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4524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属于导热装置技术领域;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热油炉外壳内侧上端的转板一;所述转板一表面固定开设六组连通孔;所述转板一下端对应每个连通孔处固定连接加热油管;每个所述加热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转板二;所述热油炉外壳下端抵接隔热板;所述转板二与热油炉外壳下侧转动连接;所述隔热板下端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隔热板后固定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与转板二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端与转板一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侧套设反射管;所述转板一上侧设置滤板;通过设置转板二和转板一,配合电机和转轴,使得加热油管可以转动以均匀受热,提高对导热油的加热效率和导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导热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


技术介绍

1、导热油炉广泛应用于如石化、纺织、印染、塑料、橡胶、食品加工、木材加工、沥青加热、纸箱生产、蔬菜脱水、烤漆、铸造砂模烘干等。现有的导热油炉的加热腔往往设置有一个,导致在加热时对导热油的加热温度控制不够精准,难以适用生产中的多种需要。

2、如专利申请号cn202122566475.5的一种导热油炉,包括加热器、控制单元,所述加热器包括若干构造相同的加热区,各所述加热区均包括加热腔、加热器,所述加热腔处分别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各所述加热区的加热腔依次串联,所述加热器包括电加热棒,所述加热器通过安装法兰盘与所述加热腔连接;所述加热区的尾端设置有缓冲罐,所述缓冲罐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缓冲罐的入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缓冲罐的出口处设置有增压泵;各所述加热腔及所述缓冲罐处均设置有保温层;各所述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导热油炉具有加热精准、节约能源且能够提升导热油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

3、虽然上述一种导热油炉能够具有加热精准的作用,但是加热效率较低,而且加热导热油不均匀导致导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提高对导热油的加热效率和导热效果。

2、本技术的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包括热油炉外壳;所述热油炉外壳上端卡接上盖;所述上盖上端固定设置进油口;所述热油炉外壳外侧固定设置六组红外线辐射器;所述热油炉外壳下侧固定设置出料口;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热油炉外壳内侧上端的转板一;所述转板一表面固定开设六组连通孔;所述转板一下端对应每个连通孔处固定连接加热油管;每个所述加热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转板二;每个所述加热油管连通转板一和转板二上下两侧;所述热油炉外壳下端抵接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位于转板二下侧;所述隔热板与转板二之间的空间与出料口相连通;所述转板二与热油炉外壳下侧转动连接;所述隔热板下端设置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穿过隔热板后固定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与转板二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端与转板一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外侧套设反射管;所述转板一上侧设置滤板。

3、优选的:所述反射管外圆周喷涂近红外反射用纳米氧化钛涂料。

4、优选的:每个所述加热油管为碳纳米螺旋空心管。

5、优选的:所述转板一上端位于转板一边缘设置密封圈。

6、优选的:所述滤板下端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底座下侧面与转板一上端面转动连接;所述滤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提手。

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8、(1)通过设置滤板和加热油管,在加热导热油之前对其进行过滤,减少导热油堵塞,提高导热稳定性;通过设置转板二和转板一,配合电机和转轴,使得加热油管可以转动以均匀受热,提高对导热油的加热效率和导热效果;

9、(2)通过设置反射管,反射管反射红外线辐射器的红外线能量,二次加热加热油管,使得对加热油管的加热更加均匀,加热油管的外表面均可以均匀受热,提高加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包括热油炉外壳(10);所述热油炉外壳(10)上端卡接上盖(11);所述上盖(11)上端固定设置进油口(12);所述热油炉外壳(10)外侧固定设置六组红外线辐射器(13);所述热油炉外壳(10)下侧固定设置出料口(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热油炉外壳(10)内侧上端的转板一(19);所述转板一(19)表面固定开设六组连通孔(20);所述转板一(19)下端对应每个连通孔(20)处固定连接加热油管(21);每个所述加热油管(21)的下端固定连接转板二(22);每个所述加热油管(21)连通转板一(19)和转板二(22)上下两侧;所述热油炉外壳(10)下端抵接隔热板(24);所述隔热板(24)位于转板二(22)下侧;所述隔热板(24)与转板二(22)之间的空间与出料口(14)相连通;所述转板二(22)与热油炉外壳(10)下侧转动连接;所述隔热板(24)下端设置电机(25);所述电机(25)的输出端穿过隔热板(24)后固定连接转轴(26);所述转轴(26)与转板二(2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6)上端与转板一(19)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6)外侧套设反射管(27);所述转板一(19)上侧设置滤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管(27)外圆周喷涂近红外反射用纳米氧化钛涂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油管(21)为碳纳米螺旋空心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一(19)上端位于转板一(19)边缘设置密封圈(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16)下端固定连接底座(17);所述底座(17)下侧面与转板一(19)上端面转动连接;所述滤板(16)上端面固定连接提手(1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线导热油炉,包括热油炉外壳(10);所述热油炉外壳(10)上端卡接上盖(11);所述上盖(11)上端固定设置进油口(12);所述热油炉外壳(10)外侧固定设置六组红外线辐射器(13);所述热油炉外壳(10)下侧固定设置出料口(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连接在热油炉外壳(10)内侧上端的转板一(19);所述转板一(19)表面固定开设六组连通孔(20);所述转板一(19)下端对应每个连通孔(20)处固定连接加热油管(21);每个所述加热油管(21)的下端固定连接转板二(22);每个所述加热油管(21)连通转板一(19)和转板二(22)上下两侧;所述热油炉外壳(10)下端抵接隔热板(24);所述隔热板(24)位于转板二(22)下侧;所述隔热板(24)与转板二(22)之间的空间与出料口(14)相连通;所述转板二(22)与热油炉外壳(10)下侧转动连接;所述隔热板(24)下端设置电机(2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张文龙刘世恩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市远大太康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