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其桩组。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电力补充的设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模块、控制模块、计量模块、继电器和充电枪等。
2、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由于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均安装在车位的后侧,驾驶员在操作失误后,会撞向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导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损坏,由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维护周期长,同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安装的电源设备,在挤压变形后已发生短路,从而产生火灾。会导致大量的公共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其桩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
4、上桩体;
5、下桩体,所述下桩体位于上桩体的下方,所述下桩体与上桩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6、上桩体的底端贴合在下桩体的上端上;
7、所述连接件包括侧支架、轴体和弹性支撑件,所述轴体上安装有两个侧支架,两个所述侧支架均与弹性支撑件连接,通过安装的弹性支撑件推动侧支架保持竖直状态,所述侧支架、轴体和弹性支撑件均安装在下桩体内,所述侧支架的顶端伸出下桩体与上桩体连
8、在上桩体受力时,上桩体带动侧支架绕轴体转动,同时实现对弹性支撑件进行压缩,通过上桩体的偏移,对上桩体受到的冲击力进行释放,减少上桩体本体的受力。
9、进一步地,所述下桩体包括外壳体和基座,基座的底面安装有基座;
10、所述外壳体为u型结构,所述外壳体的相对两侧板上均开设有圆孔,所述轴体的端部安装在对应的圆孔内,安装后的轴体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同时轴体与圆孔之间通过限位环进行限位安装;
11、所述基座的外侧套接有外壳体,外壳体与基座之间形成一个腔体,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两个弧形槽孔,所述弧形槽孔与侧支架对应分布,所述侧支架的顶端穿过弧形槽孔向外伸出,侧支架的顶端可以在弧形槽孔内摆动。
12、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杆状件,杆状件的两端均安装在外壳体内壁开设有的安装孔内,杆状件的两端均伸出外壳体,杆状件的伸出端为棱柱结构,通过工具与棱柱端配合,带动杆状件转动,所述杆状件上配合安装有两个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通过若干个推杆与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与横杆之间设有若干个弹簧,所述弹簧套接在推杆上,所述侧支架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延伸臂,所述连杆安装在两个侧支架的同一侧延伸臂之间,所述杆状件安装在外壳体的相对两内壁之间;
13、推杆的底端开设有深槽,推杆通过深槽卡接在横杆的外侧,推杆的另一端开设有槽孔,连杆穿过槽孔,同时推杆与连杆之间可以相对转动。
14、进一步地,所述杆状件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面为台阶面,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套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通过限位环连接,所述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之间能相对转动;
15、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均设有外螺纹,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活动块,同时活动块上安装的横杆与杆状件垂直。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伸出基座,所述第二杆体的伸出端与矩形板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内配合安装有风扇组,所述出气孔与上桩体内部连通,所述外壳体的相对两侧面上均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安装有板式过滤器。
18、进一步地,所述上桩体包括柜体和顶盖;
19、所述柜体上方安装有顶盖,所述柜体的顶端开设有矩形槽孔,所述柜体通过矩形槽孔与顶盖连通,所述柜体的底端为凹面,所述柜体的相对两侧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面配合在外壳体的上表面,同时连杆的顶端位于凹槽内,连杆通过铆钉固定安装在凹槽内;
20、外壳体的上表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的外径与凹面的内径相同。
21、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内部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安装有排风扇。
22、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组,还包括内支架;
23、所述柜体的内部安装有内支架,所述内支架的相对两外侧面上均设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边贴合在柜体对应的内壁上,所述柜体的内壁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底边与侧板的一侧边对齐;
24、所述内支架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腰型孔,所述腰型孔与外壳体内部连通;
25、所述内支架内安装有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延伸出的充电线穿过柜体上的腰型孔伸出柜体的外部。
26、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内安装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上套接有转轮,所述充电线经过转轮;
27、柜体的相对两内侧面上均设有条形限位槽,所述移动杆的端部沿条形限位槽运动,在重力作用下移动杆和转轮沿条形限位槽滑动至最低处。
2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9、1、本专利技术将套接有两个侧支架的轴体安装在基座的内部,安装后的侧支架只能绕轴体转动,在上桩体受力时,上桩体带动侧支架绕轴体转动,同时实现对弹性支撑件进行压缩,通过上桩体的偏移,对上桩体受到的冲击力进行释放,减少上桩体本体的受力,从而减少上桩体的损坏或变形。
30、2、本专利技术在排风扇进行工作时,将柜体内部的空气通过通道排出,同时通道位于柜体的顶部,柜体内部的热空气会向顶部汇聚,通过排风扇便于将热空气排出,新鲜的空气,通过柜体的底部进入柜体的内部,从而实现降温散热。
31、3、本专利技术柜体的相对两内侧面上均设有条形限位槽,所述移动杆的端部沿条形限位槽运动,在重力作用下移动杆和转轮沿条形限位槽滑动至最低处,通过移动杆和转轮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互动,带动充电线在外壳体内部弯折收纳,避免充电线长时间暴露在外部,完成对充电线进行保护。
32、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桩体包括外壳体(1)和基座(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杆状件(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件(404)包括第一杆体(4041)和第二杆体(40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4042)的一端伸出基座(2),所述第二杆体(4042)的伸出端与矩形板(40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开设有出气孔(102),所述出气孔(102)内配合安装有风扇组(3),所述出气孔(102)与上桩体内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桩体包括柜体(6)和顶盖(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的内部设有通道(8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支架(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6)内安装有移动杆(11),所述移动杆(11)上套接有转轮(12),所述充电线(13)经过转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桩体包括外壳体(1)和基座(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杆状件(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杆状件(404)包括第一杆体(4041)和第二杆体(40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4042)的一端伸出基座(2),所述第二杆体(4042)的伸出端与矩形板(40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可,马丽,徐惟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艾科智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