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4989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属于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技术领域,设置有便于定位组装的监测用定位座,且定位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座;包括:控制板,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内表面,且支撑座的内表面上侧转动连接有蜗杆,并且蜗杆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同时蜗轮的上表面安装有旋转件。设置有旋转监测机构,可有效控制定位座的位置,并配合定位座组装的支撑座和蜗杆,以及蜗轮和旋转件的配合,控制连接座组装的监测杆的角度,从而控制监测头的角度,控制监测范围,并配合监测头和监测杆的角度调节,可根据定位座组装高度,扫描对向面边坡的情况,从而控制监测头使用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具体为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


技术介绍

1、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主要为了在一些施工位置,对挖掘后形成边坡形成检测使用,防止边坡出现坍塌,避免发生危险,并配合相应的远距离检测装置的配合,提高检测人员和检测设备的安全性;

2、边坡实时监测及报警设备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毫米波雷达,有效的通过远程雷达检测设置,进行远距离检测使用,并将检测情况有效的输送施工的控制中心,从而及时监测边坡使用的稳定性;

3、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可以进行远程监测使用,但不方便根据使用情况,有效的控制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的稳定性;

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1(申请号为cn202110786594.3,申请日为2021-07-12的中国专利)一种边坡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其可长期对边坡监测,掌握边坡变形特征和发展规律,为研究人员研究边坡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条件、规模、位移方向、失稳方式、危害大小以及及时预报边坡失稳或突发地质灾害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5、还有现有技术2(申请号为cn202410101258.4,申请日为2024-01-24的中国专利)一种基于gnss的边坡监测设备,它通过风力板在风力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两个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链条转动;当推动件移动靠近至清灰组件时,推动件推动清灰组件在滑动底座上移动,清灰刷清理光伏板上的灰尘;当推动件推动清灰组件移动至极限位置(端点)时,清灰组件不能继续向前移动,清灰组件将挡块挤压至限位凹槽内,直至挡块完全缩进至限位凹槽内;挡块经过清灰组件后,在限位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将挡块部分推出限位凹槽内;另一侧的推动组件开始靠近清灰组件,带动清灰组件朝方向移动,清灰刷继续清理光伏板上的灰尘。通过对称设置两组传动链条,无论风力板朝哪个方向转动(不受风向的影响),均可以实现清灰组件的直线往复运动;

6、以及现有技术3(申请号为cn202310821365.x,申请日为2023-07-06的中国专利)一种边坡形变监测设备,在使用本装置时,可以通过设置的防护板,在需要时,可以将防护板从置物槽内取出,由于防护板的一侧与转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连接杆活动连接在转轴的内壁,且太阳能板的一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连接杆活动连接在转轴内壁,由于两组转轴一端均与折叠板固定连接,使得防护板翻转盖在太阳能板的上端外表面,对太阳能板起到防护作用;

7、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完成监测使用,且不方便在边坡相对面使用时,进行有效的定位组装,且不方便对检测设备形成定位,影响检测准确度,并且在实时使用时,长时间的暴露在外,极易影响装置主体部分的使用寿命,同时不方便控制检测头的稳定性,极易发生自动倾斜,影响检测角度。

8、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方便在边坡相对面使用时,进行有效的定位组装,且不方便对检测设备形成定位,影响检测准确度,并且在实时使用时,长时间的暴露在外,极易影响装置主体部分的使用寿命,同时不方便控制检测头的稳定性,极易发生自动倾斜,影响检测角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设置有便于定位组装的监测用定位座,且定位座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座;

3、包括:控制板,安装于所述支撑座的内表面,且支撑座的内表面上侧转动连接有蜗杆,并且蜗杆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蜗轮,同时蜗轮的上表面安装有旋转件,并将旋转件嵌套在支撑座的内表面上侧,并且旋转件设置有防护旋转监测机构;

4、定位件,嵌套安装于所述旋转件设置的防护壳一上侧,且定位件的内表面嵌套连接有挤压弹簧,并且挤压弹簧的外表面右侧连接有挤压块;

5、监测头,嵌套连接于所述旋转件组装的监测杆外表面右端,且监测头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棘齿轮,并且监测头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定位轴,同时定位轴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并将定位槽嵌套在棘齿轮和监测杆外的内表面,以及监测头的内表面卡合嵌套连接有嵌套件,并且嵌套件的外表面安装有内置件,同时棘齿轮设置有限位卡合机构。

6、优选的,所述控制板与支撑座构成内置的嵌套结构,且支撑座通过蜗杆和蜗轮与旋转件构成啮合转动结构,并且旋转件与蜗轮构成整体化结构。

7、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有效的控制旋转件的角度,从而根据使用要求控制旋转角度。

8、优选的,所述控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针脚线路,并且针脚线路的外表面端部安装有信号传输器和定位控制器,并且定位控制器的外表面下侧设置有定位线路,以及定位线路的下表面端部设置有定位点,并将定位点嵌套在地面上;

9、控制板通过针脚线路与信号传输器和定位控制器构成整体化结构,且信号传输器和定位控制器与支撑座构成嵌套结构,并且定位控制器关于支撑座的外表面拐角对称设置,同时定位控制器通过定位线路和定位点形成定位结构。

10、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可有效的通过信号传输器实时传输监测信号,并配合定位控制器与定位点的配合,控制支撑座组装的定位性。

