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充电桩,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和充电桩。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车和充电桩充电模块技术以及充电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车和充电桩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直流充电桩高电压,大电流的输出特点,一旦出现绝缘故障现象,将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甚至威胁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充电桩充电模块的绝缘故障可能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绝缘检测对充电桩的安全充电至关重要。在相关技术中,常规的绝缘监测手段有平衡桥法和双端不平衡桥法,平衡桥法双端接地时,检测误差较大;双端不平衡桥法检测步骤复杂,检测时需要正负母线分别对地投电阻,正负母线对地电压是变化的,每次投入电阻后需要延时等待母线对地电压稳定,检测速度慢,且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和充电桩。
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检测电阻和第二检测电阻以及正极母线开关和负极母线开关,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串接于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之间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检测电阻和所述第二检测电阻串接于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之间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并联;所述第二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二检测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并联,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负极母线;所述正极母线开关设置在正极母线上,所述负极母线开关设置在负极母线上。
3、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
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母线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之间,所述正极母线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正极母线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检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5、所述负极母线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之间,所述负极母线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负极母线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检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负极母线连接的位置至所述负极母线开关的距离,比所述第二检测电阻与所述负极母线连接的位置至所述负极母线开关的距离远。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设置在所述负极母线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流器。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串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检测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检测电阻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第三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之间,所述第三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电阻和所述第二检测电阻之间,所述第四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
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五支路,所述第五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支路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二支路之间,所述第五支路的第二端接地。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均为电子开关。
13、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桩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方式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
14、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和充电桩中,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检测电阻和第二检测电阻以及正极母线开关和负极母线开关,第一电阻和第三电阻串接于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之间形成第一支路,第一检测电阻和第二检测电阻串接于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之间形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第二电阻分别与第二检测电阻和第三电阻并联,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负极母线;正极母线开关设置在正极母线上,负极母线开关设置在负极母线上。如此,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三个电阻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电路工作状态,进而可以推导出第一检测电阻和第二检测电阻的阻值,以实现绝缘检测,结构简单稳定,成本低廉。同时,除了具备输出侧正负极绝缘检测功能外,还具备正极母线开关和负极母线开关故障诊断,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的输出侧短路检测,功能齐全。
15、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检测电阻和第二检测电阻以及正极母线开关和负极母线开关,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串接于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之间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检测电阻和所述第二检测电阻串接于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之间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母线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之间,所述正极母线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正极母线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检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负极母线连接的位置至所述负极母线开关的距离,比所述第二检测电阻与所述负极母线连接的位置至所述负极母线开关的距离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设置在所述负极母线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流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采样电阻和第二采样电阻,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第三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之间,所述第三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路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电阻和所述第二检测电阻之间,所述第四支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五支路,所述第五支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支路且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二支路之间,所述第五支路的第二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均为电子开关。
10.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检测电阻和第二检测电阻以及正极母线开关和负极母线开关,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串接于正极母线和负极母线之间形成第一支路,所述第一检测电阻和所述第二检测电阻串接于所述正极母线和所述负极母线之间形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母线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之间,所述正极母线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正极母线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检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负极母线连接的位置至所述负极母线开关的距离,比所述第二检测电阻与所述负极母线连接的位置至所述负极母线开关的距离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设置在所述负极母线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分流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绝缘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串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检测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