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化用品,尤其涉及一种低水活度的无防腐洗护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包括洗发水、沐浴露在内的传统液态洗护产品中存在某些化学成分,尤其是防腐剂,可能会刺激皮肤,导致过敏反应,进而影响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此外,液态洗护产品的生产和包装过程通常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对环境造成了负担。尤其是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如何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成为洗护产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2、因此,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发一种特定工艺方法以用于制备不含防腐剂的固态洗护颗粒产品成为了市场需求的重要方向。固态洗护颗粒不仅能够减少化学成分的使用,避免过敏和刺激问题,还能通过精简配方和便捷的包装形式,降低生产和运输中的水资源消耗,并且这种颗粒状的洗护产品,在使用时只需加水即可溶解,减少了传统液态洗护产品对水资源的依赖,且更容易进行精确的剂量控制,避免浪费。同时,颗粒的独特形态也有助于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减少对防腐剂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低水活度的无防腐洗护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水活度的无防腐洗护颗粒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分别取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表面活性剂22-61份、填充剂10-15份、抗结块剂1-5
5、s2、称取增稠剂,并将增稠剂与水混合制成增稠剂水溶液;
6、s3、将步骤s1所述粉末加入造粒机中,再将步骤s2所述增稠剂水溶液喷洒到造粒机中,控制造粒机中空气温度为80-90℃,制造出颗粒,即得到所述洗护颗粒;
7、所述增稠剂水溶液中增稠剂的质量浓度为0.3-0.7%。
8、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特定工艺方法对选用的组分进行固态洗护颗粒的制备,通过将增稠剂水溶液喷洒至混合组分粉末表面形成固态颗粒,能有效提高组分间的粘合性和均匀性,并能在颗粒表面形成薄膜,在一定程度上包裹住颗粒,以防止水分过快渗透的同时减少水分的扩散,从而有效降低洗护颗粒的水活度。
9、并且经试验探究发现,所述制备工艺中增稠剂水溶液的浓度以及造粒时的空气温度对于最终洗护颗粒的成型以及水活度具有重要影响。当增稠剂水溶液浓度太低,将导致组分间结合力较弱,导致造粒过程中的颗粒比较松散,从而出现颗粒不均匀或松散易碎的情况,而增稠剂水溶液浓度过高时,水溶液的黏度较大,将导致颗粒的流动性降低,影响颗粒的均匀性和分散性;当造粒时空气温度太低,将导致颗粒难以完全干燥,从而硬度较差,易吸湿,且水活度较高,当温度过高时,将导致颗粒表面硬化,而内部含水过多,从而影响颗粒的均匀性和成型性,此外高温还可能影响增稠剂的性能,导致增稠剂的降解或性能改变,从而影响颗粒的结构和稳定性。
10、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特定工艺方法进行洗护颗粒的制备,通过优选的增稠剂浓度和造粒温度共同作用,以有效避免颗粒的崩解或不成型,并确保颗粒的大小均匀性,同时显著降低颗粒的水活度,从而保证无防腐剂颗粒的质量和稳定性。
11、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增稠剂水溶液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2-0.4):1。
12、优选地,所述增稠剂水溶液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3:1。
13、在洗护颗粒的制备过程中,增稠剂水溶液与粉末的质量配比同样是控制颗粒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因素,当两者采用上述最佳质量配比进行颗粒制备时,能确保组分间形成理想的颗粒结构以及颗粒度分布均匀,并有效提高颗粒的机械强度,减少颗粒在存储或运输过程中易破损、碎裂的风险,此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颗粒的溶解性和使用时的水合作用,从而保证用户良好的感官体验。
14、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采用鼓风机控制造粒机中空气温度,所述鼓风机的速率控制为15-50hz;和/或,所述造粒机的出风温度控制在50℃以下,湿度控制在20-40%。
15、经试验探究发现,造粒时鼓风机的吹风速率以及湿度控制对于颗粒的形态、结构和产品稳定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若所述参数条件超出上述优选范围,将影响颗粒的均匀性和完整性,造成颗粒相互粘结或形成过小颗粒团块等情况,尤其当湿度过低时,将导致颗粒容易碎裂或无法形成预期的颗粒形状,而湿度过高可能导致颗粒易结块,从而影响颗粒的形态和流动性。因此,在制备所述洗护颗粒时,精确控制各因素参数范围才能有效保证颗粒的质量、稳定性和最终使用效果。
16、更优选地,控制造粒机中空气温度为85℃;所述造粒机的出风温度控制在30℃,湿度控制在30%。
17、优选地,所述增稠剂水溶液中增稠剂的质量浓度为0.5%。
18、优选地,制造出颗粒后,再筛选10-100目颗粒,即得到所述洗护颗粒。
