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包,特别涉及一种风冷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设有上述风冷装置的冷板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热安全性成为了电动汽车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在动力电池中,电池包壳体内设有包括多个以一定排布方式布置的电芯,在动力电池工作时,由于各电芯布置在相对较小的壳体内,会积聚热量而导致电池包内的温度超过其正常工作温度,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去,将造成电池性能衰减加快,降低使用寿命甚至导致电池起火,因此对电池包内电芯的散热尤为重要。
2、在电芯向外输出电能时,电芯的发热主要来源于电芯本体和电芯的输出极区域,电芯内的发生的电化学反应会导致电芯本体发热,而输出极包括电芯极柱和连接各极柱的汇流排等结构,由于电芯输出的电流较大,较大的电流经过输出极导致输出极因焦耳热而温度升高。
3、在现有技术中,有相关文献报道了如何对电芯进行冷却的技术方案,例如设置与电芯表面贴合的液冷板,通过电芯与液冷板热传导,使液冷板中的冷却液带走电芯的热量,从而实现对电芯的冷却。但是由于输出极包括极柱、汇流排等结构,且输出极本身带电,使液冷板难以与输出极贴合,因此这种形式的冷却方式仅能够对电芯本体进行冷却,而不能对电芯的输出极进行有效的冷却,导致电池包性能和安全性的下降,而不利于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风冷装置,用于对电芯的输出极进行冷却,提高电池包性能和安全性,从而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品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
3、一种风冷装置,设置在电池包内,以构成所述电池包内电芯输出极的冷却,该风冷装置包括气体输送段,布置在所述电芯输出极所在区域内;所述气体输送段内部中空设置,以形成气流通道;吹气装置,作用在所述气体输送段上,以提高所述气流通道内气流的流速;多个出气口,形成在所述气体输送段上,以将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体引导至所述电芯输出极。
4、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被构造成马蹄状。
5、进一步的,所述吹气装置采用离心风扇。
6、进一步的,各所述出气口内设有连接在所述气体输送段上的引导片,各所述引导片可被操作的翻折,以引导出气口排出气体的出气角度。
7、进一步的,所述引导片所在平面和所述出气口的表面平齐时,所述引导片的边缘和构成所述出气口轮廓的所述气体输送段之间间隙设置。
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9、本技术所述的风冷装置,通过气体输送段和吹气装置的设置,吹气装置将气体输送段内的气体经由出气口引导至电芯输出极处,使气体带走输出极的热量,对电芯输出极进行散热,以提高电池包性能和安全性,进而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品质。
10、出气口被构造为马蹄状,其结构简单,利于实施设计。
11、吹气装置采用离心风扇,能够驱使气体输送段内的气体移动,并且离心风扇体积较小,能够减少其占用电池包内的空间,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
12、通过在各出气口内设有连接在气体输送段上的引导片,并使得各引导片可被操作的翻折,以引导出气口排出气体的出气角度,从而使气流对准电芯输出极,有利于提高对电芯输出极的散热效果。
13、引导片所在平面和所述出气口的表面平齐时,引导片的边缘和构成所述出气口轮廓的气体输送段之间间隙设置,引导片与出气口表面的夹角,决定出气口的开口大小,以便于根据电池包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出气孔的大小进行调整,有利于提升电池包的使用品质。
14、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板结构,包括冷板主体,在所述冷板主体上集成有如上述的风冷装置。
15、进一步的,所述冷板主体上的流道邻近所述气体输送段,以构成所述冷板主体和所述气体输送段之间的热交换。
16、进一步的,所述风冷装置通过导热胶固定粘接在所述冷板主体上。
17、进一步的,所述冷板结构集成在所述电池包的壳体顶盖或壳体底板上。
18、进一步的,在背离所述吹气装置所在侧的所述冷板主体另一侧,设有检修所述吹气装置的检修口,在所述检修口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盖板。
19、本技术所述的冷板结构,通过风冷装置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电芯的冷却效果,从而提高电池包的使用品质。
20、冷板主体上的流道邻近气体输送段,以构成冷板主体和气体输送段之间的热交换,使得流道能够冷却气体输送段内的气体,而提高对电芯输出极的冷却效果。
21、风冷装置通过导热胶固定粘接在冷板主体上,以提升冷板主体与风冷装置之间的导热性能。
22、冷板结构集成在电池包的壳体顶盖或壳体底板上,以减小该冷板结构以及风冷装置占用电池包内的空间,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和电池包的紧凑性。
23、在背离吹气装置所在侧的所述冷板主体另一侧,设有检修吹气装置的检修口,在检修口上可拆卸的安装有盖板,以便于通过该检修口对离心风扇进行维护,同时盖板的设置保证了该检修口的密封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装置,设置在电池包内,以构成所述电池包内电芯输出极的冷却,其特征在于,该风冷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6.一种冷板结构,包括冷板主体,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装置,设置在电池包内,以构成所述电池包内电芯输出极的冷却,其特征在于,该风冷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凡多,修书董,李义德,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