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茶,尤其涉及一种菌花香型散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由茶叶通过微生物发酵而成。花色品种包括康砖茶、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青砖茶等。在初制工序渥堆或后期再加工期间有微生物群落在茶叶基质上生长、繁殖。微生物发酵作用和湿热效应共同形成了黑茶的独特品质。
2、茯砖茶是黑茶中的代表品种,源于陕西泾阳。茯砖茶具有砖面平整,金花繁茂,内质香气纯正,有菌花香,汤色橙黄,滋味醇和等感官特征。茯砖茶核心功能微生物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在茶基质中通过生长和代谢风味代谢物提高发酵茶的菌花香、薄荷香、木香等香气。然而,冠突散囊菌单菌发酵散茶与传统发酵茯砖茶相比香气仍较为单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香气品质更高的菌花香型散黑茶及其制备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汽蒸处理
4、向茶叶原料中加入水,然后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得到灭菌茶叶;
5、(2)接种发酵
6、将灭菌茶叶冷却至室温,再将冠突散囊菌发酵剂和毕赤酵母发酵剂混合后均匀喷洒在灭菌茶叶上,然后进行发酵处理,得到发酵茶叶;
7、(3)茶叶烘干
8、将发酵茶叶进行烘干处理,得到所述菌花香型散黑茶。
9、进一步地,冠突散囊菌选用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10、冠突散囊菌g39菌落特征:菌落呈较规则圆形,表面呈致密绒状,色泽为鹅黄色至深褐色,边缘色泽较浅,菌落中心区域稍隆起,有少量黑褐色渗出液分泌。
11、毕赤酵母z9y-3菌落特征:菌落乳白色奶油状,质地粘稠,表面放射状褶皱,边缘不整齐。
12、进一步地,步骤(1)中,茶叶原料选用绿茶、红茶、青茶、白茶和黄茶中的任意一种,加入的水与茶叶原料的质量比为30~35:100,高温灭菌处理的条件为温度121℃、时间20min。
13、进一步地,步骤(2)中,冠突散囊菌发酵剂、毕赤酵母发酵剂与茶叶干重量比为4:1:100,冠突散囊菌发酵剂中的活菌浓度≥1.0×107cfu/g,毕赤酵母发酵剂的活菌浓度≥1.0×107cfu/g。
14、进一步地,步骤(2)中,发酵处理的条件为温度23~30℃、空气湿度55~80%、时间6~15天。
15、进一步地,步骤(3)中,烘干处理的条件为温度60~70℃,时间2~3h。
16、进一步地,冠突散囊菌发酵剂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干茶叶粉末和水混合,经灭菌处理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接种冠突散囊菌种子液进行扩大培养,之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冠突散囊菌发酵剂;
17、毕赤酵母发酵剂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干茶叶粉末和水混合,经灭菌处理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接种毕赤酵母种子液进行扩大培养,之后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冠突散囊菌发酵剂。
18、进一步地,在冠突散囊菌发酵剂和毕赤酵母发酵剂的制备过程中:干茶叶粉末的粒径为40~60目,干茶叶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2:1,灭菌处理的条件为温度121℃、时间20min。
19、进一步地,在冠突散囊菌发酵剂的制备过程中:冠突散囊菌种子液的浓度为1.0×104~1.0×106cfu/ml,接种量为0.01~0.05ml/g,扩大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空气湿度70%、时间5~7天。
20、进一步地,在毕赤酵母发酵剂的制备过程中:毕赤酵母种子液的浓度为1.0×107~1.0×109cfu/ml,接种量为0.01~0.05ml/g,扩大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空气湿度70%、时间3~5天。
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菌花香型散黑茶,按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23、本专利技术利用冠突散囊菌与毕赤酵母共发酵制备菌花香型散黑茶,解决了单一冠突散囊菌发酵茶风味单薄的缺陷,采用混菌共发酵方式,能够丰富发酵茶香气,提升菌花香,与单一冠突散囊菌发酵散黑茶相比混菌共发酵散黑茶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大幅提高,大大改善了发酵茶香气品质。
24、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发酵茶自然发酵易污染,发酵周期长,产品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无菌环境人工接种避免杂菌污染,缩短发酵周期,稳定产品品质。
25、本专利技术以获得人工培养冠突散囊菌发酵剂和毕赤酵母发酵剂,既可以用于冠突散囊菌和毕赤酵母有效成分的提取,也可以用以散茶发花,不仅可以缩短发酵周期,而且减少杂菌污染的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茶叶原料选用绿茶、红茶、青茶、白茶和黄茶中的任意一种,加入的水与茶叶原料的质量比为30~35:100,高温灭菌处理的条件为温度121℃、时间2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冠突散囊菌发酵剂、毕赤酵母发酵剂与茶叶干重量比为4:1:100,冠突散囊菌发酵剂中的活菌浓度≥1.0×107CFU/g,毕赤酵母发酵剂的活菌浓度≥1.0×107CFU/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发酵处理的条件为温度23~30℃、空气湿度55~80%、时间6~15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烘干处理的条件为温度60~70℃,时间2~3h。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冠突散囊菌发酵剂按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干茶叶粉末和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冠突散囊菌发酵剂和毕赤酵母发酵剂的制备过程中:干茶叶粉末的粒径为40~60目,干茶叶粉末与水的质量比为2:1,灭菌处理的条件为温度121℃、时间20min。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冠突散囊菌发酵剂的制备过程中:冠突散囊菌种子液的浓度为1.0×104~1.0×106CFU/mL,接种量为0.01~0.05mL/g,扩大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8℃、空气湿度70%、时间5~7天。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毕赤酵母发酵剂的制备过程中:毕赤酵母种子液的浓度为1.0×107~
10.一种菌花香型散黑茶,其特征在于,按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茶叶原料选用绿茶、红茶、青茶、白茶和黄茶中的任意一种,加入的水与茶叶原料的质量比为30~35:100,高温灭菌处理的条件为温度121℃、时间20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冠突散囊菌发酵剂、毕赤酵母发酵剂与茶叶干重量比为4:1:100,冠突散囊菌发酵剂中的活菌浓度≥1.0×107cfu/g,毕赤酵母发酵剂的活菌浓度≥1.0×107cfu/g。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发酵处理的条件为温度23~30℃、空气湿度55~80%、时间6~15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烘干处理的条件为温度60~70℃,时间2~3h。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菌花香型散黑茶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学玲,付嘉霖,沈杉杉,岳鹏翔,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