19、优选地,所述无防腐洗护颗粒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表面活性剂45份、填充剂12份、抗结块剂3份、保湿剂15份、ph调节剂0.5份和芳香剂1份。
20、经试验探究发现,在相同制备工艺条件下,所述各组分采用上述最佳用量配比进行洗护颗粒的制备时,各组分间相互配合,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洗护颗粒的水活度以及提升颗粒的使用性能,无需添加防腐剂即可有效保证颗粒的长期稳定性。
21、优选地,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和壳聚糖,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1):(0.1-0.5):(0.1-0.3)。
22、优选地,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5:0.3:0.2。
23、在进行洗护颗粒的制备时,专利技术人对于增稠剂的选择也进行了探究,经试验发现,当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和壳聚糖在上述优选范围内复配作为增稠剂进行洗护颗粒的制备时,三者间相互作用,能有效避免洗护颗粒由于单一增稠剂导致的溶解速度过慢或不均匀的问题,并通过调节粘度从而更好的改善颗粒的结构和性能,以显著提升颗粒的稳定性,此外,壳聚糖的抗菌性质能够与另外两种增稠剂的性质互补,从而帮助洗护颗粒在无防腐剂情况下增加一定的抗菌保护,进一步加强颗粒的长期稳定性。
24、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钠和椰油酰羟乙磺酸酯钠;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钠和椰油酰羟乙磺酸酯钠的质量比为(5-20):(5-15):(10-20):(2-6)。
25、优选地,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钠和椰油酰羟乙磺酸酯钠的质量比为15:10:15:5。
26、本专利技术选用上述四种表面活性剂在特定用量配比范围内进行复配,组分间相互补充,使得洗护颗粒既能高效清洁头发和头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水活度的无防腐洗护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增稠剂水溶液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2-0.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水溶液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鼓风机控制造粒机中空气温度,所述鼓风机的速率控制为15-50Hz;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水溶液中增稠剂的质量浓度为0.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防腐洗护颗粒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表面活性剂45份、填充剂12份、抗结块剂3份、保湿剂15份、pH调节剂0.5份和芳香剂1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和壳聚糖,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黄原胶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1-1):(0.1-0.5):(0.1-0.3)。
8.如权利要求
9.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钠和椰油酰羟乙磺酸酯钠;所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月桂醇硫酸钠和椰油酰羟乙磺酸酯钠的质量比为(5-20):(5-15):(10-20):(2-6)。
10.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包括改性玉米淀粉、微晶纤维素和聚乙烯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抗结块剂包括硬脂酸镁或二氧化硅;和/或,所述保湿剂包括透明质酸钠、海藻糖和山梨糖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pH调节剂包括柠檬酸;和/或,所述芳香剂包括香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水活度的无防腐洗护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增稠剂水溶液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2-0.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水溶液与粉末的质量比为0.3: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鼓风机控制造粒机中空气温度,所述鼓风机的速率控制为15-50hz;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水溶液中增稠剂的质量浓度为0.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防腐洗护颗粒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表面活性剂45份、填充剂12份、抗结块剂3份、保湿剂15份、ph调节剂0.5份和芳香剂1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博氏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