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和接触器。
技术介绍
1、接触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器件,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控制电路场景中。相关技术中,负载的供电端子一般与接触器中线圈单元的主触头连接,当接触器的主触头吸合后,负载接入电路中并导通。
2、一般的,接触器的控制电路也在接触器的主触头上取电,例如,控制电路的供电端与主触头的进线端连接以取电。当主触头吸合的瞬间,通常会产生高压,即产生浪涌现象,并且会持续1~2ms。瞬时产生的高压会对控制电路中下游的线圈控制系统产生强烈的冲击,导致线圈控制系统损坏,或者使得线圈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和接触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瞬时高压对下游的线圈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产生损害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接触器的控制电路,所述接触器包括第一线圈单元,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上电或者下电,从而控制所述接触器的吸合或释放;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取电电路、第一保护电路、第一控制单元、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线圈驱动电路;
3、所述第一取电电路的输入端,用于和所述接触器的主触头连接,所述第一取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经过所述第一保护电路与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的第一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的第二供电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供电输入端连接;
4、所述第一取电电路,用于从所述接触器的主触头取电后给所述第一线圈单元和第一供电电源供电;所述第一保护电路,
5、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供电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用于对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线圈驱动电路供电;
6、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第一线圈驱动电路;
7、所述第一线圈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的第二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生成对应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上电或者下电。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保护电路;
9、所述第二保护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的第二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的第二供电端还通过所述第二保护电路与所述第一供电电源的供电输入端连接;
10、所述第二保护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第二供电端输出的瞬时高压进行抑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至少一个电容以及至少一个电阻;
12、所述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阻串联,组成电压吸收电路;
13、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取电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电压吸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15、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6、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
18、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线圈单元的第二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9、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与所述第三电容并联,且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与所述第四电容并联,且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电电路包括逆变电路和至少一个emc保护电路;
21、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取电电路的输入端,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取电电路的输出端;所述至少一个emc保护电路设置在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端或者输出端上;
22、所述逆变电路,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所述至少一个emc保护电路,用于对所述输入的交流电进行电磁兼容性处理。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取电电路包括第一emc保护电路和第二emc保护电路;
24、所述第一emc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为所述第一取电电路的输入端,并与所述接触器的主触头连接,所述第一emc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emc保护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emc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取电电路的输出端。
2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电压采样电路;
26、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采样端与所述第一取电电路连接,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
27、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取电电路母线上输入的电压值,并将采集的电压值输入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至少两个电阻;
29、所述至少两个电阻串联,组成串联分压电路;
30、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逆变电路输入端的第一母线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逆变电路输入端的第二母线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短接;并且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串联分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串联分压电路的第二端接地;所述串联分压电路中一电阻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
3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接触器,该接触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控制电路。
32、通过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用于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其包括第一取电电路、第一保护电路、第一控制单元、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线圈驱动电路;第一取电电路的输入端,用于和接触器的主触头连接,第一线圈单元的第二供电端与第一供电电源的供电输入端连接;第一取电电路,用于从接触器的主触头取电后给第一线圈单元和第一供电电源供电;其中,第一取电电路的输出端,用于经过第一保护电路与第一线圈单元的第一供电端连接;第一保护电路,用于对第一取电电路上产生的瞬时高压进行抑制,使得第一取电电路输出至下游的第一供电电源、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线圈驱动电路,避免其受到高电压冲击而损坏,保障了下游的第一供电电源、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线圈驱动电路的工作寿命。
33、上述第二方面以及上述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设计中所提供的,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施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接触器的控制电路,所述接触器包括第一线圈单元,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上电或者下电,从而控制所述接触器的吸合或释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取电电路、第一保护电路、第一控制单元、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线圈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护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至少一个电容以及至少一个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稳压二极管和第二稳压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电电路包括逆变电路和至少一个EMC保护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电电路包括第一EMC保护电路和第二EMC保护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采样电路包括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至少两个电阻;
10.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接触器的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接触器的控制电路,所述接触器包括第一线圈单元,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线圈单元上电或者下电,从而控制所述接触器的吸合或释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取电电路、第一保护电路、第一控制单元、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线圈驱动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保护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至少一个电容以及至少一个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