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饰舒适性评价,特别是涉及一种服饰压力监测模块、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饰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服饰舒适性成为了消费者选购服饰的重要指标。服饰舒适性对于功能性服饰的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体育赛事中,高科技压力服饰能够改善疲劳恢复,增强肌肉功能,可显著提高运动员的状态。在临床治疗中,合适的压力服饰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术后康复。
2、服饰舒适性是指人体着装的生理舒适性,包括压力舒适性和温度舒适性等,是对人体着装后服饰内部压力、温度、湿度的综合评价。目前服饰压力舒适性通过压力测量装置进行测量评价,湿热舒适性通过仿真模拟及暖体假人方式进行评价。上述方法在舒适性综合性评价中测量误差大和测量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服饰压力监测模块。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种服饰压力监测模块工作方法。
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
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高上述评价装置的评价方法。
5、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服饰压力监测模块,包括柔性双层气囊、气压传感器和气泵,所述柔性双层气囊、气泵和气压传感器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密闭的压力系统;
7、所述气泵输出端的管路上设有电磁阀,该管路的末端连接一三
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包括,所述服饰压力监测模块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步骤1,将至少一个柔性双层气囊均匀分布在人体被测位置上,开启电磁阀,气泵开始充气,直至气压传感器感应到的数值达到指定的初始压力后,关闭电磁阀;
10、步骤2,将服饰穿在人体被测位置上,所述柔性双层气囊位于人体被测位置与服饰之间,由于服饰的压力作用会使柔性双层气囊内部压力发生改变,整个压力系统的内部压力随之发生改变,此时气压传感器监测到的压力即为服饰的相对压力,服饰的真实压力为相对压力减去初始压力。
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包括,一种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包括所述的服饰压力监测模块、控制机箱、传感器模块、数据接收传输单元和上位机,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服饰内的人体的温度、湿度及皮肤汗液信号,所述传感器模块连接数据接收传输单元,所述数据接收传输单元设置在控制机箱内,所述数据接收传输单元连接上位机,用于将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处理接收的信号并进行可视化显示。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多个传感器组,使用时,多个传感器组布设在不同位置,每个传感器组包括通过热压工艺封装在一起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汗液传感器。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接收传输单元包括设置在控制机箱内的气压模块、温度模块、湿度模块、汗液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气压模块、温度模块、湿度模块和汗液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上位机。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湿度模块与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湿度信号,所述温度模块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温度信号,所述汗液模块与汗液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汗液信号,所述气压模块与气压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压力信号。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汗液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一导线连接至公头,在所述控制机箱上设置母头,所述温度模块、湿度模块和汗液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控制机箱上的母头,所述公头插接所述母头。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泵设置在控制机箱内,在所述控制机箱上设置出气口,所述气泵通过管路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控制机箱内安装继电器模块,在控制机箱上安装led灯,所述led灯、气泵均与继电器模块相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连接至数据传输模块。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控制机箱内设置电源模块,所述温度模块、湿度模块、汗液模块、继电器模块、气压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连接至电源模块。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位机内设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完成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传送。
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包括,所述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打开控制单元,进行初始化操作,初始化完成后进行压力、温度、湿度、汗液的数据采集;
22、数据采集时,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传递给温度模块,温度模块接受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给上位机;
23、湿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传递给湿度模块,湿度模块接受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给上位机;
24、汗液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传递给汗液模块,汗液模块接受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给上位机;
25、气压传感器采集压力信号,传递给气压模块,气压模块接受信号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传输给上位机;
26、上位机实时显示压力、温度、湿度、汗液的曲线。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测量结束后,上位机对压力、温度、湿度、汗液数据进行分析,对于人体着装的舒适性进行综合评价。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9、1、本专利技术的压力监测模块设置有柔性双层气囊,由于柔性双层气囊位于人体皮肤和服饰之间,随着外部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能对服饰测量点位的压力变化快速的做出反应,进一步测量服饰外人体的压力。
30、2、本专利技术的传感器模块能够同时采集压力、温度、湿度和汗液信号,能够对服饰的舒适性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31、3、本专利技术的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采用的数据接收传输单元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可有效的降低服饰压力舒适性的测量成本。
32、4、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操作简单,满足数据分析处理需求,基于labview可进行二次开发。
33、5、本专利技术的labview软件包含自适应的压力测量算法,可以精准的测量所在区域的服饰压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服饰压力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双层气囊、气压传感器和气泵,所述柔性双层气囊、气泵和气压传感器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密闭的压力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饰压力监测模块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一种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饰压力监测模块、控制机箱、传感器模块、数据接收传输单元和上位机,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服饰内的人体的温度、湿度及皮肤汗液信号,所述传感器模块连接数据接收传输单元,所述数据接收传输单元设置在控制机箱内,所述数据接收传输单元连接上位机,用于将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处理接收的信号并进行可视化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多个传感器组,使用时,多个传感器组布设在不同位置,每个传感器组包括通过热压工艺封装在一起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汗液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传输单元包括设置在控制机箱内的气压模块、温度模块、湿度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度模块与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湿度信号,所述温度模块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温度信号,所述汗液模块与汗液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汗液信号,所述气压模块与气压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压力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汗液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一导线连接至公头,在所述控制机箱上设置母头,所述温度模块、湿度模块和汗液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控制机箱上的母头,所述公头插接所述母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机箱内安装继电器模块,在控制机箱上安装LED灯,所述LED灯、气泵均与继电器模块相连接,所述继电器模块连接至数据传输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内设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完成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传送。
10.如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饰压力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双层气囊、气压传感器和气泵,所述柔性双层气囊、气泵和气压传感器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密闭的压力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饰压力监测模块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一种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饰压力监测模块、控制机箱、传感器模块、数据接收传输单元和上位机,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采集服饰内的人体的温度、湿度及皮肤汗液信号,所述传感器模块连接数据接收传输单元,所述数据接收传输单元设置在控制机箱内,所述数据接收传输单元连接上位机,用于将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处理接收的信号并进行可视化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多个传感器组,使用时,多个传感器组布设在不同位置,每个传感器组包括通过热压工艺封装在一起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汗液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服饰舒适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传输单元包括设置在控制机箱内的气压模块、温度模块、湿度模块、汗液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气压模块、温度模块、湿度模块和汗液模块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皓,李朋,王探宇,王诰然,郝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