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炸锅,具体涉及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
技术介绍
1、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来烹饪食物的厨房设备,相比传统油炸更健康、清洁、方便且多功能,由于空气炸锅使用的是热风循环技术,不需要或只需要少量的油,因此烹饪出的食物相比传统油炸食品更健康,含有更低的脂肪和热量,并且空气炸锅烹饪过程中不会产生油烟,使厨房保持清洁。
2、但现有的空气炸锅一般都直接将热风排出到外部,未对热气进行处理,导致排出的热风温度较高,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触碰到热风,容易导致对用户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
2、本技术就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包括两个堆叠设置的主体,所述主体内构成有加热腔,所述主体顶部盖设有导风组件,且所述主体侧部设置有进风组件;
4、所述导风组件内形成有供冷风进入并排出的第一出风通道,以及连通加热腔的第一进风通道,所述加热腔连通导风组件构成第二出风通道,且所述第一出风通道与第二出风通道共用一出风口且,且所述进风组件的动作端分别置入在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一进风通道内。
5、优选的,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盖设在加热腔上的第一导风罩,以及盖设在第一导风罩上的第二导风罩,所述第一导风罩与加热腔之间构成第一进风通道,且所述第一导风罩与第二导风罩之间构成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二导风罩上设有用于供冷风进入的进冷风
6、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连接主体的出风座,转设在第一导风罩内的热风风扇,转设在第二导风罩内的冷风风扇,以及驱动热风风扇和冷风风扇的驱动单元,所述出风座内构成部分的第二出风通道,且所述出风座上形成有用于为加热腔进行补风的补风口。通过以上改进,驱动单元驱动热风风扇和冷风风扇进行动作,冷风风扇转动将外部的冷风吸入到第一出风通道内,并且热风风扇可以抽出加热腔内部的热风,实现内部热风循环,并且部分热风会与冷风一同从出风口排出,同时可以通出风座上的补风口对加热腔进行补风,保证加热腔内部的热循环效果。
7、优选的,所述加热腔的腔壁上形成有供热风排出的出风区域,且所述出风区域连通第二出风通道。通过以上改进,加热腔内的热风,可以通过出风区域进入到第二出风通道,再通过第一进风通道重新进入到加热腔内,实现热风的循环。
8、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风罩上形成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罩上形成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上形成有向内延伸的导风边,且所述导风边设置于第一出风口两侧。通过以上改进,热风从第一出风口排出,并且在导风边的导向下从第二出风口排出,冷风从第二出风口进行排出,其中,冷风和热风在导风边内进行第一次混合降温,并且经过第一次降温后的热风,会与直接从第二出风口排出的冷风进行第二次混合降温,从而保证排出的热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9、优选的,所述加热腔顶部设置有加热单元,且所述加热单元固定在第一进风通道的路径上。通过以上改进,从第一进风通道流过来的空气通过加热单元加热变成热风,再对加热腔进行加热,随后热风会通过第二出风通道再次进入到第一进风通道内,从而实现内部的热循环。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风罩上形成有导风斜面所述导风斜面朝向加热腔倾斜。通过以上改进,提升了加热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热循环的效果,从而提升空气炸锅的烹饪效果。
11、优选的,所述热风风扇转动并构成负压区域,以使加热腔内的热风沿第二出风通道向上移动。通过以上改进,提升了热循环效果。
12、优选的,所述主体内插设有炸桶,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位于炸桶上方,所述炸桶侧壁上形成有供热气排出的排气槽,且所述排气槽与出风区域相对设置。通过以上改进,热风从顶部进入到炸桶内,并且热风可以从排气槽排出,并通过出风区域往第二出风通道移动,从而实现热循环。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出风口上罩设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连通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通过以上改进,热风和冷风可以在出风罩内进一步混合,对热风进一步降温。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5、通过在主体上设置导风组件,并且导风组件内设置第一出风通道和第二出风通道,第一出风通道可以将外部冷风抽入并通过出风口排出,第二出风通道可以将加热腔内部分的热风从出风口排出,冷风和热风在出风口混合,从而导致热风的温度降低,避免对用户造成伤害,提升了空气炸锅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包括两个堆叠设置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构成有加热腔(2),所述主体(1)顶部盖设有导风组件(3),且所述主体(1)侧部设置有进风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3)包括盖设在加热腔(2)上的第一导风罩(101),以及盖设在第一导风罩(101)上的第二导风罩(102),所述第一导风罩(101)与加热腔(2)之间构成第一进风通道(7),且所述第一导风罩(101)与第二导风罩(102)之间构成第一出风通道(5),所述第二导风罩(102)上设有用于供冷风进入的进冷风口(3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4)包括连接主体(1)的出风座(201),转设在第一进风通道(7)内的热风风扇(202),转设在第一出风通道(5)内的冷风风扇(203),以及驱动热风风扇(202)和冷风风扇(203)的驱动单元(204),所述出风座(201)内构成部分的第二出风通道(6),且所述出风座(201)上形成有用于为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的腔壁上形成有供热风排出的出风区域(206),且所述出风区域(206)连通第二出风通道(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罩(101)上形成有第一出风口(301),所述第二导风罩(102)上形成有第二出风口(302),所述第二出风口(302)上形成有向内延伸的导风边(303),且所述导风边(303)设置于第一出风口(301)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顶部设置有加热单元(305),且所述加热单元(305)固定在第一进风通道(7)的路径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罩(101)上形成有导风斜面(306),所述导风斜面(306)朝向加热腔(2)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风扇(202)转动并构成负压区域,以使加热腔(2)内的热风沿第二出风通道(6)向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插设有炸桶(401),所述加热腔(2)内设置有加热单元(305),所述加热单元(305)位于炸桶(401)上方,所述炸桶(401)侧壁上形成有供热气排出的排气槽(402),且所述排气槽(402)与出风区域(206)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302)上罩设有出风罩(501),所述出风罩(501)连通第一出风口(301)和第二出风口(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包括两个堆叠设置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内构成有加热腔(2),所述主体(1)顶部盖设有导风组件(3),且所述主体(1)侧部设置有进风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3)包括盖设在加热腔(2)上的第一导风罩(101),以及盖设在第一导风罩(101)上的第二导风罩(102),所述第一导风罩(101)与加热腔(2)之间构成第一进风通道(7),且所述第一导风罩(101)与第二导风罩(102)之间构成第一出风通道(5),所述第二导风罩(102)上设有用于供冷风进入的进冷风口(3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4)包括连接主体(1)的出风座(201),转设在第一进风通道(7)内的热风风扇(202),转设在第一出风通道(5)内的冷风风扇(203),以及驱动热风风扇(202)和冷风风扇(203)的驱动单元(204),所述出风座(201)内构成部分的第二出风通道(6),且所述出风座(201)上形成有用于为加热腔(2)进行补风的补风口(2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的腔壁上形成有供热风排出的出风区域(206),且所述出风区域(206)连通第二出风通道(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锅式空气炸锅的风道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一洲,胡杰,周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曼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