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83747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1 19: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用于加固空腔叠合柱中的竖向钢筋与预留钢筋套筒连接处,包括设置在空腔叠合柱四侧面的模板,模板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木方,木方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加固组件,通过将四个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依次组装,套在木方的外侧面,即可便捷实现对空腔叠合柱空腔叠合柱的固定,调整第一插孔和相应的第三插孔重叠或调整第二插孔和相应的第三插孔重叠,进而调整组装好的支撑加固组件的内侧的长和宽,这使得本结构的灵活性更高,提高其利用效率,通过将插销从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中取出将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拆开,有利于周转使用,极大提高了本结构的利用效率,结构设置简洁、高效,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传统的住房建造技术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建设周期长、材料消耗多、工地污染严重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这一系列状况已不能满足我国对建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因为具有高效的工业化生产、集约和快速的施工流程、以及绿色环保的施工过程等特点,所以广泛应用到各类建筑工程当中。

2、现阶段,在整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空腔柱上下柱之间主要采用柱纵筋机械连接,纵向钢筋为主要受力部位,容易造成钢筋弯折,柱体垂直度易产生较大偏差,在施工过程中,在柱底现浇通常采用木模板进行加固,易产生漏浆、爆模等问题,且模板周转率低,施工不便。

3、为此,提出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使用木模板进行加固不仅稳固性不高还不利于周转利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用于加固空腔叠合柱中的竖向钢筋与预留钢筋套筒连接处,包括设置在空腔叠合柱四侧面的模板,所述模板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木方,所述木方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加固组件;

3、所述支撑加固组件包括四个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所述第一背楞包括第一楞体和固定连接在第一楞体一端的端套,所述第一楞体远离端套的一端垂直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端套的顶面垂直开设有第一插孔;

4、所述第二背楞包括第二楞体和固定连接在第二楞体两端的滑柱,所述滑柱的顶面垂直开设有若干个第三插孔;

5、所述第二背楞一端的滑柱插入端套中并通过插销插入重叠的第一插孔和第三插孔紧固成一个整体,所述第二背楞另一端的滑柱插入第一楞体中并通过插销插入重叠的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紧固成一个整体,四个所述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组成一个框体,将木方紧固在模板的外侧面。

6、优选的:所述插销的底部设置有弹珠,所述弹珠受力缩入插销内。

7、优选的:所述模板设置为板状,所述木方设置为长条状。

8、优选的:所述第二插孔、第一插孔和第三插孔的孔径大小相等。

9、优选的:所述插销的管径和第二插孔的孔径大小相等,所述插销的头部到弹珠之间的距离大小和第一楞体的厚度相等。

10、优选的:所述端套的厚度和第一楞体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楞体的宽度和第一楞体的宽度相等,所述端套的宽度和第二楞体的宽度相等。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将四个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依次组装,套在木方的外侧面,即可便捷实现对空腔叠合柱的固定,调整第一插孔和相应的第三插孔重叠或调整第二插孔和相应的第三插孔重叠,进而调整组装好的支撑加固组件的内侧的长和宽,这使得本结构的灵活性更高,提高其利用效率,通过将插销从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中取出将第一背楞和第二背楞拆开,有利于周转使用,极大提高了本结构的利用效率,结构设置简洁、高效,适合推广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用于加固空腔叠合柱(1)中的竖向钢筋与预留钢筋套筒连接处,包括设置在空腔叠合柱(1)四侧面的模板(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01)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木方(102),所述木方(102)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加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4)的底部设置有弹珠(401),所述弹珠(401)受力缩入插销(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01)设置为板状,所述木方(102)设置为长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孔(203)、第一插孔(202)和第三插孔(302)的孔径大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4)的管径和第二插孔(203)的孔径大小相等,所述插销(4)的头部到弹珠(401)之间的距离大小和第一楞体的厚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套(201)的厚度和第一楞体的厚度相等,所述第二楞体的宽度和第一楞体的宽度相等,所述端套(201)的宽度和第二楞体的宽度相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用于加固空腔叠合柱(1)中的竖向钢筋与预留钢筋套筒连接处,包括设置在空腔叠合柱(1)四侧面的模板(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01)的外侧面设置有若干个木方(102),所述木方(102)的外侧设置有支撑加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4)的底部设置有弹珠(401),所述弹珠(401)受力缩入插销(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周转叠合柱底部后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01)设置为板状,所述木方(102)设置为长条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宏志龚佳音张新雨郭克平苗恩新张志王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