于吸收微波辐射能量而温升。

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包括沸石分子筛,以及结合在所述沸石分子筛上的金属离子。

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中还包括硅元素和铝元素,所述硅元素和铝元素的摩尔比为(30~70):1。

6、一种实施方式中,微波受体包括第一金属氧化物。

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包括nio2、mno2和co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和所述微波受体的质量比为10:(1~7)。

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还包括载体,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和所述微波受体均负载在所述载体的表面。

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的材料包括堇青石、碳化硅、金属中一种或多种。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器还包括涂层基材、热稳定剂、储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涂层基材、所述热稳定剂、所述储氧材料负载在所述载体的表面。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涂层基材包括第二金属氧化物,所述热稳定剂包括第三金属氧化物,所述储氧材料包括第四金属氧化物;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所述第三金属氧化物、第四金属氧化物不全相同。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包括γ-al2o3。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金属氧化物包括la2o3和/或y2o3。

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金属氧化物包括ceo2和/或zro2。

1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器还包括所述涂层基材、所述热稳定剂、所述储氧材料时,所述涂层基材、所述热稳定剂、所述储氧材料的质量比为100:(0.05~5):(0.05~5)。

1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器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载体的表面,所述第二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层背向所述载体的一面,所述第一涂层包括所述涂层基材、所述热稳定剂、所述储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涂层包括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和所述微波受体。

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催化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将分子筛催化剂和微波受体的前驱体制成活性浆液;所述活性浆液经干燥后得到所述催化剂;其中,所述微波受体的前驱体转化为微波受体,所述微波受体适于吸收微波辐射能量而温升。

1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将分子筛催化剂和微波受体的前驱体制成活性浆液之后,还包括:将载体置入所述活性浆液中,以使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和微波受体的前驱体负载在所述载体的表面。

20、一种实施方式中,将载体置入所述活性浆液中之前,还包括:将涂层基材、热稳定剂、储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涂料浆液;将所述载体置入所述涂料浆液,烘干焙烧后得到复合的载体;其中,所述复合的载体上负载有涂层基材、热稳定剂、储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21、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尾气处理系统,所述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催化器,或,所述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的催化器。

22、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

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器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分子筛催化剂和微波受体,具有如下优势:微波受体与分子筛催化剂混合,在微波辐射状态下可以对催化剂进行快速升温,达到更加均匀的催化剂床层温度,提高nox气体的催化降解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催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子筛催化剂和微波受体,所述微波受体适于吸收微波辐射能量而温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包括沸石分子筛,以及结合在所述沸石分子筛上的金属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中还包括硅元素和铝元素,所述硅元素和所述铝元素的摩尔比为(30~7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微波受体包括第一金属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包括NiO2、MnO2和Co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和所述微波受体的质量比为10:(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还包括载体,载体为蜂窝状的多孔结构,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和所述微波受体均负载在所述载体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材料包括堇青石、碳化硅、金属中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还包括涂层基材、热稳定剂、储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涂层基材、所述热稳定剂、所述储氧材料负载在所述载体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基材包括第二金属氧化物,所述热稳定剂包括第三金属氧化物,所述储氧材料包括第四金属氧化物;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所述第三金属氧化物、第四金属氧化物不全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包括γ-Al2O3。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氧化物包括La2O3和/或Y2O3。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金属氧化物包括CeO2和/或ZrO2。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还包括所述涂层基材、所述热稳定剂、所述储氧材料时,所述涂层基材、所述热稳定剂、所述储氧材料的质量比为100:(0.05~5):(0.05~5)。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包括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载体的表面,所述第二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层背向所述载体的一面,所述第一涂层包括所述涂层基材、所述热稳定剂、所述储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涂层包括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和所述微波受体。

16.一种催化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分子筛催化剂和微波受体的前驱体制成活性浆液之后,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载体置入所述活性浆液中之前,还包括:

19.一种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催化器,或,所述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6-18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作的催化器。

2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尾气处理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子筛催化剂和微波受体,所述微波受体适于吸收微波辐射能量而温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包括沸石分子筛,以及结合在所述沸石分子筛上的金属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催化剂中还包括硅元素和铝元素,所述硅元素和所述铝元素的摩尔比为(30~7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微波受体包括第一金属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包括nio2、mno2和coo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和所述微波受体的质量比为10:(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还包括载体,载体为蜂窝状的多孔结构,所述分子筛催化剂和所述微波受体均负载在所述载体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材料包括堇青石、碳化硅、金属中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还包括涂层基材、热稳定剂、储氧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涂层基材、所述热稳定剂、所述储氧材料负载在所述载体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基材包括第二金属氧化物,所述热稳定剂包括第三金属氧化物,所述储氧材料包括第四金属氧化物;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所述第三金属氧化物、第四金属氧化物不全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锐炼冯晓祥白守萍段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