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属药物制剂领域。
技术介绍
1、口服给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但服用固体制剂对儿童、老人等吞咽困难群体来说是一大共性难题。为提高用药依从性,片剂或胶囊等固体制剂通常会被掰开或研磨服用,以降低吞咽难度和卡喉风险。然而,该方法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会导致药物苦味暴露,尤其是中药制剂,显著降低患者的服药顺应性。
2、片剂是中药固体制剂的主流剂型之一,在儿童药中也较为常见。根据药智网数据库检索,上市的儿童专用中成药或成人与儿童共用中成药中,片剂有52个,包括现行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小儿金丹片、小儿喜食片、小儿清肺止咳片、小儿泻痢片、小儿解感片等。为掩蔽药物苦味或其他不良滋味,制药界形成了成熟的糖包衣或薄膜包衣技术。但片剂并不适宜儿童直接吞服,存在一定的卡喉风险。为便于儿童服用,临床药师通常将药片研成粉末,嘱咐家长用水或糖水、果汁等给儿童送服。但该法破坏了片剂包衣层,导致药物粉末暴露于水中,苦味成分大量溶出,即使加入糖水、果汁等甜味剂,也是苦甜并存,果汁含有的酸味成分还会增强儿童对苦味的感知。此外,部分药物粉末在口腔中残留,导致沙砾感强烈,苦味感知久久不散,需要大量饮水冲服漱口。这种痛苦的服药感受成为很多儿童挥之不去的阴影。
3、近年来,微片(又称迷你片)成为儿童片剂改良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微片直径小于3mm,兼具普通片剂和微丸的优点,利于吞咽,即使婴幼儿也能吞咽单个微片;微片包衣还可实现掩味与定位释药功能;微片既可直接使用,又可制成胶囊或大型片剂使用。但微片制备技术较为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粉末包衣代替片剂包衣的理念,本专利技术提出通过将凝胶多糖干粉包覆于苦味药物表面,构建苦味猝灭速凝微囊,达到药物粉末在水中-口中的理想掩味效果,解决患者服药困难。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它是由含有-oh的苦味药物作为囊芯,中间薄油层,再以micro-κ-car为速凝微囊囊材包覆而成。
3、其中,所述的含有-oh的苦味药物包括三七总皂苷、小檗碱、槲皮素、柚皮苷、柠檬苦素、苦瓜苷。
4、所述的油层为橄榄油、山茶油、玉米油、菜籽油、大豆色拉油、花生油。
5、它是通过粉体改性技术和粒子设计技术将凝胶粉末涂层材料包覆于药物粉末表面,构建速凝微囊。
6、所述的苦味药物是三七总皂苷;所述的油是橄榄油;所述的三七总皂苷、橄榄油、micro-κ-car的重量配比为:
7、三七总皂苷300份、橄榄油7.5-15份、micro-κ-car180-300份。
8、优选地,所述的三七总皂苷、橄榄油、micro-κ-car的重量配比为:
9、三七总皂苷300份、橄榄油7.5份、micro-κ-car180份。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11、a、取三七总皂苷与橄榄油,加入振动磨料斗中,研磨包覆3min;
12、b、将a步骤制备的包合物pns-oli与micro-κ-car加入振动磨料斗中,研磨包覆6-18min,即得苦味淬灭速凝微囊。
13、其中,a步骤所述的橄榄油的用量是三七总皂苷与橄榄油总量的2.5%-5%;
14、b步骤所述的pns-oli与micro-κ-car的用量配比为:1:(0.5-1);研磨时间为15min。
15、其中,橄榄油的用量是三七总皂苷与橄榄油总量的2.5%;b步骤所述的pns-oli与micro-κ-car的用量配比为:1:0.6。
16、其中,振动磨包覆条件为:机器工作温度为-5℃,加入适量液氮,介质填充率70%、直径21mm柱状不锈钢介质,振幅6mm。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口服制剂,含有所述的一种苦味淬灭速凝微囊。
18、所述的口服制剂是片剂、散剂、胶囊剂、丸剂。
19、速凝微囊是指苦味药物被凝胶多糖粉末包封形成的一种新型掩味微粒,其遇水后的结构仿生设计于百香果籽(图1)。表面凝胶层将苦味药物包封于内,与水隔绝,达到物理屏蔽苦味的目的。因此,凝胶多糖粉末(囊材)需遇水快速凝胶化,有限溶胀而不溶散,在药物(囊芯)表面形成凝胶屏障层阻止药物溶解与苦味暴露。此外,凝胶多糖囊材还需满足在水中-口中不降解以掩盖药物苦味,在胃内降解不影响药物正常药效的要求。为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本专利技术从众多常用凝胶多糖材料(如卡拉胶、海藻酸钠、壳聚糖、黄原胶等)中选择κ-卡拉胶作为速凝微囊囊材的目标对象,原因如下。
