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特别涉及一种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浮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是一种能够在水和空气两种不同流体介质间适应性地实现运动过渡和持续存在,并且可以在两种介质中自主地连续航行和执行特定的任务,旋翼式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以其灵活性、无起降场地限制等优势成为跨介质无人飞行器的重要研究方向。
2、现有技术中,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水下精确确定深度和辅助其动力系统实现跨介质过程过渡需要浮动控制机构,目前,如何实现跨介质无人飞行器可靠的在水-空两介质中可靠连续切换与精确控制下潜深度是跨介质无人飞行器的浮动控制机构的关键问题,对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浮动控制装置,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浮动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气液存储舱、蠕动泵、控制机构和供电机构,气液存储舱安装于壳体;
2、蠕动泵通过安装组件与壳体连接;
3、气液存储舱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控制机构连接,蠕动泵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控制机构连接,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通过控制机构连通;
4、供电机构用于为蠕动泵和控制机构供能;
5、蠕动泵不断向气液存储舱内进行输水和排水,改变气液存储舱内的空气和水的比例。
6、进一步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环、挂耳和支撑架,蠕动泵固定套装在固定环内,固定环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挂耳,每个挂耳都对应设置有支撑
7、进一步地,控制机构包括稳压模块、控制模块和电磁水阀,稳压模块、控制模块与壳体可拆卸式连接,电磁水阀固定安装在壳体上,稳压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蠕动泵电连接,控制模块与电磁水阀电连接,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电磁水阀连接。
8、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与电磁水阀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紧固件。
9、进一步地,供电机构包括高能量密度锂电池,高能量密度锂电池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式安装在壳体上,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与稳压模块电连接。
10、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为软管。
11、有益效果:通过在飞行器内部设置气液存储舱、蠕动泵、控制机构和供电机构,通过控制蠕动泵向气液存储舱内进行输水和排水,改变气液存储舱内的空气和水的比例,使得飞行器可以在水-空两介质中可靠连续切换,通过控制蠕动泵不断地向气液存储舱进行输水和排水的操作,此时便可达到精确控制飞行器在水中的下潜深度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浮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气液存储舱、蠕动泵、控制机构和供电机构,所述气液存储舱安装于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浮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环、挂耳和支撑架,所述蠕动泵固定套装在所述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挂耳,每个所述挂耳都对应设置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挂耳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浮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稳压模块、控制模块和电磁水阀,所述稳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电磁水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稳压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蠕动泵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磁水阀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电磁水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浮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电磁水阀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紧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浮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均为软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浮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气液存储舱、蠕动泵、控制机构和供电机构,所述气液存储舱安装于所述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浮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环、挂耳和支撑架,所述蠕动泵固定套装在所述固定环内,所述固定环上至少设置有两个挂耳,每个所述挂耳都对应设置有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挂耳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介质海空两用无人飞行器浮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稳压模块、控制模块和电磁水阀,所述稳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电磁水阀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傲恒,王隺梓涵,刘威,谢君,危立明,李文宇,万晨戈,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航空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