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4970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44
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包括电机泵组、蓄能器组、执行机构以及与电机泵组连接的油箱;所述电机泵组与蓄能器组连通,为蓄能器组储能;蓄能器组与执行机构连通,为执行机构供能;电机泵组与执行机构连通,为执行机构供能;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蓄能器组开始储能时,储能控制阀组连通电机泵组与蓄能器组之间的油路,放能控制阀组断开蓄能器组与执行机构之间油路,避免储能时放能油路对储能油路产生干扰,当蓄能器组开始放能时,放能控制阀组连通蓄能器组与执行机构之间的油路向执行机构单向供油,电机泵组与蓄能器组之间的油路也能向执行机构进行单向供能,一方面减缓蓄能器供油过程的压降,另一方面在蓄能器压力低于负载时通过电机泵组提供压力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


技术介绍

1、高压铸造一般是指在高的压力速度下,将液态或半固态的金属注入模具型腔内,通过保压冷却,使得液态或半固态的金属凝固成型的铸造工艺。高压铸造使用的模具常布置有型芯,需要进行高压铸造的压铸机配套布置抽芯机构和抽芯油缸,以对型芯进行抽芯作业;在进行高压铸造作业时,由于生产过程中抽芯油缸的工况较差,容易导致抽芯油缸的油液变脏,影响压铸机的抽芯速度及压铸成型的产品质量。因而大型压铸机一般使用独立的油路系统给抽芯机构供能,抽芯机构进行抽芯作业时,需预先对独立油路系统中的蓄能器进行储能,然后通过独立油路系统中的蓄能器为抽芯机构提供高压油液,帮助抽芯机构进行抽芯作业。实际工作过程中,有时抽芯机构包含多个抽芯油缸,由于蓄能器在供油过程中压力不断降低,同时抽芯油缸启动时受到产品抱紧力的作用,启动力较大,后续启动的抽芯油缸需要的启动压力存在大于蓄能器压力的情况,导致抽芯油缸启动加速慢或无法启动,进而导致整机生产节拍变缓,影响生产效率。因而需要一种蓄能器储能和供能过程互不影响、同时能辅助蓄能器为抽芯机构提供油液的油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蓄能器储能和供能过程互不影响、同时能辅助蓄能器为抽芯机构提供油液的储能放能油路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包括电机泵组、蓄能器组、执行机构以及与电机泵组连接的油箱;所述电机泵组与蓄能器组连通,为蓄能器组储能;蓄能器组与执行机构连通,为执行机构供能;电机泵组与执行机构连通,为执行机构供能。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蓄能器组包括蓄能器、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和泄油阀;蓄能器分别连接蓄能器压力传感器和泄油阀。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电机泵组与蓄能器组之间连接有储能控制阀组,储能控制阀组包括第一插装阀、第一先导换向阀和梭阀;第一插装阀通过第一控制支路与第一先导换向阀连接,第一先导换向阀通过第二控制支路与梭阀连接,梭阀通过第三控制支路与第一先导换向阀连接,梭阀通过第四控制支路与第三油路连接。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蓄能器组与执行机构之间连接有放能控制阀组,放能控制阀组包括第二插装阀和第二先导换向阀;第二插装阀通过第五控制支路与第二先导换向阀连接,第二先导换向阀通过第六控制支路与第三油路连接,通过第七控制支路与油箱连接。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泵口截止阀,所述泵口截止阀布设于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和第七油路的连接处。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放能单向阀,所述放能单向阀布设于第五油路和第六油路之间。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油路上形成有分支油路,分支油路上设置有溢流阀。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蓄能器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先导换向阀电连接。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泄油阀、第一先导换向阀和溢流阀均连接油箱。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先导换向阀和第二先导换向阀为二位四通电磁阀。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当蓄能器组开始储能时,通过储能控制阀组连通电机泵组与蓄能器组之间的油路,同时放能控制阀组断开蓄能器组与执行机构之间油路的连通,使得在进行储能时,放能油路不对储能油路产生干扰,提高储能效率;

14、2、当蓄能器组开始放能时,蓄能器中的高压油液通过放能控制阀组和放能单向阀抵达执行机构为执行机构供能;同时电机泵组与蓄能器组和执行机构通过油路连通,当执行机构包含多个抽芯油缸需要较多油液时,一方面电机泵组的辅助供油能减缓蓄能器供能时的压降,另一方面在蓄能器的油压接近或低于执行机构的负载时,电机泵组能单独为执行机构提供启动力。

15、3、方能单向阀和泵口截止阀均为单向阀,油液只能从进油一端流至出油一端。泵口截止阀可避免在电机泵组突然停止工作时,高压油液从蓄能器和执行机构通过油路反冲回电机泵组,导致电机泵组反转损坏电机泵组;放能单向阀可避免在蓄能器放能过程中因蓄能器压力降低,电机泵组提供给执行机构的启动油液进入蓄能器,减小对执行机构动作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泵组(1)、蓄能器组(2)、执行机构(3)以及与电机泵组(1)连接的油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组(2)包括蓄能器(2-1)、蓄能器压力传感器(2-2)和泄油阀(2-3);蓄能器(2-1)分别连接蓄能器压力传感器(2-2)和泄油阀(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组(2)与执行机构(3)之间连接有放能控制阀组(7),放能控制阀组(7)包括第二插装阀(7-1)和第二先导换向阀(7-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泵口截止阀(9),所述泵口截止阀(9)布设于第一油路(5-1)与第二油路(5-2)和第七油路(5-7)的连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放能单向阀(10),所述放能单向阀(10)布设于第五油路(5-5)和第六油路(5-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5-1)上形成有分支油路(11),分支油路(11)上设置有溢流阀(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压力传感器(2-2)与第一先导换向阀(6-2)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阀(2-3)、第一先导换向阀(6-2)和溢流阀(12)均连接油箱(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先导换向阀(6-2)和第二先导换向阀(7-2)为二位四通电磁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泵组(1)、蓄能器组(2)、执行机构(3)以及与电机泵组(1)连接的油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组(2)包括蓄能器(2-1)、蓄能器压力传感器(2-2)和泄油阀(2-3);蓄能器(2-1)分别连接蓄能器压力传感器(2-2)和泄油阀(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器组(2)与执行机构(3)之间连接有放能控制阀组(7),放能控制阀组(7)包括第二插装阀(7-1)和第二先导换向阀(7-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储能放能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泵口截止阀(9),所述泵口截止阀(9)布设于第一油路(5-1)与第二油路(5-2)和第七油路(5-7)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超奇李家樵郑培钱梁儿罗韵张作法胡宇张益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保税区海天智胜金属成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