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杆,具体涉及一种螺杆传动结构。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螺杆传动结构通过梯形螺纹或圆弧形螺纹实现推力传递,但是现有螺杆传动结构中实现推力传递的螺纹结构是通过面接触,为保证传动精度因此对面接触位置的加工要求和难度较高,对于小型、微型螺杆传动结构更是。
2、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一种螺杆传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杆传动结构,能够解决加工要求和加工难度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螺杆传动结构,包括螺杆和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杆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在所述外螺纹配合旋入所述内螺纹时,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之间呈线接触。
3、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的纵截面轮廓呈弧形结构或梯形结构,所述外螺纹的纵截面轮廓呈弧形结构或梯形结构,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在配合接触时,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之间形成有在螺杆或螺母的轴向上间隔分布的两条接触线,接触线呈螺旋线结构,两条接触线分别位于外螺纹或内螺纹迎向螺杆或螺母相对的两端的两侧。
4、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的纵截面轮廓为弧形结构,所述外螺纹的纵截面轮廓也为弧形结构,并且外螺纹纵截面轮廓的弧度大于内螺纹纵截面轮廓的弧度。
5、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的纵截面轮廓为梯形结构,所述外螺纹的纵截面轮廓为弧形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的纵截面轮廓为弧形
7、进一步的,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配合接触时,所述外螺纹的牙顶和所述内螺纹的牙底之间间隔有间隙。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螺杆传动结构,在外螺纹配合旋入内螺纹时,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呈线接触,由于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仅需通过线接触实现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面接触的方式,加工要求和加工难度更低,适合应用于小型或微型机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杆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和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杆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在所述外螺纹配合旋入所述内螺纹时,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之间呈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的纵截面轮廓呈弧形结构或梯形结构,所述外螺纹的纵截面轮廓呈弧形结构或梯形结构,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在配合接触时,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之间形成有在螺杆或螺母的轴向上间隔分布的两条接触线,接触线呈螺旋线结构,两条接触线分别位于外螺纹或内螺纹迎向螺杆或螺母相对的两端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的纵截面轮廓为弧形结构,所述外螺纹的纵截面轮廓也为弧形结构,并且外螺纹纵截面轮廓的弧度大于内螺纹纵截面轮廓的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的纵截面轮廓为梯形结构,所述外螺纹的纵截面轮廓为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的纵截面轮廓为弧形结构,所述外螺纹的纵截面轮廓为梯形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配合接触时,所述外螺纹的牙顶和所述内螺纹的牙底之间间隔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杆和套设于所述螺杆上的螺母,所述螺杆的外周壁上凸设有外螺纹,所述螺母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在所述外螺纹配合旋入所述内螺纹时,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之间呈线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的纵截面轮廓呈弧形结构或梯形结构,所述外螺纹的纵截面轮廓呈弧形结构或梯形结构,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在配合接触时,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之间形成有在螺杆或螺母的轴向上间隔分布的两条接触线,接触线呈螺旋线结构,两条接触线分别位于外螺纹或内螺纹迎向螺杆或螺母相对的两端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朝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陀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