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压路装置。
技术介绍
1、压路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机械,其背景与发展与建筑工程的需求和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压路机最基本的原理是压实原理,这一原理在中国古代的石磙中就已得到应用。而在现代,压路机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效到高效的过程。如今,压路机已经发展出多种类型,如静力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和冲击压路机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优势。
2、现有的压路机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采用与路面宽度差不多的装置进行碾压,使得压路机的实用性不高,若是将它用于更宽路面的工作,则工作效率不高,而采用更宽的压路机的话,其运输存在困难,特别是在交通不是很便利的条件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路装置,从而解决上述缺陷。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压路装置,包括:
4、主架,所述主架的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工作端,所述主架的工作端的左右两侧活动设置有第一压路组件,所述第一压路组件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压路组件;所述主架的工作端的外侧活动设置有第三压路组件和行进组件,所述主架的连接端用于活动固定驱动体。
5、进一步的,所述主架包括竖直放置的第一矩形架,所述矩形架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矩形架,所述第一矩形架与第二矩形架之间为九十度,所述第二矩形架的外侧端的一部份向下侧弯折,其弯折端的外侧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侧固定有可伸缩的支撑脚,所述连接架的外侧端固定有连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路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第一矩形架两侧的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开口处用于固定第一压轮。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矩形架上固定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上铰接第一液压杆的固定端,所述第一转动架内固定有竖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的活动端铰接于竖杆上。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架上侧两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第一矩形架下侧两端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板与固定座的外侧向外延伸,所述第一转动架的内侧端设置于固定板与固定座之间并通过销轴进行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压路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第一转动架外侧端的第二转动架,所述第二转动架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开口处用于固定第二压轮。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架的外侧上端固定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二转动架的内侧上端固定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延伸端与第二连接座的延伸端重叠并通过销轴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座内还转动设置有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还转动设置有第四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的延伸端与第四连接座的延伸端重叠并通过固定销轴进行固定;所述第一转动架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铰接第二液压杆的固定端,所述第二液压杆的活动端固定于固定销轴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架与第一固定架位于相对的侧面,其两者之间具有重叠部分。
12、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压路组件包括两个铰接于第一矩形架外侧的长杆,所述长杆的延伸端固定有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三固定架的开口处用于固定第三压轮;所述长杆上固定有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上铰接第三液压杆的固定端,所述第三液压杆的活动端铰接于第一矩形架的外侧。
13、更进一步的,所述行进组件包括铰接于第一矩形架外侧的轮架,所述轮架上转动安装有行进轮,所述第一矩形架的外侧还固定有两个第四安装座,所述第四安装座上铰接第四液压杆的固定端,所述第四液压杆的活动端铰接于轮架上。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5、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路装置通过可调角度的第一压路组件、第二压路组件以及第三压路组件,使得该装置能适应多种宽度的路面,使得更加实用;该装置通过折叠方式的调节,使得在运输上具有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天丰汇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