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张紧调节,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
技术介绍
1、绳锯机作为一种特种切割工具,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岩石、陶瓷、砖墙等坚硬材料的切割,且应用较广,实际工作时,为了提升加工效果,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钢丝绳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
2、目前的传统张力装置可能因为无法进行精确的控制调整,不能够对切割设备实现精确的张力控制,这可能导致切割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能够解决张力装置对切割设备实现精确的张力控制,提高切割效率,降低切割产生的质量影响。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反转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盖板中部内侧设置有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内部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底部设置有u形支撑顶盖,所述u形支撑顶盖内侧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轴,所述第二支撑轴中部表面设置有第三卡合环,所述第二支撑轴外部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三限位环,所述第二支撑轴外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三限位块,所述调节环内侧下方设置有活动环槽,所述定位轴外侧下方表面设置有活动卡环,所述调节环上方外侧设置有活动把手,所述调节环外侧顶部设置有限位卡环,所述反转盖板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内侧下方设置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一侧外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转轴中部表面设置有第二卡合环,所述驱动转轴外部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驱动转轴另一侧外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支板内侧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轴,所述第一支
3、根据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所述调节环与反转盖板中部内侧螺纹升降连接,所述定位轴提供活动环槽和活动卡环之间的卡合转动连接与调节环内部定位支撑连接,所述u形支撑顶盖通过定位轴底部的固定接触连接与反转盖板内侧形成升降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把手内侧与调节环上方外侧螺纹调节连接,所述活动把手底部与反转盖板顶部表面卡合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环外侧顶部与限位卡环固定接触连接。
4、根据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所述第二支撑轴通过第三限位块螺纹固定连接与u形支撑顶盖内侧支撑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卡合环与第二支撑轴中部表面卡合支撑连接,所述第三卡合环两侧均通过第三限位环与第二支撑轴中部表面保持定位状态。
5、根据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分别与反转盖板内侧两端固定接触连接。
6、根据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所述驱动转轴一侧外端通过驱动电机与第一支板内侧下方限位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一支板外侧表面固定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卡合环通过第二限位环与驱动转轴中部表面保持定位状态,所述驱动转轴另一侧外端通过第二限位块与第一支板内侧之间卡合支撑连接。
7、根据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所述第一支撑轴通过第一限位块与第二支板内侧下方卡合支撑连接,所述第一卡合环通过第一限位环与第一支撑轴中部表面保持定位状态。
8、根据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所述锯齿绳内侧分别与第一卡合环和第二卡合环内侧支撑活动连接,所述锯齿绳中部内侧与第三卡合环外侧悬空接触连接。
9、根据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所述固定板与工作台顶部一侧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反转盖板通过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活动轴和防脱环与工作台上方转动支撑连接,所述反转盖板与固定板顶部形成支撑接触连接。
10、上述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调节环和活动把手,可对第三卡合环上方悬空的锯齿绳由不断上升的第三卡合环带动锯齿绳向上状态,由此达到锯齿绳的张力收紧状态,处于张力紧绷状态下的锯齿绳,能够更好地抓住物体表面,提供更高的摩擦力,使得锯齿绳便于对物体进行切割作用。
