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如何提高电池的可靠性,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设备,能够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模组和支撑部件,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单体设置有泄压机构。支撑部件支撑电池模组,且支撑部件的内部具有收集腔,支撑部件具有与收集腔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泄压机构对应设置,收集腔用于在泄压机构致动时收集电池单体通过第一通孔排出的排放物。其中,第一通孔处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被配置为允许排放物通过第一通孔进入收集腔,且被配置为阻止收集腔内的排放物通过第一通孔排出。
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单向阀的设置可降低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单体热失控的排放物由收集腔流出并引动电池模组中的其余电池单体也发生热失控的风险,有利于降低电池单体热失控蔓延的风险,从而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4、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单向阀包括瓣膜,瓣膜覆盖第一通孔瓣膜的边缘连接于支撑部件,瓣膜的中部形成朝背离电池模组凸出的缩口部。
5、上述方案中,通过瓣膜和在瓣膜上设置缩口部形成单向阀,有利于节约单向阀占用电池的空间,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
6、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支撑部件和每个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两个阻挡件,阻挡件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阻挡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通孔位于两个阻挡件之间,支撑部件的厚度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两两垂直。
7、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通孔位于两个阻挡件之间,两个阻挡件可降低异物遮挡部分第一通孔导致热失控的电池单体的排放物无法及时流入收集腔,从而引动其余电池单体也发生热失控的风险。
8、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支撑部件的表面设置有胶体,沿第二方向,胶体位于阻挡件背离第一通孔的一侧,电池模组通过胶体连接于支撑部件。
9、上述方案中,胶体和阻挡件的设置不仅可使电池模组与支撑部件之间具备较高的连接强度的,还可降低胶体遮挡部分第一通孔导致热失控的电池单体的排放物无法及时流入收集腔,从而引动其余电池单体也发生热失控的风险。
10、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支撑部件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模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设置有第一通孔。
11、上述方案中,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单体热失控时的排放物可共用一个收集腔,一方面,有利于节省电池内部的空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由于电池单体热失控时的排放物会被收集腔收集,进而可降低排放物短接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单体的风险,同时还有利于降低热失控蔓延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12、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第一侧设置有多个电池模组,电池还包括第一分隔梁,第一分隔梁设置于支撑部件且位于第一侧的相邻两个电池模组之间;和/或,第二侧设置有多个电池模组,电池还包括第二分隔梁,第二分隔梁设置于支撑部件且位于第二侧的相邻两个电池模组之间。
13、上述方案中,第一分隔梁的设置一方面可将支撑部件的第一侧划分出多个装配区域,有利于实现多个电池模组之间的预定位,简化装配流程,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支撑部件的弯曲强度;第二分隔梁的设置一方面可将支撑部件的第二侧划分出多个装配区域,有利于实现多个电池模组之间的预定位,简化装配流程,提高装配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支撑部件的弯曲强度。
14、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电池还包括箱体,电池模组和支撑部件均设置于箱体内。
15、上述方案中,箱体的设置可隔绝外部环境,降低异物与电池模组接触导致电池模组中的电池单体热失控的风险,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16、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支撑部件将箱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侧的电池模组收容于第一腔室,第二测的电池模组收容于第二腔室。
17、上述方案中,支撑部件将箱体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可给第一侧的电池模组和第二侧的电池模组预设装配空间,支撑部件作为装配基准,有利于简化装配流程,有利于实现电池的自动化装配,提高电池的装配效率,同时,还有利于简化电池模组维护流程,降低维护成本。
18、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箱体还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支撑部件连接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方向与支撑部件的厚度方向垂直。
19、上述方案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可限定电池模组在第二方向上的装配位置,有利于简化装配流程,提高装配效率。
20、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支撑部件一体成型;或,第一侧壁和支撑部件焊接,第二侧壁和支撑部件焊接。
21、上述方案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支撑部件一体成型可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支撑部件之间具备较高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提高电池的结构稳定性;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支撑部件连接,有利于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
22、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箱体还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连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盖体连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支撑部件的厚度方向,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相对设置,支撑部件位于第一盖体与第二盖体之间,第一侧的电池模组位于第一盖体和支撑部件之间,第二侧的电池模组位于第二盖体与支撑部件之间。
23、上述方案中,可拆装第一盖体和/或第二盖体实现第一侧的电池模组和第二侧的电池模组的装配和维护,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24、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箱体还包括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支撑部件位于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之间,第一端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端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二方向、第一方向和支撑部件的厚度方向两两垂直。第一盖体还连接于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第二盖体还连接于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
25、上述方案中,仅需通过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即可打开或封闭箱体,装配效率高,维护成本低。
26、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支撑部件的厚度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
27、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支撑部件的内部形成有容纳换热介质的第一流道。
28、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流道不会额外占用电池内部的空间,在提高电池的可靠性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29、在第一方面的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第一流道与收集腔具有共用的壁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瓣膜,所述瓣膜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瓣膜的边缘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瓣膜的中部形成朝背离所述电池模组凸出的缩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和每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两个阻挡件,所述阻挡件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所述阻挡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位于两个所述阻挡件之间,所述支撑部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两两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表面设置有胶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胶体位于所述阻挡件背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胶体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支撑部件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支撑部件的厚度方向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支撑部件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厚度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内部形成有容纳换热介质的第一流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收集腔具有共用的壁部。
16.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瓣膜,所述瓣膜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瓣膜的边缘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所述瓣膜的中部形成朝背离所述电池模组凸出的缩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和每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设置有两个阻挡件,所述阻挡件沿第一方向延伸,两个所述阻挡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位于两个所述阻挡件之间,所述支撑部件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两两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的表面设置有胶体,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胶体位于所述阻挡件背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侧,所述电池模组通过所述胶体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具有沿其厚度方向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还包括第一分隔梁,所述第一分隔梁设置于所述支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产利兵,吴寿勇,曹根,刘丽娟,杜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