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检针及活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4777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43
本技术涉及一种活检针及活检系统,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刀管组件,刀管组件包括穿刺管和内刀管;壳体上设置有内刀座,可带动内刀管沿穿刺管的轴向移动;上膛锁定组件,用于对内刀座上膛;击发组件,用于击发内刀座;储样仓,用于储存组织样本,储样仓连接负压源。取样时,穿刺管穿入组织,将内刀座锁定在上膛位置,通过击发组件击发内刀座,使内刀座带动内刀管沿穿刺管的轴向移动,以切割组织样本,通过负压将组织样本抽吸储存在储样仓内;重复内刀座的上膛和击发动作,从而使得活检针可在同一穿刺位置进行多次切割取样,实现针不离体、穿刺一次取样多条组织样本的效果,避免了现有的活检针进行多次取样需要执行多次穿刺,造成针道转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组织取样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检针及活检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使用的击发式活检针包括用于操控活检针位置和动作的手柄、穿刺皮肤的针头,以及用于切割组织样本的切割装置,医护人员通过将活检针插入皮肤并将其定位到需要采集组织样本位置,当活检针处于正确位置时,操作员会按动手柄上的按钮或触发器,触发切割装置,将采集的组织样本切断,同时将组织样本保持在活检针内部。由于目前普遍使用的活检针设计是一次性的,即每次使用完后都需要更换新的针头,因此,每次穿刺只能取样一条样本,如果需要采集多个组织样本,就需要进行多次穿刺,多次穿刺过程中容易造成针道转移、检测不准确,甚至可能因多次穿刺导致肿瘤细胞转移的问题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活检针,用于解决现有的活检针穿刺一次只能取一条组织样本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活检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检针,包括:

3、壳体;

4、刀管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连接的穿刺管和穿设在所述穿刺管内的内刀管,所述穿刺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取样窗口,所述内刀管的前端具有用于切割组织样本的切削刃;

5、内刀座,与所述内刀管连接,可在所述壳体内往复滑动,所述内刀座可带动所述内刀管沿所述穿刺管的轴向移动,所述内刀座可滑动至远离所述取样窗口的上膛位置;

6、上膛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内刀座之间,所述上膛锁定组件用于将所述内刀座锁定在上膛位置;

7、击发组件,可操作的作用于所述上膛锁定组件,以将所述内刀座从所述上膛位置释放并向前击发;

8、储样仓,所述储样仓具有与所述内刀管连通的内腔,且所述内腔通过连接负压源产生负压,所述储样仓用于储存组织样本。

9、可选地,所述上膛锁定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直接或间接的设置在所述内刀座上,所述第二卡合部直接或间接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10、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中的至少一种卡合部为可活动或可变形活动卡合部,以使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能够相卡合或解除卡合,当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合部相卡合时,所述内刀座被锁定在所述上膛位置。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卡合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刀座上,所述第二卡合部为活动卡合部。

12、可选地,所述击发组件包括:

13、操作触发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操作触发件包括操作部和触发部,所述操作部用以通过移动操作带动所述操作触发件沿所述穿刺管的轴向方向从初始位置到达触发位置;

14、弹性击发件,所述弹性击发件设置在所述内刀座与所述壳体之间;

15、击发时,操作所述操作触发件移动至所述触发位置,所述触发部推挤所述活动卡合部活动或变形,使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相脱离,所述弹性击发件的弹性力击发所述内刀座离开所述上膛位置。

16、可选地,所述第二卡合部为活动卡合部,所述活动卡合部包括弹性卡臂和凸设在弹性卡臂上的凸起,所述凸起具有沿所述内刀管的轴向方向分布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17、当所述内刀管向所述上膛位置移动时,所述第一卡合部推挤所述第一斜面,使所述弹性卡臂自适应变形,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凸起相卡合;

18、当操作所述操作触发件向所述触发位置移动时,所述触发部推挤所述第二斜面,使所述弹性卡臂自适应变形,使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凸起解除卡合。

19、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提供所述触发部件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复位弹性力。

20、可选地,所述储样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储样仓包括仓本体和延伸部;

21、所述弹性击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刀座和所述仓本体相抵,所述第二卡合部通过设置在所述延伸部上间接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22、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触发件与所述仓本体相抵。

23、可选地,内刀座上设置有裸露于壳体外的上膛操作部;其中,所述内刀座上设置有一个上膛位置,或所述内刀座沿所述穿刺管的轴向分布有至少两个所述上膛位置。

24、可选地,所述储样仓包括舱体和舱盖,所述舱盖暴露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舱盖可开合的设置于所述舱体上,所述舱体用于储存组织样本,所述舱盖用于在合盖状态下密封所述舱体。

25、一种活检系统,包括负压源和活检针,所述活检针为如上所述的活检针,所述负压源与所述活检针的所述储样仓连通。

26、如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壳体上设置的穿刺管穿入皮肤组织,由于内刀管穿设在穿刺管内,且内刀座可带动内刀管沿穿刺管的轴向移动,并通过上膛锁定组件将内刀座锁定在上膛位置,通过击发组件将内刀座从上膛位置释放并向前击发,内刀座带动内刀管沿穿刺管的轴向移动,完成组织样本的切割,通过储样仓上设置的与内刀管连通的内腔,且内腔与负压源连接,由于内腔中具有负压,从而能够将内刀管切割的组织样本抽吸储存在储样仓中,重复内刀座的上膛和击发动作,从而使得活检针可在同一位置进行多次切割取样。本申请可实现多次取样过程中,针不离体、穿刺一次取样多条组织样本,在同一位置多次取样,样本量充足,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同时能够有效减轻患者采样负担,并且有效避免了现有的活检针进行多次取样需要执行多次穿刺,造成针道转移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膛锁定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直接或间接的设置在所述内刀座上,所述第二卡合部直接或间接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刀座上,所述第二卡合部为活动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为活动卡合部,所述活动卡合部包括弹性卡臂和凸设在弹性卡臂上的凸起,所述凸起具有沿所述内刀管的轴向方向分布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提供所述触发部件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的复位弹性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内刀座上设置有裸露于壳体外的上膛操作部;

<p>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样仓包括舱体和舱盖,所述舱盖暴露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舱盖可开合的设置于所述舱体上,所述舱体用于储存组织样本,所述舱盖用于在合盖状态下密封所述舱体。

10.一种活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源和活检针,所述活检针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活检针,所述负压源与所述活检针的所述储样仓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膛锁定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卡合部直接或间接的设置在所述内刀座上,所述第二卡合部直接或间接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内刀座上,所述第二卡合部为活动卡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组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部为活动卡合部,所述活动卡合部包括弹性卡臂和凸设在弹性卡臂上的凸起,所述凸起具有沿所述内刀管的轴向方向分布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刘嘉庆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