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应用技术_技高网

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484146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应用,属于催化剂及其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在保护气氛下,对具有正十二面体的框架结构的ZIF‑8进行热解处理,得到碳化后的氮碳基底,其中,氮碳基底具有正十二面体的框架结构;将锡基前驱体与氮碳基底混合、加热,得到锡插入的氮碳基底;将锡插入的氮碳基底进行煅烧,得到Sn‑N‑C复合固体;将Sn‑N‑C复合固体与铁基前驱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数量和密度,并且利用了锡盐优异的石墨插层能力,提高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及其制备,尤其涉及一种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种新型的能量转换装置,并且对环境较为友好。然而传统的燃料电池多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尤其作为阴极氧还原催化剂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具有成本高、资源不足等缺点,阻碍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大规模运用。

2、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催化活性。但是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非贵金属位点溶出会造成单原子活性中心载量大幅降低,使得非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稳定性差、催化效率低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应用。

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保护气氛下,对具有正十二面体的框架结构的zif-8进行热解处理,得到碳化后的氮碳基底,其中,氮碳基底具有正十二面体的框架结构;将锡基前驱体与氮碳基底混合、加热,得到锡插入的氮碳基底;将锡插入的氮碳基底进行煅烧,得到sn-n-c复合固体;将sn-n-c复合固体与铁基前驱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sn-n-c复合固体与铁基前驱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包括:sn-n-c复合固体与铁基前驱体于700~800℃、惰性气体条件下进行化学气相沉积2~4h,得到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前体;对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前体进行酸洗、干燥处理,得到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锡基前驱体与氮碳基底混合、加热包括:将锡基前驱体与氮碳基底在室温下研磨,研磨时间为10~20min,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从室温升温至300~400℃,在300~400℃保持1~3h,升温速率为(4~6)℃/min。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锡基前驱体和氮碳基底的摩尔比为1:(1~7.5),锡盐前驱体包括四氯化锡、四氯化锡水合物、氯化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将锡插入的氮碳基底进行煅烧,得到sn-n-c复合固体包括:在保护气氛下,将锡插入的氮碳基底以(4~6)℃/min的升温速率从(300~400)℃升温至750℃,并在750℃下煅烧1.5~2.5h后,以(4~6)℃/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0℃,在900℃下继续煅烧0.5~1.5h,得到sn-n-c复合固体。

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铁基前驱体包括氯化亚铁、氯化亚铁水合物、氯化铁中的至少一种;sn-n-c复合固体和铁基前驱体的摩尔比为(1~1.5):1。

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酸洗的ph为0.5~1.5,干燥的温度为60℃。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zif-8是通过以下过程制备得到的:将硝酸锌或其水合物、二甲基咪唑分别分散于甲醇溶液中混合,得到混合液;对混合液依次进行离心、干燥,得到zif-8;硝酸锌或其水合物、二甲基咪唑的质量比为(2~4):(5.5~7.5)。

10、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如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包括:氮碳基底,具有正十二面体的框架结构;以及活性中心,包括负载于氮碳基底内部的fe-sn双金属单原子位点;其中,铁和锡之间配位成键,铁在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中的质量分数为1~2%。

11、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如上述的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
中的应用。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使用锡基前驱体与氮碳基底进行混合加热,借助锡基前驱体的石墨插层能力,使得锡插入到碳氮基底的内部,经过煅烧使得锡与氮之间形成sn-n4活性位点,并固定到碳氮基底的内部。通过铁基前驱体与sn-n-c复合固体的气相沉积,使得铁将部分的sn-n4中的锡置换出来,形成负载于氮碳基底内部的fe-sn双金属单原子位点,使得活性位点密度较高、稳定性较强的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

13、锡基前驱体的优异的石墨插层能力,使得锡基前驱体均匀地分布于氮碳基底的石墨层间,与氮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活性位点,增加了氮碳基底用于氧还原反应的催化位置的数量,从而提高活性位点密度,提高了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通过锡基前驱体的介入,改性了石墨层间距,使得石墨层间距增大,在后续进行化学气相沉积时,有利于铁进入到氮碳基底的内部,置换出锡,有助于提高酸性氧还原活性。锡基前驱体的石墨插层能力使得氮碳基底中的碳的石墨程度变高,使得缺陷碳减少,提高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稳定性。在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时,由于铁和锡被固定在氮碳基底的内部,减少铁和锡活性位点的溶出,提高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

14、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环境友好,适宜于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将Sn-N-C复合固体与铁基前驱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将锡基前驱体与所述氮碳基底混合、加热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锡基前驱体和所述氮碳基底的摩尔比为1:(1~7.5),所述锡盐前驱体包括四氯化锡、四氯化锡水合物、氯化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锡插入的氮碳基底进行煅烧,得到Sn-N-C复合固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铁基前驱体包括氯化亚铁、氯化亚铁水合物、氯化铁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ZIF-8是通过以下过程制备得到的: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包括: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将sn-n-c复合固体与铁基前驱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得到fe-sn-n-c阴极氧还原催化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将锡基前驱体与所述氮碳基底混合、加热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锡基前驱体和所述氮碳基底的摩尔比为1:(1~7.5),所述锡盐前驱体包括四氯化锡、四氯化锡水合物、氯化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君杰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