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84234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包括菌种发酵罐、胆汁供应罐、补料罐和发酵罐;所述菌种发酵罐、胆汁供应罐、补料罐的输出端分别与发酵罐连接,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和弹性的仿生内胆,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呈纺锤状的仿生内胆,且罐体与仿生内胆之间为密封腔,且密封腔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罐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仿生内胆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菌种发酵罐、胆汁供应罐、补料罐实现对发酵罐进行连续供料,模拟了牛体内部牛黄成型机理,实现了精准控制各个原料的配置,促进了牛黄体外培育的效率和质量。其次,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仿生内胆模拟了牛体内胆囊,通过控制密封腔的真空度实现对仿生内胆的规律性收缩控制,最大程度模拟了自然牛黄的生成环境,有利于生成与自然牛黄功效相当的体外培育牛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体外牛黄生产的,具体涉及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牛黄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天然牛黄在牛胆中形成概率极低,导致高品质天然牛黄极度的缺乏,难以满足临床的需求。1972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了三种天然牛黄的替代品,分别为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其中培植牛黄等效于天然牛黄,但需要手术植入黄床、饲养大量的牛来培植牛黄,操作复杂、成本费用高且产量极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相比功效差异巨大,在实际应用上非常受限;体外培育牛黄相当于天然牛黄90%的功效,应用范围广,市场接受度高,且适合工业化生产。

2、现有的体外培育牛黄生产工艺是以牛胆汁为原料,经过细菌发酵后,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胆红素、胆酸等物质,根据天然牛黄形成机制,运用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等技术手段,在模拟胆囊内进行培育,通过工业化设备生产而成。牛黄是牛胆囊在病变条件下的产物,其的产生势必伴随着牛体温、ph、溶氧、激素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胆囊包裹在牛体内,所处的环境随着牛的生理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要使体外培育牛黄在各成分上与天然牛黄更为相近,就要在发酵条件和成分上尽可能的模拟天然牛胆囊内的微反应及微变化。

3、然而,工业化发酵常用发酵罐为不锈钢发酵罐,其与牛体本身微环境截然不同。现有工业化设备发酵过程均持续单一、控制变量及环节相对较少,不能贴切的模拟牛胆囊内的微环境,无法更好地形成与天然牛黄功效相当的高质量牛黄。例如,中国专利cn117582456a公开的一种培育罐及培育系统,该培育罐包括罐体、罐盖以及膜滤搅拌机构。罐体包括腔体以及绕装于腔体外部的膜滤储水仓和循环水仓;罐盖连接于腔体的开口端;膜滤搅拌机构设于腔体内,包括刮板搅拌器和膜滤夹层,膜滤夹层绕装在刮板搅拌器与膜滤储水仓之间。中国专利cn118477340 a公开的一种生物酶制备牛胆结石的结晶成型装置和方法,包括结晶罐体,结晶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结晶罐体的内侧顶部安装有带动搅拌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结晶罐体内安装有收集附着在其内壁的牛黄溶液的回收组件,搅拌组件的底部安装有改变冲洗结晶罐体内壁位置的调向组件;所述回收组件包括底部开口的隔热桶,隔热桶的顶部为弧面,隔热桶的两侧均通过横块与结晶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隔热桶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弧形板,多个弧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顶部开口的冷凝水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包括菌种发酵罐、胆汁供应罐、补料罐和发酵罐;所述菌种发酵罐、胆汁供应罐、补料罐的输出端分别与发酵罐连接,所述发酵罐包括罐体和弹性的仿生内胆,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呈纺锤状的仿生内胆,且罐体与仿生内胆之间为密封腔,且密封腔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罐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仿生内胆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4、所述菌种发酵罐用于发酵并存储菌种种子液,并输出至发酵罐内部的仿生内胆;所述胆汁供应罐用于存储胆汁并输出至发酵罐内部的仿生内胆;所述补料罐用于存储补料液体并输出至发酵罐内部的仿生内胆。

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与仿生内胆之间的密封腔设置有温度控制机构、溶氧调控机构和ph控制机构,所述仿生内胆的内部分别与溶氧调控机构和ph控制机构连接。

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仿生内胆的内部对应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有过滤层;所述仿生内胆的内部设置有褶皱,且作为发酵空间。

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还包括菌种适应罐、菌种繁殖罐、牛黄形成罐和牛黄收集罐,所述菌种适应罐、菌种繁殖罐、发酵罐、牛黄形成罐和牛黄收集罐从前至后依次连接;所述菌种适应罐分别与菌种发酵罐、胆汁供应罐连接。

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菌种适应罐的控制参数为:ph为6-9、温度为30-40℃、溶氧为10-30%、转速为60-180rpm;

9、所述菌种繁殖罐的控制参数为:ph为6-8、温度为30-40℃、溶氧为20-45%、转速为100-600rpm;

10、所述发酵罐的控制参数为:ph为6.2-7.8、温度为35-55℃、溶氧为10-20%、振荡频率为2-20hz以及仿生内胆与发酵罐的罐体之间的压力差为50-100kpa;

11、所述牛黄形成罐的控制参数为:ph为10-12、温度为100-140℃、溶氧为15-20%、转速为300-900rpm;

12、所述牛黄收集罐的控制参数为:ph为6-9、温度为25-40℃、溶氧为20-30%、转速为1-60rpm。

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补料罐中存储有20wt%-40wt%胆红素、1wt%-10wt%胆酸、100wt%-400wt%饱和氢氧化钙、0.1wt%-3wt%硫酸锌、0.1wt%-3wt%硫酸镁、0.1wt%-8wt%去氧胆酸和0.1wt%-5wt%焦亚硫酸钠。

