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风机架组件及包含其的油烟机。
技术介绍
1、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油烟机包括有下壳体和风机组件,其中,风机组件沿高度方向位于下壳体上方,且通常为固定连接,下壳体朝向灶具设置,而风机组件与下壳体之间相对距离保持固定。现有的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风机组件外周侧设置的罩体较薄,容易在风机工作时产生震动,而噪音会通过与风机组件固定连接的下壳体向用户传递,进而产生噪音并将噪音传递给用户。另外,由于风机组件与下壳体之间相对距离保持不变,下壳体呈喇叭状结构将噪音传递给用户,进一步导致用户在使用油烟机时体验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风机组件产生噪音过大的缺陷,提供一种风机架组件及包含其的油烟机。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风机架组件,所述风机架组件上连接有下壳体,所述风机架组件包括有:
4、罩体,所述罩体罩设于风机外周侧,所述罩体上设置有降噪单元;
5、挂架,所述罩体挂接于所述挂架上,所述挂架上沿所述罩体的高度方向还设置有滑动单元,所述下壳体套设于所述罩体的外周侧,且所述下壳体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单元,当所述下壳体滑动至所述罩体的外周侧时,所述降噪单元位于所述下壳体内壁与所述罩体之间。
6、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风机外周侧设置罩体,并在罩体上设置降噪单元,以减少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通过罩体向用户传播,实现风机的外周侧降噪。同时,
7、较佳地,所述罩体包括有前板、后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降噪单元设置于所述前板和所述侧板上,所述前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后板依次连接;
8、或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和所述后板一体成型设置。
9、在本方案中,通过上述设置,以对于风机的外周侧进行覆盖,分体设置的前板、侧板和后板便于运输。而两个侧板和后板一体成型设置能够减少安装步骤,提高安装效率。
10、较佳地,所述降噪单元包括有第一压型和第二压型,所述第一压型和所述第二压型设置于所述侧板上,其中,沿所述罩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压型位于所述第二压型的上方,所述第二压型对应所述风机的侧部设置。
11、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压型和第二压型,以提升侧板的结构强度,避免侧板在风机运行时跟随风机震动,减少噪音。
12、较佳地,所述第一压型呈“回”字形且朝向所述罩体内延伸,所述第二压型朝向所述罩体内延伸且所述第二压型内还包括有台阶槽,所述台阶槽内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风机的支架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侧板螺接;
13、和/或所述第一压型朝向所述罩体内延伸的深度为1-1.5mm,所述第一压型的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的侧边之差为15-20mm。
14、在本方案中,第一压型用于提升侧板的结构强度,第二压型在提升侧板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还用于与风机的支架螺接,以固定风机的蜗壳,减少蜗壳震动所产生的噪音。
15、较佳地,所述降噪单元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滑动单元的侧部,所述缓冲件沿所述罩体的宽度和/或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侧板上。
16、在本方案中,通过上述设置,以在下壳体位于罩体的外周侧时避免下壳体与罩体直接接触,减少罩体震动传递至下壳体,进而减少噪音。
17、较佳地,所述降噪单元还包括有第三压型和第四压型,所述前板上至少设置有所述第三压型和所述第四压型,所述第四压型对应所述风机的端盖设置;
18、和/或所述第三压型呈“回”字形且朝向所述罩体内延伸,所述第三压型朝向所述罩体内延伸的深度为1mm,所述第三压型的中间区域与边缘区域的侧边之差为10mm。
19、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三压型和第四压型以提升前板的结构强度,同时,第四压型正对端盖设置,第三压型朝向罩体内延伸尺寸小于第一压型朝向罩体内延伸尺寸,避免前板与端盖碰撞发生噪音。
20、较佳地,所述第三压型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压型沿所述罩体的高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第四压型的上下两端。
21、在本方案中,通过上述设置,以增加第三压型数量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前板各个位置的结构强度,避免局部结构强度不足而在风机运行时产生噪音。
22、较佳地,所述后板远离所述下壳体一端至少设置有两个凸出部,所述挂架对应所述凸出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凸出部用于伸入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挂架与所述后板通过螺栓组件螺接。
23、在本方案中,通过上述设置,以提高挂架挂接后板时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24、较佳地,所述滑动单元沿所述罩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侧板和/或所述后板上,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有滑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侧板和/或所述后板远离所述挂架的端部。
25、在本方案中,通过上述设置,以实现下壳体相对于罩体滑动,风机及罩体通过挂架挂接而保持位置不变,进而在下壳体远离锅具时产生的噪音小于下壳体靠近锅具时的噪音。
26、一种油烟机,所述油烟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风机架组件。
27、在本方案中,该油烟机包括上述风机架组件,以通过下壳体相对于罩体可滑动,即沿罩体高度方向升降的方式减少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另外,下壳体可升降能够针对不同高度的锅具,有针对性的吸取油烟,防止油烟逃逸。
28、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风机外周侧设置罩体,并在罩体上设置降噪单元,以减少风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通过罩体向用户传播,实现风机的外周侧降噪。同时,通过挂架挂接罩体和下壳体,下壳体与罩体通过滑动单元沿罩体高度方向滑动连接,以在下壳体移动至罩体外周侧时将罩体进一步罩住,进一步降低噪声传播,可移动的下壳体能够针对不同高度的锅具调节距锅具的高度,进而在合适的距离吸附油烟,以针对不同高度的锅具实现高效吸收油烟,避免油烟逃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架组件,所述风机架组件上连接有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架组件包括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有前板、后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降噪单元设置于所述前板和所述侧板上,所述前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后板依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单元包括有第一压型和第二压型,所述第一压型和所述第二压型设置于所述侧板上,其中,沿所述罩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压型位于所述第二压型的上方,所述第二压型对应所述风机的侧部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型呈“回”字形且朝向所述罩体内延伸,所述第二压型朝向所述罩体内延伸且所述第二压型内还包括有台阶槽,所述台阶槽内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风机的支架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侧板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单元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滑动单元的侧部,所述缓冲件沿所述罩体的宽度和/或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侧板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压型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压型沿所述罩体的高度方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第四压型的上下两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远离所述下壳体一端至少设置有两个凸出部,所述挂架对应所述凸出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凸出部用于伸入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挂架与所述后板通过螺栓组件螺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沿所述罩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侧板和/或所述后板上,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有滑轨和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于所述侧板和/或所述后板远离所述挂架的端部。
10.一种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烟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机架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架组件,所述风机架组件上连接有下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架组件包括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有前板、后板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降噪单元设置于所述前板和所述侧板上,所述前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后板依次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单元包括有第一压型和第二压型,所述第一压型和所述第二压型设置于所述侧板上,其中,沿所述罩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压型位于所述第二压型的上方,所述第二压型对应所述风机的侧部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型呈“回”字形且朝向所述罩体内延伸,所述第二压型朝向所述罩体内延伸且所述第二压型内还包括有台阶槽,所述台阶槽内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风机的支架通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侧板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单元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位于所述滑动单元的侧部,所述缓冲件沿所述罩体的宽度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