20、κ-卡拉胶(carrageenan,κ-car),一种天然高分子线性硫酸盐多糖,也是一种阴离子多糖。首先,作为亲水胶体,κ-car具有在冷水中不溶解,但可吸水溶胀成胶的凝胶特性。其独特的凝胶特性可以满足速凝微囊囊材吸水溶胀成胶的要求,但无法实现遇水快速凝胶化。为此,专利技术人在前期对κ-car进行了微粉化改性研究,首次证实了微粉化可以加速κ-car粉末的吸水溶胀速度和程度,以及改善κ-car的凝胶性能、吞咽性能和抑苦作用。其次,κ-car粉末稳定性强,干粉长期放置不易降解,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也很稳定,即使加热也不会水解。但在酸性溶液中(尤其是ph≤4.0),卡拉胶容易发生水解,这是由于在低ph值时,卡拉胶化学结构中的3,6-脱水-d-半乳糖连接发生断裂。因此,κ-car可以实现在水中-口中不降解,在胃内降解的目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κ-car还具有抑苦掩味的作用。研究表明,其不仅可以作为水凝胶珠壁材有效掩盖咖啡因的苦味,还可以通过静电诱导效应降低槲皮素的苦味。这就使得速凝微囊具有物理屏蔽和静电诱导双重抑苦的潜能。基于微粉化改性对κ-car凝胶特性和掩味作用的改善,本专利技术选择将微粉化κ-car(micro-κ-car)作为囊材用于包封苦味药物构建速凝微囊,实现掩味微粒在水中-口中溶胀抑苦,在胃中降解释药的目的。
21、三七总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三七的主要活性成分,也是三七的苦味物质基础,其所含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人参皂苷rd是三七苦味的主要贡献者。值得关注的是,pns易溶于水的性质使其苦味在口腔中充分暴露,从入口到余味苦味强烈而持久,显著降低pns的用药依从性。因此,本专利技术选择以pns为苦味代表药物,通过构建速凝微囊来改善pns及其制剂的适口性,提高患者的服药顺应性。此外,为避免未包裹完全的pns细粉遇水苦味突释,以及受含薄油层的水凝胶微胶囊启发,本专利技术拟先采用橄榄油(oli)对pns进行包裹,旨在减少pns细粉含量,提高pns包封效率,避免其苦味突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OH的苦味药物作为囊芯,中间薄油层,再以micro-κ-Car为速凝微囊囊材包覆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OH的苦味药物包括三七总皂苷、小檗碱、槲皮素、柚皮苷、柠檬苦素、苦瓜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粉体改性技术和粒子设计技术将凝胶粉末涂层材料包覆于药物粉末表面,构建速凝微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苦味药物是三七总皂苷;所述的油是橄榄油;所述的三七总皂苷、橄榄油、micro-κ-Car的重量配比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七总皂苷、橄榄油、micro-κ-Car的重量配比为:
6.一种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步骤所述的橄榄油的用量是三七总皂苷与橄榄油总量的2.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橄榄油的用量是三七总皂苷与橄榄油总量的2.5%;b步骤所述的PNS-OLI与micro-κ-CAR的用量配比为:1:0.6。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振动磨包覆条件为:机器工作温度为-5℃,加入适量液氮,介质填充率70%、直径21mm柱状不锈钢介质,振幅6mm。
10.一种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苦味淬灭速凝微囊;优选地,所述的口服制剂是片剂、散剂、胶囊剂、丸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含有-oh的苦味药物作为囊芯,中间薄油层,再以micro-κ-car为速凝微囊囊材包覆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oh的苦味药物包括三七总皂苷、小檗碱、槲皮素、柚皮苷、柠檬苦素、苦瓜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其特征在于:它是通过粉体改性技术和粒子设计技术将凝胶粉末涂层材料包覆于药物粉末表面,构建速凝微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苦味药物是三七总皂苷;所述的油是橄榄油;所述的三七总皂苷、橄榄油、micro-κ-car的重量配比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苦味淬灭速凝微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七总皂苷、橄榄油、micro-κ-car的重量配比为:
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定堃,林俊芝,郭治平,宋娇,韩丽,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