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救援通道,特别是涉及一种上下楼层的救援通道。
技术介绍
1、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往往会遇到平层入户的方案,业主能从一楼乘坐电梯通过增设的连廊直接通往家里客厅,现行电梯验收规范要求,当电梯故障困人时,救援人员能从外部到达每个电梯的厅门口实施救援,如果不设置救援通道,救援人员只能经过业主家到达电梯门口,而假如业主家没人,则会为救援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在电梯连廊设计救援通道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上下楼层的救援通道。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上下楼层的救援通道,包括贯穿上下楼层层板的天窗和安装于天窗一侧的立墙上的爬梯,所述天窗包括嵌设于楼梯层板上的罩框,罩框的下端扣接有下罩盖,罩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盖设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一侧与连接框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板与连接框转动连接的一侧相邻的两侧中间均转动连接有限位锁止件,所述连接框上对应所述限位锁止件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面开设有滑道,所述限位锁止件远离所述上盖板一端卡在所述滑道内滑动;所述滑道包括满足所述上盖板上翻至极限角度过程中所述限位锁止件端头活动的上滑道、满足所述上盖板上翻至极限角度后松开所述上盖板时所述限位锁止件端头自由下落的支撑道、满足盖合所述上盖板时推动所述上盖板上翻角度至极限角度过程中所述限位锁止件端头活动的平滑道和满足所述上盖板上翻至极限角度后松开所述上盖板至盖合状态过程中所述限
4、优选地:所述下罩盖的一端与罩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罩盖的另一端与罩框通过第一三角锁锁紧。
5、优选地:所述上盖板与连接框通过第二三角锁锁紧。
6、优选地:所述下滑道靠近所述上滑道一端设置有用来推动所述限位锁止件的端头便于进入所述上滑道的第一弹片,所述支撑道侧壁上设置有用来推动所述限位锁止件的端头便于进入所述平滑道的第二弹片。
7、优选地: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为一端固定一端活动,所述连接板对应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活动端位置开设活动槽。
8、优选地:所述极限角度为89°。
9、优选地:所述上下楼层层板包括电梯连廊的连廊平台。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电梯人员可以通过爬梯爬到连廊平台下方,然后打开天窗,通过天窗后进入天窗所在的连廊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在电梯连廊上实现上下,然后进入电梯故障时所对应的连廊平台,进行快速的救援工作,高效且实用;
12、2、通过设置连接板上的滑道,使上盖板上推一次呈支撑状态满足使用,在上推一次即可盖合至盖合状态,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13、3、上盖板和下罩盖均采用三角锁形式锁定,防止被误打开,避免安全隐患,设置连接框支撑上盖板,增加上盖板的牢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楼层的救援通道,包括贯穿上下楼层层板的天窗(1)和安装于天窗(1)一侧的立墙上的爬梯(2),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1)包括嵌设于楼梯层板上的罩框,罩框的下端扣接有下罩盖(13),罩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4),所述连接框(14)上盖设有上盖板(12),所述上盖板(12)的一侧与连接框(14)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板(12)与连接框(14)转动连接的一侧相邻的两侧中间均转动连接有限位锁止件(15),所述连接框(14)上对应所述限位锁止件(15)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1),所述连接板(141)侧面开设有滑道,所述限位锁止件(15)远离所述上盖板(12)一端卡在所述滑道内滑动;所述滑道包括满足所述上盖板(12)上翻至极限角度过程中所述限位锁止件(15)端头活动的上滑道(142)、满足所述上盖板(12)上翻至极限角度后松开所述上盖板(12)时所述限位锁止件(15)端头自由下落的支撑道(143)、满足盖合所述上盖板(12)时推动所述上盖板(12)上翻角度至极限角度过程中所述限位锁止件(15)端头活动的平滑道(144)和满足所述上盖板(12)上翻至极限角度后松开所述上盖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楼层的救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罩盖(13)的一端与罩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下罩盖(13)的另一端与罩框通过第一三角锁(131)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楼层的救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2)与连接框(14)通过第二三角锁(121)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楼层的救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道(145)靠近所述上滑道(142)一端设置有用来推动所述限位锁止件(15)的端头便于进入所述上滑道(142)的第一弹片(146),所述支撑道(143)侧壁上设置有用来推动所述限位锁止件(15)的端头便于进入所述平滑道(144)的第二弹片(14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下楼层的救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146)和第二弹片(147)均为一端固定一端活动,所述连接板(141)对应所述第一弹片(146)和第二弹片(147)的活动端位置开设活动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楼层的救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限角度为8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楼层的救援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楼层层板包括电梯连廊(3)的连廊平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楼层的救援通道,包括贯穿上下楼层层板的天窗(1)和安装于天窗(1)一侧的立墙上的爬梯(2),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1)包括嵌设于楼梯层板上的罩框,罩框的下端扣接有下罩盖(13),罩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框(14),所述连接框(14)上盖设有上盖板(12),所述上盖板(12)的一侧与连接框(14)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上盖板(12)与连接框(14)转动连接的一侧相邻的两侧中间均转动连接有限位锁止件(15),所述连接框(14)上对应所述限位锁止件(15)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1),所述连接板(141)侧面开设有滑道,所述限位锁止件(15)远离所述上盖板(12)一端卡在所述滑道内滑动;所述滑道包括满足所述上盖板(12)上翻至极限角度过程中所述限位锁止件(15)端头活动的上滑道(142)、满足所述上盖板(12)上翻至极限角度后松开所述上盖板(12)时所述限位锁止件(15)端头自由下落的支撑道(143)、满足盖合所述上盖板(12)时推动所述上盖板(12)上翻角度至极限角度过程中所述限位锁止件(15)端头活动的平滑道(144)和满足所述上盖板(12)上翻至极限角度后松开所述上盖板(12)至盖合状态过程中所述限位锁止件(15)端头活动的下滑道(145)。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超,朱小彬,杨百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塔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