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材料,具体为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耐久性要求的提高,防水卷材在建筑防水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防水卷材是一种以确保建筑结构免受水分侵害为目的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屋顶、地下室、隧道、桥梁、污水处理设施和化工厂等需要防水、防潮的工程项目中。尤其是在长期暴露于户外的建筑防水中,防水卷材需要具备出色的耐候性、自粘性、防水性、抗化学腐蚀性和力学性能,以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挑战。然而,传统防水卷材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诸多不足。
2、在防水卷材的应用中,常见的材料包括pvc卷材、沥青基卷材和橡胶类卷材等。尽管这些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防水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的限制,其性能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工程需求,存在下列问题:
3、耐候性不足:建筑防水卷材长期暴露于紫外线、高温和高湿环境中,易发生老化,导致防水效果逐渐降低。传统的pvc卷材和沥青基卷材在持续紫外线照射下,会出现龟裂、粉化和颜色变化等现象。这种降解不仅影响防水层的美观性,更重要的是导致卷材的物理性能下降,缩短了使用寿命。对于长期应用于户外的防水卷材,耐候性的不足使其无法满足工程需求,频繁更换防水层也会增加维护成本。
4、自粘性较差,施工效果不理想:传统防水卷材通常依赖额外的胶粘剂或热熔技术来实现与基材的粘附。然而,这些附加的施工工序使得卷材在光滑表面上的粘附效果欠佳,特别是在不锈钢、玻璃等光滑基材上,粘附性较差。此外,胶粘剂的耐久性较
5、为解决上述现有卷材性能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防水卷材在耐候性、自粘性、防水性、抗化学腐蚀性和力学性能方面不足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包括基材层、自粘层、分粘膜、自修复微胶囊和增塑剂,所述基材层由双组分聚氨酯和环氧树脂交联形成,所述基材层中双组分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的总重量占防水卷材总重量的40%-60%;
3、所述自粘层为聚丙烯酸酯-硅氧烷杂化树脂,所述自粘层占防水卷材总重量的20%-30%;
4、所述分粘膜由聚乙烯醇和硼酸交联形成,所述分粘膜占防水卷材总重量的5%-10%;
5、所述自修复微胶囊占防水卷材总重量的1%-3%;
6、所述增塑剂占防水卷材总重量的5%-10%。
7、优选的,所述双组分聚氨酯包括异氰酸酯基组分和含羟基的多元醇,所述基材层中的双组分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的交联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
8、优选的,所述自修复胶囊包含二氧化钛和聚脲-聚氨酯壳层。
9、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包括以下步骤:
10、s1、配制基材层:将双组分聚氨酯与环氧树脂按1:1的重量比混合,加入胺类催化剂,加热至60-80℃并保持30—60min进行交联反应,冷却至室温备用;
11、s2、配制自粘层:将聚丙烯酸酯和硅氧烷按重量比1:1混合,在ph值4-6、温度40-50℃条件下进行溶胶-凝胶反应30—60min,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网络,将所得自粘层涂覆在基材层上;
12、s3、配制分粘膜:将聚乙烯醇和硼酸混合,在室温下反应10—20min,形成动态交联结构的硼酸酯键,将所得分粘膜涂覆在自粘层上;
13、s4、添加自修复微胶囊:在基材层中均匀分散自修复微胶囊;
14、s5、添加增塑剂:在基材层中添加脂肪族聚酰胺和胺类交联剂,固化温度为80-100℃,固化时间为30—45min
15、优选的,所述s1步骤配制基材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6、s1.1、原料准备:称取双组分聚氨酯中的异氰酸酯基组分和含羟基的多元醇组分,按1:1的重量比混合,按比例称取环氧树脂,使双组分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的总重量占防水卷材总重量的40%-60%;
17、s1.2、催化剂加入:加入胺类催化剂,占总重量的0.1%-1%,搅拌均匀;
18、s1.3、加热与交联反应:将混合物加热至60-80℃,保持30—60min;
19、s1.4、反应过程:异氰酸酯基团与多元醇的羟基发生反应,生成脲键,环氧基团开环,与聚氨酯的羟基基团交联;
20、s1.5、冷却:反应完成后,将基材层冷却至室温。
21、优选的,所述s2步骤配制自粘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2、s2.1、原料准备:按1:1重量比称取聚丙烯酸酯和含氨基的硅氧烷,使自粘层的总重量占防水卷材总重量的20%-30%;
23、s2.2、ph和温度控制:使用缓冲溶液将溶液的ph值调整至4-6,加热至40-50℃;
24、s2.3、溶胶-凝胶反应:在所述温度和ph条件下,聚丙烯酸酯和硅氧烷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形成有机-无机杂化网络结构,反应过程中硅氧烷分子中的羟基缩合形成si-o-si键,与丙烯酸酯基团通过共价键和氢键交联;
25、s2.4、搅拌与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控制在30—60min,并进行搅拌;
26、s2.5、涂覆:将形成的自粘层均匀涂覆在冷却后的基材层上。
27、优选的,所述s3步骤配制分粘膜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8、s3.1、原料准备:按比例称取聚乙烯醇和硼酸,使分粘膜的总重量占防水卷材总重量的5%-10%,其中聚乙烯醇的比例为3%-5%,硼酸的比例为2%-5%;
29、s3.2、混合与溶解:将聚乙烯醇和硼酸溶解在水中,搅拌均匀;
30、s3.3、交联反应:在室温下搅拌10—20min,使聚乙烯醇的羟基与硼酸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硼酸酯键的交联结构;
31、s3.4、涂覆:将反应形成的分粘膜均匀涂覆在自粘层表面。
32、优选的,所述s4步骤添加自修复微胶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3、s4.1、原料准备与分散:按防水卷材总重量的1%-3%称取自修复微胶囊;
34、s4.2、均匀分散:将自修复微胶囊均匀分散在基材层中,使用低速300-500rpm搅拌;
35、s4.3、微胶囊反应过程:二氧化钛在紫外线照射下生成自由基,自由基引发微胶囊的聚脲-聚氨酯壳层破裂,释放内部修复剂。
36、优选的,所述s5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7、s5.1、原料准备:按防水卷材总重量的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包括基材层、自粘层、分粘膜、自修复微胶囊和增塑剂,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聚氨酯包括异氰酸酯基组分和含羟基的多元醇,所述基材层中的双组分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的交联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胶囊包含二氧化钛和聚脲-聚氨酯壳层。
4.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配制基材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配制自粘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添加自修复微胶囊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2步骤中胺类催化剂任选三乙胺或二乙基甲苯胺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包括基材层、自粘层、分粘膜、自修复微胶囊和增塑剂,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分聚氨酯包括异氰酸酯基组分和含羟基的多元醇,所述基材层中的双组分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的交联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为胺类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修复胶囊包含二氧化钛和聚脲-聚氨酯壳层。
4.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上述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耐候强自粘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乡,潘磊,刘冠麟,李云飞,彭俊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欣城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