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户外休闲用品,特别涉及一种茶几组件及户外躺床篷。
技术介绍
1、躺床、茶几、帐篷都是常用的户外休闲用品,躺床可用于躺卧休息,茶几可用于放置茶杯等物品,帐篷可用于遮阳挡雨,现有的躺床、茶几和帐篷都是分开的,现有的躺床没有用于放置物品的地方,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需要放置茶杯等物品时,需要另外准备茶几桌子,而茶几的放置的位置离躺床较远,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茶几组件及户外躺床篷,实现躺床、茶几和帐篷的一体化。
2、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茶几组件包括茶几桌板和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用以对茶几桌板升降操作,所述升降底座包括第一左侧支撑杆、第二左侧支撑杆、第一右侧支撑杆、第二右侧支撑杆、第一滑动杆、第二滑动杆、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杆与第二左侧支撑杆相互交叉铰接,所述第一右侧支撑杆与第二右侧支撑杆相互交叉铰接,第一左侧支撑杆的上端与第一右侧支撑杆的上端通过第一滑动杆相连接,第一滑动杆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固定在茶几桌板的底部,第二左侧支撑杆的下端与第二右侧支撑杆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动杆相连接,第二滑动杆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左侧支撑杆的上端和第二右侧支撑杆的上端与茶几桌板的底部相铰接,所述第二滑槽固定安装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杆的下端和第一右侧支撑杆的下端铰接安装在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帐篷架的内部支撑杆上,第二位置为帐篷架。
3、所
4、所述茶几桌板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5、所述躺床中至少一侧设置有茶几组件,所述茶几组件为所述任一茶几组件。
6、所述躺床包括躺床架和躺床垫,所述躺床垫设置在躺床架上,所述躺床架包括靠背架、坐部架、调节架、挡位槽,所述坐部架固定在帐篷架上,所述靠背架与坐部架转动连接,靠背架的后部设置有调节架,调节架与靠背架转动连接,所述挡位槽设置在帐篷架上,挡位槽上设置有多个卡槽,调节架的调节杆卡在卡槽内,调节杆的两端通过连接杆与靠背架相铰接。
7、所述茶几组件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排骨架,所述排骨架上设置有坐垫。
8、所述茶几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躺床。
9、所述帐篷架包括框架和支撑层架,所述支撑层架固定在框架上,所述支撑层架包括外部支撑杆和内部支撑杆,所述外部支撑杆的两端固定在框架的立柱上,所述内部支撑杆的两端固定在外部支撑杆上。所述内部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
10、帐篷架上设有篷布,篷布数量为2组,其中一组篷布可沿帐篷架前部、上部、后部进行拉伸往复活动,另一组篷布可沿帐篷架左侧部、上部、右侧部进行拉伸往复活动。
11、本技术通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现了帐篷、茶几组件、躺床的一体化,在使用躺床时无需另外准备桌子。茶几可升降调节,在使用躺床休息时可以在茶几上摆放物品,茶几在不使用时将茶几收起使用,操作简单方便,提高了躺床的使用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几组件,包括茶几桌板(201)和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用以对茶几桌板(201)升降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座包括第一左侧支撑杆(202)、第二左侧支撑杆(204)、第一右侧支撑杆(203)、第二右侧支撑杆(205)、第一滑动杆(206)、第二滑动杆(207)、第一滑槽(208)和第二滑槽(209),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杆(202)与第二左侧支撑杆(204)相互交叉铰接,所述第一右侧支撑杆(203)与第二右侧支撑杆(205)相互交叉铰接,第一左侧支撑杆(202)的上端与第一右侧支撑杆(203)的上端通过第一滑动杆(206)相连接,第一滑动杆(206)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槽(208)内,所述第一滑槽(208)固定在茶几桌板(201)的底部,第二左侧支撑杆(204)的下端与第二右侧支撑杆(205)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动杆(207)相连接,第二滑动杆(207)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滑槽(209)内,所述第二左侧支撑杆(204)的上端和第二右侧支撑杆(205)的上端与茶几桌板(201)的底部相铰接,所述第二滑槽(209)固定安装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杆(202)的下端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206)上连接有气弹簧(210),所述气弹簧(210)的活塞杆与茶几桌板(201)底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几桌板(201)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4.一种户外躺床篷,包括帐篷架(1)、躺床(3)和茶几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躺床(3)中至少一侧设置有茶几组件(2),所述茶几组件(2)为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茶几组件(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户外躺床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架(1)包括框架(101)和支撑层架,所述支撑层架固定在框架(101)上,所述支撑层架包括外部支撑杆(102)和内部支撑杆(103),所述外部支撑杆(102)的两端固定在框架(101)的立柱上,所述内部支撑杆(103)的两端固定在外部支撑杆(1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户外躺床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撑杆(10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柱(10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户外躺床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几组件(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排骨架(104),所述排骨架(104)上设置有坐垫(10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户外躺床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躺床(3)包括躺床架和躺床垫(307),所述躺床垫(307)设置在躺床架上,所述躺床架包括靠背架(302)、坐部架(301)、调节架(303)、挡位槽(304),所述坐部架(301)固定在帐篷架(1)上,所述靠背架(302)与坐部架(301)转动连接,靠背架(302)的后部设置有调节架(303),调节架(303)与靠背架(302)转动连接,所述挡位槽(304)设置在帐篷架(1)上,挡位槽(304)上设置有多个卡槽,调节架(303)的调节杆(305)卡在卡槽内,调节杆(305)的两端通过连接杆(306)与靠背架(302)相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户外躺床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几组件(2)的两侧均设置有躺床(3)。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户外躺床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架(1)上设置有篷布(4),篷布(4)数量为2组,其中一组篷布(4)可沿帐篷架(1)前部、上部、后部进行拉伸往复活动,另一组篷布(4)可沿帐篷架(1)左侧部、上部、右侧部进行拉伸往复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几组件,包括茶几桌板(201)和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用以对茶几桌板(201)升降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座包括第一左侧支撑杆(202)、第二左侧支撑杆(204)、第一右侧支撑杆(203)、第二右侧支撑杆(205)、第一滑动杆(206)、第二滑动杆(207)、第一滑槽(208)和第二滑槽(209),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杆(202)与第二左侧支撑杆(204)相互交叉铰接,所述第一右侧支撑杆(203)与第二右侧支撑杆(205)相互交叉铰接,第一左侧支撑杆(202)的上端与第一右侧支撑杆(203)的上端通过第一滑动杆(206)相连接,第一滑动杆(206)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滑槽(208)内,所述第一滑槽(208)固定在茶几桌板(201)的底部,第二左侧支撑杆(204)的下端与第二右侧支撑杆(205)的下端通过第二滑动杆(207)相连接,第二滑动杆(207)的两端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滑槽(209)内,所述第二左侧支撑杆(204)的上端和第二右侧支撑杆(205)的上端与茶几桌板(201)的底部相铰接,所述第二滑槽(209)固定安装在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左侧支撑杆(202)的下端和第一右侧支撑杆(203)的下端铰接安装在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为帐篷架(1)的内部支撑杆(103)上,第二位置为帐篷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杆(206)上连接有气弹簧(210),所述气弹簧(210)的活塞杆与茶几桌板(201)底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几桌板(201)的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4.一种户外躺床篷,包括帐篷架(1)、躺床(3)和茶几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躺床(3)中至少一侧设置有茶几组件(2),所述茶几组件(2)为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茶几组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谢建强,孙迎举,吴相涌,邵光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