1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反转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盖板(2)中部内侧设置有调节环(21),所述调节环(21)内部设置有定位轴(24),所述定位轴(24)底部设置有U形支撑顶盖(12),所述U形支撑顶盖(12)内侧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轴(18),所述第二支撑轴(18)中部表面设置有第三卡合环(17),所述第二支撑轴(18)外部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三限位环(19),所述第二支撑轴(18)外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三限位块(20),所述调节环(21)内侧下方设置有活动环槽(26),所述定位轴(24)外侧下方表面设置有活动卡环(25),所述调节环(21)上方外侧设置有活动把手(22),所述调节环(21)外侧顶部设置有限位卡环(23),所述反转盖板(2)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所述第一支板(3)内侧下方设置有驱动转轴(16),所述驱动转轴(16)一侧外端设置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转轴(16)中部表面设置有第二卡合环(14),所述驱动转轴(16)外部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二限位环(15),所述驱动转轴(16)另一侧外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3),所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21)与反转盖板(2)中部内侧螺纹升降连接,所述定位轴(24)提供活动环槽(26)和活动卡环(25)之间的卡合转动连接与调节环(21)内部定位支撑连接,所述U形支撑顶盖(12)通过定位轴(24)底部的固定接触连接与反转盖板(2)内侧形成升降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把手(22)内侧与调节环(21)上方外侧螺纹调节连接,所述活动把手(22)底部与反转盖板(2)顶部表面卡合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环(21)外侧顶部与限位卡环(23)固定接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轴(18)通过第三限位块(20)螺纹固定连接与U形支撑顶盖(12)内侧支撑活动连接,所述第三卡合环(17)与第二支撑轴(18)中部表面卡合支撑连接,所述第三卡合环(17)两侧均通过第三限位环(19)与第二支撑轴(18)中部表面保持定位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分别与反转盖板(2)内侧两端固定接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轴(16)一侧外端通过驱动电机(6)与第一支板(3)内侧下方限位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与第一支板(3)外侧表面固定接触连接,所述第二卡合环(14)通过第二限位环(15)与驱动转轴(16)中部表面保持定位状态,所述驱动转轴(16)另一侧外端通过第二限位块(13)与第一支板(3)内侧之间卡合支撑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轴(8)通过第一限位块(10)与第二支板(4)内侧下方卡合支撑连接,所述第一卡合环(9)通过第一限位环(7)与第一支撑轴(8)中部表面保持定位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绳(11)内侧分别与第一卡合环(9)和第二卡合环(14)内侧支撑活动连接,所述锯齿绳(11)中部内侧与第三卡合环(17)外侧悬空接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与工作台(1)顶部一侧固定支撑连接,所述反转盖板(2)通过第一连接块(28)、第二连接块(29)、活动轴(30)和防脱环(27)与工作台(1)上方转动支撑连接,所述反转盖板(2)与固定板(5)顶部形成支撑接触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包括:工作台(1)和反转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转盖板(2)中部内侧设置有调节环(21),所述调节环(21)内部设置有定位轴(24),所述定位轴(24)底部设置有u形支撑顶盖(12),所述u形支撑顶盖(12)内侧下方设置有第二支撑轴(18),所述第二支撑轴(18)中部表面设置有第三卡合环(17),所述第二支撑轴(18)外部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三限位环(19),所述第二支撑轴(18)外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三限位块(20),所述调节环(21)内侧下方设置有活动环槽(26),所述定位轴(24)外侧下方表面设置有活动卡环(25),所述调节环(21)上方外侧设置有活动把手(22),所述调节环(21)外侧顶部设置有限位卡环(23),所述反转盖板(2)内侧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板(3)和第二支板(4),所述第一支板(3)内侧下方设置有驱动转轴(16),所述驱动转轴(16)一侧外端设置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转轴(16)中部表面设置有第二卡合环(14),所述驱动转轴(16)外部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二限位环(15),所述驱动转轴(16)另一侧外端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3),所述第二支板(4)内侧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轴(8),所述第一支撑轴(8)中部表面设置有第一卡合环(9),所述第一支撑轴(8)外部两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一限位环(7),所述第一支撑轴(8)外部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0),所述第一卡合环(9)和第二卡合环(14)内侧均设置有锯齿绳(11),所述工作台(1)顶部一侧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顶部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块(28),所述反转盖板(2)一侧中部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块(29),所述第一连接块(28)和第二连接块(29)内部设置有活动轴(30),所述活动轴(30)外部两侧均设置以后防脱环(2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21)与反转盖板(2)中部内侧螺纹升降连接,所述定位轴(24)提供活动环槽(26)和活动卡环(25)之间的卡合转动连接与调节环(21)内部定位支撑连接,所述u形支撑顶盖(12)通过定位轴(24)底部的固定接触连接与反转盖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德创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