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8382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37
本技术涉及汽车螺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螺栓,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上方与螺母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底部与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方块的内壁与横杆的外壁一侧间隙配合,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竖杆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顶部内壁与杆体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通过螺帽、螺杆、螺母、十字槽、方板、通孔、方块、竖筒、竖杆、杆体、直筒、横杆和防松动结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横杆插入方块的内壁,同时曲板插在螺杆的外壁,使曲板的顶部与螺母的底部贴合,弹簧一带动插杆向上移动,使插杆插入横杆的凹槽内,进而实现对曲板的固定,便于对螺栓和螺母之间进行稳定的防松动处理,提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螺栓,具体为一种汽车螺栓。


技术介绍

1、螺栓:机械零件,配用螺母的圆柱形带螺纹的紧固件,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需与螺母配合,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

2、现有一种汽车螺栓紧固件(申请号:202320149790.4)能够防止螺母脱落,且便于旋拧,上述仍存在,在汽车中,往往会使用到螺栓对零件进行固定,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实现固定工作,而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颠簸,进而螺母容易在螺栓上发生转动,进而导致松动的情况,上述装置通过设置凸台的方式,实现防松动能力,而凸台在与螺栓进行连接时,使用吸附件进行连接,稳定性较差,不便于对螺栓和螺母之间进行稳定的防松动处理,且在使用螺栓时,螺母会在螺栓的外壁进行转动,不便于在转动螺母时,对螺栓进行润滑工作,不便于螺母较为顺滑的拧在螺栓外壁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对螺栓和螺母之间进行稳定的防松动处理,稳定性较差,不便于在转动螺母时,对螺栓进行润滑工作,不便于螺母较为顺滑的拧在螺栓外壁上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螺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汽车螺栓,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上方与螺母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底部与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方块的内壁与横杆的外壁一侧间隙配合,所述横杆的一端与竖杆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顶部内壁与杆体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所述方块的底部内壁与竖筒的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一侧上方内壁与直筒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竖筒的一侧设有防松动结构,所述螺杆的一侧设有润滑结构。

4、优选的,所述防松动结构包括插杆,所述插杆的外壁一侧与竖筒的一端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插杆的外壁上方与横杆的底部一侧凹槽间隙配合,所述插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插杆的外壁上方与竖筒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上方设有曲板,所述曲板的顶部与螺母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曲板的内壁与螺杆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所述曲板的底部一侧与杆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部与螺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一侧下方内壁加工有通孔。

6、优选的,所述螺帽的顶部内壁加工有十字槽。

7、优选的,所述润滑结构包括直杆,所述直杆的外壁下方与螺杆的顶部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直杆的外壁上方与螺帽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直杆的底部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直杆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螺杆的内壁顶部和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底部与海绵块的顶部相贴合,所述海绵块的外壁与螺杆的内壁下方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直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板,所述方板的外壁与十字槽的内壁间隙配合。

9、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螺栓,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螺帽、螺杆、螺母、十字槽、方板、通孔、方块、竖筒、竖杆、杆体、直筒、横杆和防松动结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横杆插入方块的内壁,同时曲板插在螺杆的外壁,使曲板的顶部与螺母的底部贴合,弹簧一带动插杆向上移动,使插杆插入横杆的凹槽内,进而实现对曲板的固定,便于对螺栓和螺母之间进行稳定的防松动处理,提高稳定性;

10、通过螺帽、螺杆、螺母、十字槽、方板、通孔、方块、竖筒、竖杆、杆体、直筒、横杆和润滑结构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将螺丝刀插入十字槽内,螺栓刀带动方板向下移动,方板带动直杆向下移动,直杆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压板对海绵块进行挤压,进而使海绵块内部的润滑油通过通孔流出,进而便于在转动螺母时,对螺栓进行润滑工作,便于螺母较为顺滑的拧在螺栓外壁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螺栓,包括螺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的外壁上方与螺母(5)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杆(4)的底部与方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方块(9)的内壁与横杆(14)的外壁一侧间隙配合,所述横杆(14)的一端与竖杆(11)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1)的顶部内壁与杆体(12)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所述方块(9)的底部内壁与竖筒(10)的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1)的一侧上方内壁与直筒(13)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竖筒(10)的一侧设有防松动结构(2),所述螺杆(4)的一侧设有润滑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动结构(2)包括插杆(2a2),所述插杆(2a2)的外壁一侧与竖筒(10)的一端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插杆(2a2)的外壁上方与横杆(14)的底部一侧凹槽间隙配合,所述插杆(2a2)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一(2a3),所述弹簧一(2a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插杆(2a2)的外壁上方与竖筒(10)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杆(2a2)的上方设有曲板(2a1),所述曲板(2a1)的顶部与螺母(5)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曲板(2a1)的内壁与螺杆(4)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所述曲板(2a1)的底部一侧与杆体(12)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的顶部与螺帽(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的一侧下方内壁加工有通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1)的顶部内壁加工有十字槽(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结构(3)包括直杆(304),所述直杆(304)的外壁下方与螺杆(4)的顶部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直杆(304)的外壁上方与螺帽(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直杆(304)的底部与压板(3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直杆(304)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有弹簧二(303),所述弹簧二(30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螺杆(4)的内壁顶部和压板(3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302)的底部与海绵块(301)的顶部相贴合,所述海绵块(301)的外壁与螺杆(4)的内壁下方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30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方板(7),所述方板(7)的外壁与十字槽(6)的内壁间隙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螺栓,包括螺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的外壁上方与螺母(5)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杆(4)的底部与方块(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方块(9)的内壁与横杆(14)的外壁一侧间隙配合,所述横杆(14)的一端与竖杆(11)的一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1)的顶部内壁与杆体(12)的外壁下方间隙配合,所述方块(9)的底部内壁与竖筒(10)的外壁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竖杆(11)的一侧上方内壁与直筒(13)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竖筒(10)的一侧设有防松动结构(2),所述螺杆(4)的一侧设有润滑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动结构(2)包括插杆(2a2),所述插杆(2a2)的外壁一侧与竖筒(10)的一端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插杆(2a2)的外壁上方与横杆(14)的底部一侧凹槽间隙配合,所述插杆(2a2)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弹簧一(2a3),所述弹簧一(2a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插杆(2a2)的外壁上方与竖筒(10)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杆(2a2)的上方设有曲板(2a1),所述曲板(2a1)的顶部与螺母(5)的底部相贴合,所述曲板(2a1)的内壁与螺杆(4)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解明林德开戴松玉戴子琼陈明栋张桂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力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