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来说,是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时,疏干井可以起到降低地下水位的作用。通过抽水排除地下水,可以使施工区域的土体保持相对干燥状态,便于施工过程的进行。这对于基坑开挖、地下管道铺设和地下结构施工等工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常规疏干井采用传统的高能耗钻孔施工工艺,现场填充滤料,不仅成井时间较长,而且滤料的回填质量难以保证,影响疏干井抽水效率。除此之外,成井过程产生大量废弃泥浆,环境友好性差。
2、预制混凝土桩具有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可靠等优点。适用于软土、粘性土、粉土及全风化岩等地层,在华南、江浙和上海等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全国各地开发了大吨位静压预制管桩的施工工艺,静力压桩机最大的压桩力达到4000kn~8000kn。因其属于挤土桩,沉桩过程产生挤土效应现象,产生很高的孔隙水压力,若不能快速消散,会造成沉桩困难,引起土体垂直隆起和水平位移,对周围建筑物变形造成影响。为加速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常规做法包括预钻排水孔、设置排水砂井等,不仅需要额外的施工设备,而且增加建设成本,延长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通过结合预制桩和疏干井协同工作的办法,疏干井采用预制结构,避免成井过程中能耗高、工期长、滤料回填质量不可控等问题,同时避免沉桩过程中由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不及时,导致的桩位偏移、斜桩或上浮等问题。
2、本专利技
3、预制井结构,其由井管和底部连接管组合而成,所述底部连接管固定连接于井管底部;
4、至指定标高后从井孔中拔出的送桩器,所述预制井结构可脱离地安装于送桩器内,施工完成后预制井结构固定在井孔内;
5、桩顶连接器,所述底部连接管连接桩顶连接器上侧;
6、预制桩,所述预制桩连接桩顶连接器下侧;
7、其中,吊动送桩器前所述送桩器底部与桩顶连接器形成可解除的临时连接关系;在送桩施工时所述送桩器的下端向下压力接触桩顶连接器。
8、进一步地,所述井管包括透水管段和不透水管段,透水管段内外都透水,不透水管段内外都不透水。
9、进一步地,所述底部连接管底部封装有封板。
10、进一步地,所述桩顶连接器上侧设有凹槽,所述预制井结构和送桩器均插配桩顶连接器的上侧凹槽。
11、进一步地,所述桩顶连接器下侧设有凹槽,所述桩顶连接器的下侧凹槽固定套接预制桩上端。
12、进一步地,所述送桩器连接有若干可解除的连接钢索,所述连接钢索用于可拆卸地临时连接送桩器和桩顶连接器。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基于上述装置提供了一种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s1、组装井管和底部连接管,组装形成的井结构为预制构件,将所述井结构装入送桩器内,将底部连接管与桩顶连接器连接,将送桩器底部与桩顶连接器进行临时连接;
15、s2、按照设计桩长,分节沉入预制桩至指定标高;
16、s3、利用起吊装置将装有井结构的送桩器移动至桩位;
17、s4、对齐桩顶连接器与预制桩,将桩顶连接器与预制桩连接,并解除送桩器底部与桩顶连接器的临时连接;
18、s5、下压送桩器至指定标高后,上拔送桩器,将桩顶连接器及井结构留置土内;
19、s6、施工邻近预制桩或桩井,结合需求对桩井进行抽水。
20、抽水时,将水泵放入井管内进行抽水操作。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2、1、提高成井质量,采用套管压入的方式,避免常规成孔过程中的泥浆质量不合格、塌孔、缩孔及井底沉渣过后等问题,采用预制滤料(井管),避免现场填充滤料等施工过程,滤料的质量可以控制、提前检验,可靠性高;
23、2、减少成井工期,成井施工无需钻孔、回填滤料,简化施工步骤,减少现场人工作业量,节约成井时间;
24、3、加速超孔隙水压消散,缩短排水路径,减少土体变形,提高对周边建筑保护效果,减少桩位偏移、斜桩、浮桩等现象,提高施工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1)包括透水管段和不透水管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管(2)底部封装有封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连接器(4)上侧设有凹槽,所述预制井结构和送桩器(5)均插配桩顶连接器(4)的上侧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连接器(4)下侧设有凹槽,所述桩顶连接器(4)的下侧凹槽固定套接预制桩(3)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桩器(5)连接有若干可解除的连接钢索(10),所述连接钢索(10)用于可拆卸地临时连接送桩器(5)和桩顶连接器(4)。
7.一种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1)包括透水管段和不透水管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管(2)底部封装有封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连接器(4)上侧设有凹槽,所述预制井结构和送桩器(5)均插配桩顶连接器(4)的上侧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预制桩和疏干井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家峰,杨石飞,高靖轩,顾国荣,郭星宇,张晗,张凯,王大山,邱晓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