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菌种发酵罐、菌种适应罐、菌种繁殖罐、牛黄形成罐和牛黄收集罐分别包括罐体、搅拌机构、温度控制机构、溶氧调控机构和ph控制机构;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和温度控制机构,且罐体的内部分别与溶氧调控机构和ph控制机构连接。

1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胆汁供应罐和补料罐分别包括罐体、搅拌机构、温度控制机构、过滤机构和ph检测机构,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温度控制机构和ph检测机构,且罐体的输出端设置有过滤机构。

1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的仿生内胆依次经历菌种适应期、菌种繁殖期、发酵期、牛黄形成期和牛黄收集期;且菌种适应期、菌种繁殖期、发酵期、牛黄形成期和牛黄收集期的时间比例为0.1-2:10-14:0.5-2:1-3:3-5。

1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在菌种适应期,调节仿生内胆内部的ph为6-9、温度为30-40℃、溶氧为10-30%、振荡频率为1-6hz以及仿生内胆与发酵罐的罐体之间的压力差为50-80kpa;

18、在菌种繁殖期,调节仿生内胆内部的ph为6-8、温度为30-40℃、溶氧为20-45%、振荡频率为1-10hz以及仿生内胆与发酵罐的罐体之间的压力差为40-90kpa;

19、在发酵期,调节仿生内胆内部的ph为6.2-7.8、温度为35-55℃、溶氧为10-20%、振荡频率为2-20hz以及仿生内胆与发酵罐的罐体之间的压力差为50-100kpa;

20、在牛黄形成期,调节仿生内胆内部的ph为10-12、温度为100-140℃、溶氧为15-20%、振荡频率为5-15hz以及仿生内胆与发酵罐的罐体之间的压力差为20-50kpa;

21、在牛黄收集期,调节仿生内胆内部的ph为6-9、温度为25-40℃、溶氧为2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种发酵罐(1)、胆汁供应罐(2)、补料罐(3)和发酵罐(6);所述菌种发酵罐(1)、胆汁供应罐、补料罐(3)的输出端分别与发酵罐(6)连接,所述发酵罐(6)包括罐体和弹性的仿生内胆(9),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呈纺锤状的仿生内胆(9),且罐体与仿生内胆(9)之间为密封腔,且密封腔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罐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仿生内胆(9)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与仿生内胆(9)之间的密封腔设置有温度控制机构、溶氧调控机构和pH控制机构,所述仿生内胆(9)的内部分别与溶氧调控机构和pH控制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内胆(9)的内部对应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有过滤层;所述仿生内胆(9)的内部设置有褶皱,且作为发酵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菌种适应罐(4)、菌种繁殖罐(5)、牛黄形成罐(7)和牛黄收集罐(8),所述菌种适应罐(4)、菌种繁殖罐(5)、发酵罐(6)、牛黄形成罐(7)和牛黄收集罐(8)从前至后依次连接;所述菌种适应罐(4)分别与菌种发酵罐(1)、胆汁供应罐(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适应罐(4)的控制参数为:pH为6-9、温度为30-40℃、溶氧为10-30%、转速为60-180RP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料罐(3)中存储有20wt%-40wt%胆红素、1wt%-10wt%胆酸、100wt%-400wt%饱和氢氧化钙、0.1wt%-3wt%硫酸锌、0.1wt%-3wt%硫酸镁、0.1wt%-8wt%去氧胆酸和0.1wt%-5wt%焦亚硫酸钠。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发酵罐(1)、菌种适应罐(4)、菌种繁殖罐(5)、牛黄形成罐(7)和牛黄收集罐(8)分别包括罐体、搅拌机构、温度控制机构、溶氧调控机构和pH控制机构;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和温度控制机构,且罐体的内部分别与溶氧调控机构和pH控制机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胆汁供应罐(2)和补料罐(3)分别包括罐体、搅拌机构、温度控制机构、过滤机构和pH检测机构,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温度控制机构和pH检测机构,且罐体的输出端设置有过滤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罐(6)的仿生内胆(9)依次经历菌种适应期、菌种繁殖期、发酵期、牛黄形成期和牛黄收集期;且菌种适应期、菌种繁殖期、发酵期、牛黄形成期和牛黄收集期的时间比例为0.1-2:10-14:0.5-2:1-3:3-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菌种适应期,调节仿生内胆(9)内部的pH为6-9、温度为30-40℃、溶氧为10-30%、振荡频率为1-6HZ以及仿生内胆(9)与发酵罐(6)的罐体之间的压力差为50-80KP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种发酵罐(1)、胆汁供应罐(2)、补料罐(3)和发酵罐(6);所述菌种发酵罐(1)、胆汁供应罐、补料罐(3)的输出端分别与发酵罐(6)连接,所述发酵罐(6)包括罐体和弹性的仿生内胆(9),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呈纺锤状的仿生内胆(9),且罐体与仿生内胆(9)之间为密封腔,且密封腔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罐体的上、下两侧分别对应仿生内胆(9)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与仿生内胆(9)之间的密封腔设置有温度控制机构、溶氧调控机构和ph控制机构,所述仿生内胆(9)的内部分别与溶氧调控机构和ph控制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内胆(9)的内部对应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设置有过滤层;所述仿生内胆(9)的内部设置有褶皱,且作为发酵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菌种适应罐(4)、菌种繁殖罐(5)、牛黄形成罐(7)和牛黄收集罐(8),所述菌种适应罐(4)、菌种繁殖罐(5)、发酵罐(6)、牛黄形成罐(7)和牛黄收集罐(8)从前至后依次连接;所述菌种适应罐(4)分别与菌种发酵罐(1)、胆汁供应罐(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适应罐(4)的控制参数为:ph为6-9、温度为30-40℃、溶氧为10-30%、转速为60-180rp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颜吉刘英奉天一王伟李俊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微流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