11、优选的,所述旋转监测机构中旋转件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监测杆,并且监测杆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有警报器,同时连接座的上表面安装有防护壳一,同时防护壳一设置有可调节的伸缩防护机构;

12、所述伸缩防护机构中防护壳一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输送带,且输送带的上表面安装有输送块,并且输送块外表面安装有防护壳二,同时防护壳二的内表面安装有嵌套条,并且嵌套条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条,同时限位条的外表面安装有防护壳一。

13、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可有效的控制防护壳一和防护壳二之间调节的稳定性。

14、优选的,所述监测杆通过连接座与旋转件构成整体化结构,且监测杆与警报器的外表面侧边嵌入式安装设置,并且连接座通过防护壳一与监测杆构成嵌套结构。

15、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便于有效的通过监测杆和警报器的配合,对监测的边坡变形状态,与监测杆内的上一时间端监测后的数据对比,监测变形量,从而在变形量过大时,有效的通过警报器形成预警使用。

16、优选的,所述防护壳一通过输送带与输送块构成直线移动结构,且输送块与防护壳二构成整体化结构,并且防护壳二通过嵌套条和限位条与防护壳一构成伸缩结构。

17、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便于有效的控制防护壳二伸缩调节的稳定性。

18、优选的,所述定位件与防护壳一构成整体化结构,且定位件通过挤压弹簧与挤压块构成弹性向右滑动结构,并且定位件关于防护壳一的上表面中段对称设置。

19、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可有效的控制定位件使用稳定性,从而控制挤压块的使用方向

20、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设置有便于定位组装的监测用定位座(1),且定位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3)与支撑座(2)构成内置的嵌套结构,且支撑座(2)通过蜗杆(4)和蜗轮(5)与旋转件(6)构成啮合转动结构,并且旋转件(6)与蜗轮(5)构成整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3)的上表面安装有针脚线路(301),并且针脚线路(301)的外表面端部安装有信号传输器(302)和定位控制器(303),并且定位控制器(303)的外表面下侧设置有定位线路(304),以及定位线路(304)的下表面端部设置有定位点(305),并将定位点(305)嵌套在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监测机构中旋转件(6)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座(7),且连接座(7)的上表面安装有监测杆(8),并且监测杆(8)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有警报器(9),同时连接座(7)的上表面安装有防护壳一(10),同时防护壳一(10)设置有可调节的伸缩防护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杆(8)通过连接座(7)与旋转件(6)构成整体化结构,且监测杆(8)与警报器(9)的外表面侧边嵌入式安装设置,并且连接座(7)通过防护壳一(10)与监测杆(8)构成嵌套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一(10)通过输送带(11)与输送块(12)构成直线移动结构,且输送块(12)与防护壳二(13)构成整体化结构,并且防护壳二(13)通过嵌套条(14)和限位条(15)与防护壳一(10)构成伸缩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16)与防护壳一(10)构成整体化结构,且定位件(16)通过挤压弹簧(17)与挤压块(18)构成弹性向右滑动结构,并且定位件(16)关于防护壳一(10)的上表面中段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18)的外表面内侧安装有连杆(1801),且连杆(1801)的外表面右侧安装有限位块(1802),并且限位块(1802)的外表面卡合连接有挤压件(1803),并将挤压件(1803)安装在防护壳二(13)的内表面上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头(19)与棘齿轮(20)构成内置结构,且监测头(19)与定位轴(21)构成旋转结构,并且定位轴(21)通过定位槽(22)与棘齿轮(20)和监测杆(8)构成定位嵌套结构,同时监测头(19)通过内置件(24)与嵌套件(23)构成限位卡合结构,并且嵌套件(23)通过监测头(19)与棘齿轮(20)构成夹持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合机构中棘齿轮(20)的外表面卡合连接有棘爪(25),且棘爪(25)的外表面右侧连接有复位弹簧(26),并且棘爪(25)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有连接块(2501),同时连接块(2501)的外表面外侧安装有解锁杆(2502),以及解锁杆(2502)的外表面上侧连接有另一组复位弹簧(26),并且解锁杆(2502)的外表面上侧安装有拉杆(2503)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设置有便于定位组装的监测用定位座(1),且定位座(1)的上表面安装有支撑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3)与支撑座(2)构成内置的嵌套结构,且支撑座(2)通过蜗杆(4)和蜗轮(5)与旋转件(6)构成啮合转动结构,并且旋转件(6)与蜗轮(5)构成整体化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3)的上表面安装有针脚线路(301),并且针脚线路(301)的外表面端部安装有信号传输器(302)和定位控制器(303),并且定位控制器(303)的外表面下侧设置有定位线路(304),以及定位线路(304)的下表面端部设置有定位点(305),并将定位点(305)嵌套在地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监测机构中旋转件(6)的上表面安装有连接座(7),且连接座(7)的上表面安装有监测杆(8),并且监测杆(8)的外表面左侧连接有警报器(9),同时连接座(7)的上表面安装有防护壳一(10),同时防护壳一(10)设置有可调节的伸缩防护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杆(8)通过连接座(7)与旋转件(6)构成整体化结构,且监测杆(8)与警报器(9)的外表面侧边嵌入式安装设置,并且连接座(7)通过防护壳一(10)与监测杆(8)构成嵌套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形变监测边坡实时监测及预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一(10)通过输送带(11)与输送块(12)构成直线移动结构,且输送块(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鸣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